2022—2023学年度福建省漳州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0+3)【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140

一、单选题

1.

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印度河沿岸的前印度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沿岸的苏美尔文明、尼罗河沿岸的埃及文明,都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即有一片极其肥沃的土地。这说明(  )

A.交通条件决定了早期文明多元发展B.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在交流中互相影响C.人类最初的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D.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产生的重要因素

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的人处以死刑;欠债到期不还的人,责令其妻子和儿子到债主家里充当奴隶三年。 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

A.司法程序较为严密B.注重维护平民利益C.重视维护私有财产D.体现同态复仇原则

3.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信息的方式和工具。古代不同地区分别诞生了各具特色的文字。世界最古老的文字出现于图1中(  )

图1

A.①B.②C.③D.④

4.

以职业世袭和同姓通婚为特征,将人们牢牢固定在某一等级序列上,宗教思想的嵌入又强化了这种等级序列。这描述的是(  )

A.法老制度B.种姓制度C.幕府制度D.哈里发制度

5.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国王将土地授予他的封臣,土地可逐级分封下去,各级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这表明封君封臣制度(  )

A.促进西欧民族国家形成B.激化国王与领主的矛盾C.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D.建立国王专制主义统治

6.

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在古代学习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在近代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两次学习都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转型和发展。这两次改革运动分别是(  )

A.大化改新,维新变法B.维新变法,明治维新C.明治维新,文明开化D.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7.

10世纪中期,一些拜占庭的词汇进入到俄语中并被广泛使用,例如十字架、哲学、逻辑等;13世纪,一些来自蒙古突厥语系的词语被俄语所吸纳,成了俄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俄罗斯民族(  )

A.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B.是拜占庭文明的延续C.全民信奉罗马天主教D.最终被蒙古国所征服

8.

图2出自1330年前后德国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描绘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面。这表明(  )

图2

A.教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B.基督教对于婚姻持严谨的态度C.基督教会控制了人们的思想意识D.教权远远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9.

图3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视角是(  )

A.美洲对全球发展的贡献B.全球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C.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D.世界近代经济格局的形成

10.

在中世纪,用方言翻译《圣经》被罗马教廷视为异端运动,但到1516年作为神学家的伊拉斯谟却宣扬: 但愿能把《圣经》的内容翻译成每一种语言。 这一变化(  )

A.反映出罗马教廷的开明B.植根于民族平等的传统C.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诉求D.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1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写道:(中世纪)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意大利最先打破这层纱幕主要是因为(  )

A.独特的地理位置B.保留了古典文化C.商品经济的发展D.宗教神权的束缚

12.

《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冲突。这说明《权利法案》(  )

A.限制了英国国王的所有权利B.消除了国王和议会间的矛盾C.标志着英国内阁制度的形成D.提供了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

13.

1861年林肯在首次就职演说里提到 我无意直接或间接干扰蓄奴州的奴隶制度 ,而在1863年发表的《解放黑奴宣言》中,却要坚决废除奴隶制。林肯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奴隶境况进一步恶化B.种族歧视观念的消除C.奴隶制动摇共和制度D.维护联邦政府的统一

14.

19世纪末,电作为高效能的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垄断组织的出现D.第三次科技革命

15.

恩格斯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撰写的纲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阐述了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斗争的策略原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这两份纲领(  )

A.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秘密B.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C.为《共产党宣言》发表做了准备D.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6.

有学者评价 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它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这肯定了巴黎公社(  )

A.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B.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C.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D.为工人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7.

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未20世纪初,欧洲殖民国家几乎侵占了整个非洲。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非洲的战略位置日益重要B.亚洲与拉美已被瓜分完毕C.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D.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18.

一战前,英国妇女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家庭;一战期间,英国大量男性青年奔赴战场,妇女们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完成男人的工作;战争结束后,英国妇女们再也不会回到战前 家庭天使 时代中去了。据此推知,一战客观上(  )

A.促使男女平等意识产生B.推动女权运动蓬勃开展C.实现男女政治地位平等D.改变了英国的社会关系

19.

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理由是因为 其居民尚不能自立 ,所以由英法等国管理。这说明委任统治(  )

A.实现殖民地民族独立的要求B.促使世界殖民体系瓦解C.成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工具D.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0.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通过《紧急银行法》把黄金的流动权控制在政府手中;政府主办一些大的工程;政府通过立法保障劳工权益等。这说明新政的特点是(  )

A.推行计划经济B.消除经济危机C.政府干预经济D.解决劳资矛盾

21.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猖獗,反对法西斯,捍卫民族独立与和平成为时代潮流。下列运动与此相关的是(  )

A.伊朗的立宪运动B.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C.尼加拉瓜抗美斗争D.苏丹马赫迪起义

22.

