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普通2023年3月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合格考真题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7 浏览数:2682

一、单选题

1.

文献史料主要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地方史志、报刊等。下列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

A.女娲传说B.《史记》C.秦兵马俑D.敦煌壁画

2.

春秋战国时期,从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礼崩乐坏B.百家争鸣C.政治稳定D.民族融合

3.

孔子认为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在办学中,他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这体现他的教育思想是(  )

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有教无类D.为政以德

4.

秦朝建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列属于文化方面的是(  )

A.统一车轨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

5.

在书法艺术中,草书以其狂放不羁的特点独具审美价值。下图属于该书体的是(  )

6.

元代,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其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是我国省制的开端。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

7.

明朝后期,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直接推动了(  )

A.粮食产量的提高B.生产技术的进步C.生产工具的改进D.生产关系的调整

8.

中国戏曲中的某一剧种被誉为 国粹 ,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表现形式包括唱、念、做、打。该剧种是(  )

A.昆曲B.京剧C.杂剧D.传奇

9.

《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这破坏了中国的(  )

A.领土主权B.司法主权C.关税主权D.贸易主权

10.

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据此可知,他主张(  )

A.引进先进制度B.引进先进人才C.引进先进设备D.引进先进管理

11.

太平天国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这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主张是(  )

A.政治平等B.财富平均C.思想自由D.民族独立

12.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当议》一文,强调写文章 须言之有物 不摹仿古人 不作无病之呻吟 。这体的新文化运动主张是(  )

A.提倡民主B.提倡新道德C.倡科学D.提倡新文学

13.

1919年,中国无产阶级的规模已达到200多万人,这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  )

A.阶级基础B.思想基础C.组织基础D.经济基础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在农村革命根据地 打土豪,分田地 ,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这体现的工农武装割据内容是(  )

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根据地建设D.政权建设

15.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此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

16.

民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的诗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描述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7.

1956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在历史上被称为(  )

A.三大改造B.一五 计划C.土地改革D.米棉之战

18.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了(  )

A.一边倒 方针B.平等互利原则C.求同存异 方针D.互不侵犯原则

19.

中国共产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会议是(  )

A.七届二中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

20.

图5中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高峰值形成的原因是(  )

A.提出 双百 方针B.掀起 大跃进 运动C.推进经济体制改革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1.

某古代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金字塔等是其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西亚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

22.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封君封臣制度,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由此可见,维系该制度的纽带是(  )

A.血缘B.土地C.宗教D.誓词

23.

《马可·波罗行纪》使西欧人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这刺激了西欧人远赴东方(  )

A.攫取财富B.传播宗教C.学习科技D.交流文化

24.

文艺复兴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这反映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是(  )

A.平均主义B.理性主义C.人文主义D.保守主义

2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这体现的原则是(  )

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社会契约D.天赋人权

26.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 无产阶级在理论上还没有达到与其伟大历史使命相适应的平 。这表明当时无产阶级迫切需要(  )

A.提高工资待遇B.提升生活质量C.科学理论指导D.改善政治地位

27.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从此人类进入了(  )

A.铁器时代B.蒸汽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

28.

在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是(  )

A.亚洲B.欧洲C.大洋洲D.非洲

29.

有同学在研究战争史时提炼出关键词:1914—1918年、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华工参战、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朝鲜战争

30.

在列宁领导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伟大飞跃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C.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是(  )

A.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B.伊朗的立宪革命C.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D.埃及华夫脱运动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该体系的积极作用是(  )

A.增加国家财政负担B.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C.导致社会矛盾D.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

33.

下表内容为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事。这反映了苏联(  )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0.25%

6.45%

4.95%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经济改革效果有限C.社会主义优越性显著D.政治局势和谐稳定

34.

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这表(  )

A.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C.应该抵制经济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3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中国积极加入(  )

A.联合国的维和行动B.世界贸易组织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

二、材料阅读

36.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材料二
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材料三
发生在欧美地区的思想解放运动和革命浪潮,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晚清时期,以每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并写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6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影响。(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关系。(2分)

三、综合题

37.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功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时间

孙中山先生主要活动

1894年

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建议

1905年

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05—1911年

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

1912年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1917年

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924年

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6分)
(2)列举孙中山先生生平资料的搜集方法。(4分)
(3)谈谈孙中山先生的奋斗历程给你的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