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2+3)【选择性必修二三】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5 浏览数:362

一、单选题

1.

恩格斯说: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这些现象的出现源于(  )

A.阶级的分化B.国家的出现C.农业的产生D.氏族公社的解体

2.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思想理念。下列项中,符合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 思想理念的表述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

大河流域的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正确的是(  )

A.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B.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C.诞生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D.诞生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

4.

古代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列文化成就能佐证中华文化深刻影响古代日本文化发展的是(  )
①平假名和片假名 ②大和绘和浮世绘
③《源氏物语》 ④法隆寺和唐招提寺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5.

人是文化的主体,移民社会具有保存当地文化,多元文化共存、互相交融的特质。下列不同时空的移民社会不具有这一特质的是(  )

A.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B.3—6世纪的中国C.1803—1876年塔斯马尼亚D.2020年的新加坡

6.

《周礼》又称《周官》,西周时期著名政治家周公旦所著,记载了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大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堪称中国文化史之宝库。下列内容中,不可能出现在此书中的是(  )

A.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B.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C.传统文化的敬天保民思想D.周王遇到重大问题征求平民意见

7.

如图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某一物种在我国境内的传播路线,据此分析该物种引入中国后(  )

A.首先在丘陵和山地种植B.长期作为观赏药用植物C.带来了纺织业的新发展D.作为优良饲草得以推广

8.

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帝国,其本身存在时间并不长,却开启了一个彪炳史册、长达大约300年之久的特殊时代。该帝国(  )
①以埃及文化为主导 ②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
③地方实行行省制 ④最终分裂为四个主要国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 下列项中,受罗马文化影响的有(  )

A.掷铁饼者雕塑B.人首飞牛石雕C.羽蛇神金字塔D.圣索菲亚大教堂

10.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有很高价值。从公元前8世纪起,就已经有许多希腊诗人摹仿它,公认它是文学的楷模。下列关于《荷马史诗》叙述正确是的(  )
①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②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③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④我们今天看见的版本基本形成于希腊化时代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1.

塔特遗址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南郊,经过20世纪的多次发掘一共出土陶瓷六七十万片。其中来自中国的陶瓷约12000片,时间从唐朝绵延至清朝,其余基本都是中国陶瓷的仿制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陶瓷主要沿西南丝绸之路外销至亚非等地B.埃及当地人民在审美方面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
C.中国封建社会与非洲最早的官方交往始于唐朝D.古埃及手工业原料和烧窑技术可与中国相媲美

12.

运河的开凿利用有时会影响某个国家的历史走向,或在某个地区或世界战略格局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对运河所产生的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

A.京杭大运河——沟通中国境内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B.米迪运河——成功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两大海域
C.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距D.苏伊士运河——成为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传播了民族独立思想,战后欧洲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下列新兴民族国家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捷克斯洛伐克B.②——奥地利C.③——匈牙利D.④——波兰

14.

(2023·浙江 山水联盟 高三上开学·19)公元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下列国家的崛起,与之相关的是(  )

A.阿拉伯帝国B.波斯帝国C.赫梯帝国D.罗马帝国

15.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 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 据此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  )

A.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树立民族自决的原则B.现代工业的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C.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D.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有利于民族独立

16.

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需要我们悉心保护。对它进行保护的第一要义是(  )

A.经济性B.实用性C.独特性D.真实性

17.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公约》(  )

A.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B.首次以立法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保护
C.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D.充分肯定文化遗产 突出的普遍价值

18.

如图是出土于南京西善桥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局部),刻画了曹魏时期 竹林七贤 喝酒论道的场景,他们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不拘礼法。此砖画反映了(  )

A.西域习俗传播B.玄学思想盛行C.儒学地位动摇D.士族阶层没落

19.

如表是宋代书院分布情况表。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  )

宋代书院分布情况

单位:个

地区

河北

山西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数量

3

4

11

29

20

17

A.中原人口南渡B.经济重心南移C.政府大力提倡文治D.南北分卷制度实行

20.

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对汉文化圈界定:“ 东亚世界 是以中国文明的发生及发展为基轴而形成的……构成这个历史的文化圈,即 东亚世界 的诸要素,大略可归纳为一、汉字文化,二、儒教,三、律令制,四、佛教等四项……因而共通性并非抹杀民族特质,相反是民族性的特质以中国文明为媒体从而具备了共通性。 该学者意在强调(  )

A.汉字文化是维系汉文化圈的精神纽带B.汉文化的正统地位C.周边民族、国家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D.汉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

21.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是联合国的重要宗旨。下列文件属于联合国主导发布的是(  )
①《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 ②《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④《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

2022年5月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工作在浙江金华启动,该遗址群目前覆盖了金华、衢州、绍兴、台州等4个市11个县,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经碳十四检测将长江中下游栽培稻的历史上溯至一万年前。此外经国内考古权威专家确认,上山文化遗址还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拥有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彩陶。因此该遗址群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群。而此前学术界长期认为,浙江等南方地区远古时期为 蛮荒之地 。据此可知(  )

A.科学技术在探寻历史真相中起决定作用B.浙江地区在这一时期已出现了国家形态C.考古发现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向前发展D.二重证据法 已不适宜当代史学研究

二、材料阅读

23.

