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三毕业班考前质检(一)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262

一、单选题

1.

陶寺中期遗址发现了储藏用的窖穴群和类似后世的 王陵寝庙 区。其中,有一座大墓长5米、宽3.6米,随葬装有漆木柄的跟礼仪有关的玉石钺共6件;在墓穴的附近,有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观象台,可以测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准确时间。据此推知(  )

A.文明产生具有多元特征B.公共权力机构的成熟C.国家初始形态逐步具备D.旧石器文化较为发达

2.

公元前49年,汉宣帝下诏,认为 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 ,要求 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 。汉宣帝的做法旨在(  )

A.完善选官制度B.加强对官员的考核C.建立监察体系D.减轻农民赋役负担

3.

南朝梁武帝即位之初便组建治礼机构,该机构历时11年制定出涵盖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礼仪体系。梁武帝还修建很多寺庙,其中有两座以其父母命名,他每月都亲自去祭拜。这说明(  )

A.梁武帝倡导儒家思想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C.南朝时三教合归于儒D.五代时期社会动荡

4.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下诏,要求京城的基层官员在 冬巡 时将孤幼老疾等人统一送至福田院安置,并下发 贫子钱 作为福田院日常运营经费。 贫子钱 的主要来源是内藏库、左藏库和中书省这几个中央机构。这反映了当时(  )

A.医疗卫生体系日趋完备B.民间救济得到官方的支持C.战争频繁导致流民增加D.朝廷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

5.

《明史》载, 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矱秩然……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宗守仁者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自我意识的觉醒B.文化权力的下移C.传统文化的转型D.专制思想的弱化

6.

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1861年太平天国颁布法令 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倘有托词延宕,一经控迫,抗租与抗粮同办,各宜禀遵无违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农民运动缺乏群众基础B.绝对平均主义难以实现C.天平天国政策朝令夕改D.传统农耕经济受到冲击

7.

1895年,严复提出,民迫不得已而立君与臣,是想让君臣担当 卫民 的职责,而非只是让他们收税征粮,作威作福。这说明严复(  )

A.支持推翻君主制度B.反对儒学思想C.意图革新国家制度D.倡导三权分立

8.

1935年,有人认为 逃避了现实躲向 天鹅 人鱼 等的乐园里去,这是安徒生童话的特色。 还有人认为 处于苦难的中国,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忘记现实,一味飘飘然的钻向神仙贵族的世界里。 这些观点反映了(  )

A.东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B.中华传统文化地位逐步提升C.儿童教育受到政府的关注D.民族危机影响教育价值取向

9.

1950年6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国营商业机构应在乡村建立据点, 以免一有风吹草动,货币便从乡村卷回城市 。于是,国营商业机构在各地纷纷设立农副土特产公司,恢复购销路线;中央还组织私商下乡收购土产。上述举措(  )

A.推动了人民币成为国家法定货币B.发挥了乡村市场的主导作用C.结束了全国物价连续暴涨的局面D.促进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10.

从1985年起,国家对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企业的工资改革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把职工的工资同本人肩负的责任、贡献和成绩密切结合起来。这反映了(  )

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B.按劳分配原则的形成C.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D.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

11.

8世纪中期至9世纪中期,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柏拉图和新柏拉图派的大部分著述,都被翻译成了阿拉伯语;12世纪,西班牙的学者们把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由阿拉伯文翻译成拉丁文。这一现象(  )

A.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B.推动了阿拉伯帝国的繁荣C.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传承发展D.加速了西欧文艺复兴进程

12.

1535年,英王亨利八世成立了检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皇家委员会。委员会迫使两所大学交出从前从教皇那里获得的特许状以及所有的 教皇契据 、大学地产和其他财产清单。这一做法(  )

A.使新教成为英国国教B.加快大学世俗化进程C.促进城市教育的兴起D.使大学成为科研中心

13.

近代欧洲,各种方言逐步兴起并不断在文学表达方面加以运用;若干国家的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西欧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 同质化 的独立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民族主义思想B.社会主义思想C.自由主义思想D.民权主义思想

14.