1921年列宁说: 如果他们(农民)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随后苏维埃政府(  )

A.实行余粮收集制B.施行新经济政策C.推进农业集体化D.制定 五年计划

23.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同希特勒、墨索里尼等在慕尼黑举行英、法、德、意四国首脑会议,正式签署了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该协定(  )

A.助长法西斯的侵略野心B.维持了欧洲大陆的均势状态C.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稳定D.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4.

二战后某国际组织的规定: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以此为目的:采取 大国一致 的原则,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该组织是(  )

A.联合国B.欧盟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国际贸易组织

25.

表1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表1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22年,埃及宣布成立君主立宪国家

完全收回了国家主权

B

19261927年,印尼反对荷兰的民族解

放运动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C

1934年,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墨西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19201942年,印度三次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

走上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民主解放之路

26.

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4%。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

A.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B.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C.消除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D.冲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27.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说: 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这表明欧洲(  )

A.谋求独立自主发展B.实现了政治的一体化C.抵制美国经济援助D.脱离了资本主义阵营

28.

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到1968年美国对外援助总额为1335亿美元,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总额是775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58%。美国此举(  )

A.推动多极化的趋势B.增强了资本主义阵营力量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D.意在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9.

图4是2001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小型张邮票,画面中悠闲飘浮的祥云联结着古老的华表与现代国贸大厦。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  )

图4

A.改革开放开始成为时代主旋律B.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新风格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确立D.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30.

1991年至2011年20年间,西方七国集团的国内生产总值世界占比从66.70%下降到48.10%,而金砖五国则从7%上升到20%左右。这说明金砖国家的合作(  )

A.掌握了全球化的主动权B.导致多极化格局形成C.推动全球经济结构变革D.终结了旧的经济体系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从8世纪中后期到10世纪前期约150年左右的时间里,一批阿拉伯学者广泛地翻译周边一些文明地区的书籍,史称 百年翻译运动

表2  阿拉伯帝国百年翻译运动概况

时间

8世纪中期—9世纪前期

9世纪前期—9世纪中后期

9世纪中后期—10世纪前期

内容

天文学、数学、医学

哲学、自然学

重译、校订

来源

印度、波斯

古希腊

前人译著

成果

托勒密的《天文大集》、印度科学文献、《波斯历代国王史》等

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物理学》、《伦理学》等

修订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校对《伦理学》等

——摘编自杨俊皎《中世纪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

材料二
阿拉伯半岛周围的许多地方,如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一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等几条大河流域都是当时世界上文化先进的地区。8世纪中后期到10世纪前期,统一的宗教与语言以及勃勃向上的社会需要相应的文化来支持,哈里发对此大为重视,国家巨款投资建立机构,各方聘请人才专职进行翻译工作,翻译过程中阿拉伯人用价格相对低廉的纸张代替了昂贵的羊皮纸。无独有偶,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在西方世界兴起了又一次规模宏大的翻译运动,这次翻译运动是从阿拉伯语到拉丁语的翻译,古希腊与阿拉伯的科学与哲学大量涌向文化荒凉的基督教拉丁世界。

——摘编自佘莉《辉煌的阿巴斯——从百年翻译运动看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帝国 百年翻译运动 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 百年翻译运动 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阿拉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10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自16世纪以来,伦敦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不断扩张,伦敦的城市形态日趋落后,城市环境不断恶化。1666年,伦敦大火为城市重建提供了契机。在王室主导下,依靠不断深化的经济社会变革,伦敦依据大火后的城市实际状况,折中设计师提出的重建方案,统一建筑规格,着重修建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建筑,城市功能日趋完备,从而完成城市形态的转变。完成城市转型后的伦敦,自身活力大大提升,也引领了其他城市的建设风潮。

——摘编自刘聚《近代早期伦敦城市治理转型研究(1666~1720年)》

材料二
英国毛纺织业在15、16世纪成为民族工业,以科茨沃兹为中心的格罗斯特郡,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毛纺织区,随之新兴纺织城镇和纺织村庄遍布科茨沃兹地区。但这种基于传统手工技术和旧有组织方式的生产,难以抵挡新技术和机器大工业的冲击,在迈向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落伍了,西部原有毛纺织业城镇逐渐 空心化 。1966年,科茨沃兹被规划成英格兰最大的 卓越自然美区域 而进行建设。绿色的草地、白色的羊群、赭色的岩石房屋、遍布的毛纺织业遗址,使得这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2000年被列为国家公园。随着乡村旅游成为科茨沃兹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该地区居民收入远高于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利兹等大工商业都市区。

——摘编自刘景华《科茨沃兹:城镇化进程中成功转身的美丽乡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英国伦敦城市治理转型成功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茨沃兹地区发展演进的阶段特征。(6分)

三、开放性试题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世界经济领域各类国家依据实力对比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或态势,其核心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利益制衡状态和支配世界的权力分配状况。下图是世界经济格局变迁的概况。

——摘编自时雨田主编《世界经济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①的位置填写适当的主题,并说明理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