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促进了贸易的不断扩大,也为物质、技术、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路。宋代海路主要包括:通往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东北非洲等地的南海航线和通往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地的东海航线……政府在沿海港 ロ置市舶司, 掌蕃货贸易之事 ……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高红清《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16世纪的航海探险和建立殖民帝国使局限在狭隘范围内的地中海贸易扩展成为世界性的事业。意大利城市热那亚、比萨和威尼斯从此默默无闻,而里斯本、利物浦和阿姆斯特丹的港口船只汇集,商人的货物架上堆满了商品。除了东方的香料和纺织品以外,现在又有了北美洲传入的土豆、烟叶和玉蜀黍,西印度群岛的糖蜜和甜酒,南美的可可、朱古力,非洲的象牙等。从西半球大量运进白糖、咖啡、大米和棉花,使这些物品不再成为奢侈物件。

——摘编自(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20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消费文化已经被输往世界各地,尤其是通过广告。因此,旧金山、萨拉热窝、北京的人们,都穿着蓝色牛仔裤和T恤衫……麦当劳、必胜客这样的快餐店在世界各地出售着它们标准化的食品……全球化的进程在与文化相联系时,经常被简化为全球的 美国化 或者 麦当劳化 。文化的交流是如此的单向吗?文化的全球化如何揭示了一种对形象、观念和产品的更复杂的共享?

——摘自杰里·本特利《全球史》

(1)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南宋的商人,选择从海路出发贩运货物至西亚、北非。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你选择走海路的原因,并写出出发港口的名称及所带的商品。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世界市场的发展阶段。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以近代中西方服饰变化为例说明 文化的交流和共享是一种双向的现象

24.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美国和新加坡都具有显著移民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着英国的殖民活动进入新阶段——向马来半岛殖民扩张。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控制着欧洲与中国之间的最短航线。成立于1600年的特权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也推动了英国向这一地区扩张。1818年底,东印度公司派遣它的得力干将莱佛士前往马六甲海峡东面进行殖民探索。1819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1824年,新加坡沦为英国殖民地。

——整理自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新加坡史》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 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摘编自陈曦《浅谈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

材料三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民族多样性可以说是与生俱存的。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的移民踏上北美大陆后,便带来了各种不同的语言、习俗、宗教信仰和组织结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美国化运动造成了民族关系的紧张,暴露出强迫同化的低效性和反民主性。美国化运动的不成功结局促使一些知识分子认真反思民族关系,文化多元主义应运而生,……少数民族集团把盎格鲁撒克逊(日耳曼人的一支)新教徒集团视作民族群体之一,而不是必须归从的主流或主体民族,自己民族文化也是美国文化的有机部分;把美国视为一个开放社会,人们有权利寻求与民族祖先国家的交流。

——摘编自高鉴国《试论美国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主义》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殖民新加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东印度公司在殖民过程中拥有的 特权
(2) 战争直接推动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写出该战争的双重性质。概述材料二中所体现的1787年美国宪法原则并结合所学分析宪法对美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美国移民社会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简述相较于美国而言,新加坡移民社会的文化差异。

25.

不同文化间的接触、碰撞,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也促使着新兴民族国家新文化的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 四书 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游览了承德避暑山庄,随员巴罗在《中国游记》中盛赞了山庄的园林建筑: 错落有致,间隔合宜,恰到好处,互相衬托 。另一学者又专门指出中国园林有更高级的美——不规则的自然美,这推动了英国 不规则园林 运动的兴起。随后,整个欧洲掀起了仿建中国园林的热潮,并修建了许多包含中国元素的建筑,其中不乏代表性作品。

——改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等

材料二
在英国人征服印度之后的半个世纪里,英国人没有试图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印度。他们忙于作出行政、财政和司法方面的安排。印度原有的教育制度没受到干扰,但也未得到支持。初等教育继续由印度教或伊斯兰教的乡村学校提供。半个世纪里,穆斯林坚持其传统的文化,仅仅研究伊斯兰教的法律、文学和神学。……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还是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的影响: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这一运动最后以独立的印度而告终。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国家

言论

出处

中国

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像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演说

新加坡

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不了家庭、大家族、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回忆录

埃及

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

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1960年访问非洲时说

——改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16~18世纪 中学西渐 的史实,并写出当时其中一位著名 传教士 的名字。(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指出英国殖民印度过程中文化侵略的基本方式,简要说明近代印度在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努力保护自己传统文化的表现,并写出 最后以独立的印度而告终 运动 名称。(7分)
(3)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亚非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选择材料中提及的其中一个国家,并围绕这一主题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