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乡里组织在全国得以确立,典型的乡里组织大概延续到唐代初期(乡组织的规模如下表所示),这一时期,一县所辖一般为3—5乡,也有两县共管一乡的极端情况。从唐代中期到北宋中期,里逐渐成为乡村实际的最高和最重要的组织,
“诸乡置里正,(主)赋役
”
秦汉至隋唐多级政区户籍统计
时期
|
相关记载
|
每乡平均规模
|
秦汉
|
“十里一亭”“十事一乡”
|
约12500户
|
两晋
|
“县五百户以上皆置一步,三千户以上五二乡,五千户以上置三乡万户以上置四乡”
|
500—2500户
|
隋唐
|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
约500户
|
——据廖寅、杜洋洋《走向细化:宋代的乡村组织与乡村治理》整理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豪族对部民的支配,唐中后期以来民间宗教兴起导致的正统与非法的神权体系交织,给国家政权带来了多重负面影响。宋以来乡绅势力的形成,实现了知识与经济实力结合并杂糅于官权。乡绅是一支特别的富民势力,他们对乡村社会中公共事业、事务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官民之间的介体,包括乡绅在内的中间力量成为维护政权意识形态与保证民众生存利益的双重代言人。
——摘编自谷更有《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权力体系论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并指出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体系的决定性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中国古代任一历史时期,具体说明这一决定性因素对该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