1844年,英国女工在棉纺织工厂里占56.25%,在毛纺织工厂里占69.5%,在丝织工厂和纺麻工厂里占70.5%。1851年调查显示,英国约有25000名女子从事家庭教师工作,主要服务于以工厂主、银行家、商人等为核心的中产阶级家庭。这表明,英国(  )

A.女性政治地位提高B.社会转型推动思想解放C.就业结构发生变化D.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分化

15.

1929年,苏联最大的钢铁厂破土动工,其中有美国公司参与规划设计,有250名美国人直接参与建设。同期,苏联另外两大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札波罗热钢铁厂也是美国援建的。这表明当时苏联(  )

A.坚持新经济政策的方向B.把握机遇解决技术问题C.冲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D.致力改善国内工业布局

16.

1992年9月,第十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强调,不结盟国家要求建立的是基于和平、安全、经济和社会公正的世界新秩序,并要求国际社会通过 公开和建设性的对话 建立新的关系。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

A.加速了两极格局的解体B.提高了第三世界的政治地位C.聚焦了发展中国家发展D.瓦解了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张謇在南通完成了一项整体性的社会改造 工程 。它们是:以大生纱厂为核心,以棉纺织为主体,包括工业、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金融贸易等企业;以通州师范为核心,以师范教育为主体,包括高等教育、普通中小学、专门技艺学校等教育机构和设施;以通海垦牧公司为起点,以黄海垦殖为主体,包括大丰等垦殖公司和农会、水利会、棉业试验场等;以南通地方社会福利为中心内容的各类事业——医院、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公园、育婴堂、养老院等。

——摘编自伍贻业《张謇与南通近代化模式》

材料二
江苏南通一带位于长江三角洲持续沉降区的北部,受长江冲积作用,渐由沙洲涨接成陆,60%以上为土质疏松的沙土和壤土。自明代棉花传入后,特殊的土质条件,加上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使南通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棉花植作区;同时,境内密布的河网系统又为棉花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使南通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棉花集散区。

——摘编自羌建 马万明《江苏南通地区近代棉花生产的发展研究》

材料三
南通地区盛产棉花,乡人以土纺土织为业,但是 近来外洋纺织机器盛行,洋纱洋布,销售日广,本纱土布,去路滞减。乡人穷极思变,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以致洋纱倒灌内地,日甚一日。查计现在(1895年)南通地区,每日可销洋纱二十大包,已合机器一万锭之数。若寖增不已,不出十年,必尽变为洋纱之布。民间膏血,耗夺无形。

——摘编自冯小红《再论张謇与南通纺织业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概括张謇在南通创办的整体性社会改造 工程 的特点。(6分)
(2)运用唯物史观解读张謇的成功之路。(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这是一幅著名画家关山月创作的作品。此作描绘的是一位妇女聚精会神读信的瞬间,关山月将创作意图隐藏在画的细节之中,妇女胸前佩戴的是 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章 ,表明了她是中苏友好协会会员的身份。该协会是当时最大的全国性群众组织,曾配合抗美援朝运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婴儿背带绣有“□□”字样表达了妇女内心最热切的愿望(注:试题编者遮盖了这两个字)。画家以工写结合的手法,表现了一个温馨感人的画面,紧紧扣住了时政热点。

《一封家书》(1953年)

请写出作品中被遮盖的两个字,并说明理由。(要求:结合历史实际,作出合理推断,逻辑清晰,理由充分。)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三次能源革命简表

开始时间

能源构成

主要参与国家

第一次

18世纪末19世纪初

煤炭

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

第二次

20世纪初

煤炭、电能、原油

美国、西欧、日本、俄国等

第三次

20世纪末

原油、煤炭、电能、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

美国、西欧、日本、苏联、中国、印度等

——摘编自史丹等《论三次能源革命的共性与特性》

材料二
1975年美国通过了节能法案,对汽车每加仑汽油的最低行驶里程作出规定;西欧各国纷纷采取节能措施,如汽车减速、航班减少;1980年,通过限制室内温度等措施,西方国家取暖用油普遍下降。1975—1985年间,世界煤炭需求量增加了27%,天然气需求量增加了24%。到1989年,核电已占全世界发电总量的17%。在1990年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38.6%、煤炭27.28%、天然气21.6%、水电6.72%、核电5.73%。

——摘编自刘波等《石油与20世纪的变迁》

(1)结合材料一,概括能源革命的特点。(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能源革命带来的启示。(2分)

五、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