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的版图广阔稳定,统治者具有明确的国土守护意识,因此十分重视治边与边疆治理。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专门管理边疆地区的行政建制、社会经济、民族立法、宗教文化等。清朝统治者注重民族关系的调整,清入关以后,世祖把调整满汉关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顺治三年(1646年)下令开科取士,顺治五年(1648年)又下令允许满汉联姻,特别是康熙朝颁行了崇儒祭孔之令、开博学鸿词科之令、满汉官员品级划一令等。在调整满汉关系的同时,亦十分重视联合其他少数民族上层,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如封爵、给俸、朝觐年班、联姻等。清朝统治者遵循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原则,根据边疆蛮夷的特点分别施治,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加强规范。先后颁布了《蒙古律例》《新疆条例》《西藏通制》《理藩院则例》《大清律例》等法律。清政府还积极兴办学校,推广儒学教育,增强边疆蛮夷的素质,增进他们的国家观念。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材料二
美国的边疆治理主要指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1862年,美国颁布《宅地法》,规定
“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交付10美元登记费,即可在西部领取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美国政府利用土地政策刺激移民的涌入,加快了西部的开发。在推动西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美国还重视西部民主政治的建构。1787年颁布《西北法令》规定:
“保证西北领地的人们有信仰自由、比例代表制、陪审制、习惯法特权、人身保护法以及私人契约的保障,禁止奴隶制,禁止制定保存巨额遗产的贵族继承法
”。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土著印第安人和移民集团(主要指非欧洲移民)的问题,美国政府改变了最初的民族理论——
“盎格鲁遵从
”理论,转而推行
“熔炉
”政策。
“熔炉
”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与新的移民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三
治国必治边,强国先强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
“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要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边疆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边疆不仅具有边疆性、多元性特征,更具有基础性与战略性特征。边疆的多重样态决定了边疆治理具有多重任务,不仅要稳定边疆、富裕边疆,更要建设美丽边疆、强盛边疆。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的建立,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吕文利《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意蕴、内涵与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边疆治理的异同点。(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边疆治理的历史启示。(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