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5 浏览数:403

一、选择题

1.

记忆中原,老家河南 宣传语作为河南旅游形象宣传片的主题语深入人心。 老家河南 在海外华人的心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梦回牵绕的向往。这主要体现了华夏民族(  )

A.寻根敬祖的传统B.敬畏天命的意识C.家族观念的浓厚D.爱国精神的延续

2.

他的文章善于用矛盾说明事物相互转化的自然法则,在造句时信手拈来反正词,巧妙地结合一起使用它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这蕴含的思想是(  )

A.辩证法B.兼爱非攻C.以法治国D.知己知彼

3.

下表内容说明秦朝(  )

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

郡名

辖区

陇西郡

上封县、冀县、故道县

辽东郡

新昌县、房县、文县

南海郡

番禺县、四会县、博罗县、龙川县

A.设立了中央政权的机构B.加强了地方权力C.实行两级地方行政制度D.消除了地域差异

4.

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看,反映了北方民族妇女的特色;从文字来看,词兼胡汉, 天子 可汗 并用。这反映了(  )

A.民族交融的趋势开始出现B.文学创作受民族交融影响C.儒家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D.北方女性具有男子汉气概

5.

唐太宗在位的公元627至649年二十三年间,出现了 至于行千里不粮,断死刑岁仅三十九人 的景象。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称之为(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6.

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硝石宜佐诸药,多则败药,生者不可合三黄(硫黄、雄黄、雌黄)等烧,立见祸事 材料说明了(  )

A.火药配方的发明B.制药技术的创新C.早期火器的运用D.古代火灾的频繁

7.

唐宋两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共68名,占全国总额的61%。元明清三代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占全国总额的13.4%。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辽宋夏金的并立B.经济重心的南移C.中央集权的加强D.重文轻武的风气

8.

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阻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彻底丧失对外贸易主动权。阻隔了与外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以致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主要是因为清朝(  )

A.强化君主专制B.实行闭关锁国C.严禁对外贸易D.实行文化专制

9.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士绅权力扩大,督抚专权出现,上层汉族官僚势力迅速增长,中央权力下移。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激发了中国社会的变革B.加速了清政府的垮台C.影响晚清政治权力结构D.结束了中央集权统治

10.

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这表明辛亥革命(  )

A.实现了男女权力的平等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促进各阶层思想的趋同D.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11.

《密勒氏评论报》认为, 中国解放战争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农民给自己种地或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 这反映(  )

A.土地改革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命运B.农村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制制度C.国共关系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干预D.战争胜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12.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 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 1918年,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据此可得出(  )

A.南京国民政府倡导提高女性地位B.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巨大冲击C.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D.北京成为中国女权运动的发源地

13.

我国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9.8亿元增长至1957年的271亿元,年均增长约17.73%;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4%上升至1957年的25.34%。这些变化得益于(  )

A.土地改革,分田惠民B.一五计划,工业起步C.三大改造,公私合营D.开放特区,面向世界

14.

近年来,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80个减贫项目、118个农业合作项目、178个促贸援助项目、103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34所医院和诊所、123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等。这表明中国(  )

A.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中心作用C.已经成为科技发达的世界强国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十分明显

15.

下列图片和文字反映出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

金字塔铭文上刻着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的铭文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

A.发源于大河流域B.建立严格等级制度C.高超的建筑技艺D.利用宗教神化王权

16.

中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不仅发扬了希腊地理学,而且将不断进步的地图说、地球经纬度、准确的制图术甚至将处于世界前沿的天文学、数学、造纸术、磁针罗盘等传入西方。这反映阿拉伯人(  )

A.开创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C.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17.

马萨乔的《出乐园》在构图上采用了不同寻常的表达方式,将亚当和夏娃的人物比例放大,将代表神权的天使比例缩小并置于背景之中。这部作品体现的是(  )

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神权至上D.浪漫主义

18.

阅读下面表格,其内容说明这一时期苏联(  )

1928年、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28

1940

增幅(%)

万吨

430

1830

326

煤炭万吨

3550

16600

368

棉纺织品亿米

26.78

39.54

48

谷物万吨

7300

9550

31

A.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绩突出C.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突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9.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面两段材料描述的事件的共同点是(  )

新政是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

A.注重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改善B.借鉴学习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C.改变了各自国家的社会制度D.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探索

20.

下列三幅图片的内容共同反映了(  )

20222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

加速融化的南极冰山

2022年全球人口突破80亿

A.人类面临的挑战B.世界的安全问题C.激烈的地区冲突D.全球的生态问题

二、材料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都江堰


灵渠

材料二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灌溉发展的高潮时期。秦国非常重视水利,先后修建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汉代统治者在不断维修前代水利工程的同时,还修建了引用泾水、渭水、洛水的灌区,引用渭水及其支流的有成国渠、灵轵渠等,灌溉面积从几万亩到几十万亩不等。为应对匈奴的南下侵扰,汉武帝在黄河上游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等地建立地方机构,移民屯田和发展水利灌溉工程。

——摘编自顾浩、陈茂山《古代中国的灌溉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都江堰和灵渠的相同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汉时期水利工程发展的原因。(2分)
(3)请再举一例我国古代重要水利工程。(1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将那个激荡在欧洲大陆的 共产主义幽灵 引入了中国,中国的政党政治由此揭开新的一页。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李大钊深刻影响了年轻助手毛泽东的思维,1918年,李大钊向毛泽东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并且成功地以民粹派对农民在革命中的角色的民族主义观点激发了他。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遭军阀张作霖迫害后,毛泽东坚持农民斗争,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人们思想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3分)
(3)据材料三 毛泽东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 ,请选取相关史实一例并加以说明。(2分)

三、小论文

23.

根据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中国现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突出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6分)


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3
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四、材料题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长期以来,波旁王朝为巩固其封建统治,不断利用政权和宗教的力量宣传 帝就是国家 帝就是法律 以及君权神授等思想,攻击一切主张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思想和言论。资产阶级为了批判这些封建思想意识形态,在18世纪进行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同时,由于宫廷挥霍无度,以及不断的对外战争,使得国库空虚,造成财政危机。国王路易十六几次企图通过征税的财政改革来摆脱危机,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摘编自于群、董小川《世界史纲》

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一条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第十七条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除非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对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时基于公正和预先补偿的条件,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

——摘自《人权宣言》

材料三  波拿巴像一切开明专制君主那样将法律编纂成典,共编成五部法典,即《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这些法典使法国在法律上和司法上统一起来。它们保障法律平等,所有法国公民拥有同样的公民权利。法典系统地阐述了新的财产法,还提出了契约、债务、借贷、股份公司以及类似事务的法律,建立起私人企业经济的法律框架。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当时面临的社会隐患。(2分)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3分)
(3)综上所述,从法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我们能汲取哪些智慧。(1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模式。这种多样性决定了世界不可能由一个国家、一种价值理念、一个发展模式来主导和统治,决定了世界的发展是多样的。不仅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区性大国、国家间的联盟或由主权国家构成的重要国际组织。

——吴玉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  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联合国并不会由美国摆布,美国在战争中所遇到的困难都与它未能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有关……此外,法德俄等反战国家通过阻止战争决议的通过,向美国展示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意识到,单个国家虽然无法与美国的单边主义抗衡,但是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多极力量制约超强国家的最佳舞台。

——刘亚男、吴勇《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今世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相应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影响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有哪些?(3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世界局势?(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