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重庆市高三三模(康德卷)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8 浏览数:340

一、单选题

1.

考古学家严文明教授把中华文明的起源称为 重瓣花朵 格局,中原是花心,周边的文化中心是里圈花瓣,再外围的文化中心是外圈花瓣,构成 重瓣花朵 格局。这一理论反映出中华文明(  )

A.起源于旱地农业文化区B.主体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C.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格局D.己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模式

2.

西汉建国后,在长安附近地区的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个陵均设邑建县名 五陵邑 后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兼并之家于诸陵 。这一规划设置意在(  )

A.凸显皇权至上的尊贵威严B.增强关中地区实力强化中央集权C.改善首都地区的城市布局D.纠正西汉初年郡国并行体制弊端

3.

北魏道武帝立拓跋嗣为太子,赐其母刘贵人死, 立子杀母 的做法被奉为立国传承制度, 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汝当续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这一制度的确立(  )

A.延续了游牧民族的部落传统B.使儒家伦理道德被颠覆C.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D.意在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4.

下图是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局部拓片。该碑于公元781年由波斯传教士景净撰刻,碑额题上方刻有十字、莲花、祥云图案,下方镌刻有楷书汉字和叙利亚文字,叙述了景教自唐初以来在中国的流行情况。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  )
①唐朝与西罗马帝国的文化交往 ②儒释道三教的交流融合
③唐代 示存异方之教 的统治政策 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5.

中国古代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并推广种植。秦汉到唐宋之间传进来的基本上叫 ,例如胡萝卜、胡椒、胡瓜等;宋到明清时期传入的基本上叫 或者 ,例如番薯、番茄、洋芋等。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B.民间对外来事物接受态度不同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D.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的影响

6.

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率团访华,因觐见礼仪是否采用跪拜之礼而产生分歧;到1873年各国公使驻京觐见同治皇帝,日本大使行三揖之礼,西方各国公使行五鞠躬之礼。这一外交礼仪的变化表明(  )

A.朝贡体系的彻底瓦解B.中外交往的平等地位C.近代外交的演变趋势D.中国国际地位的衰落

7.

20世纪初上海相继成立沪学会体育部、商业体操会等体育组织,其成员以工商店主、职员为主,还包括部分知识分子,经常进行器械体操、兵式操练等锻炼项目。当时社会舆论纷纷赞同,认为 体育者,竞争之利器,文明进步,随以判迟速者也 。这说明(  )

A.体育运动承载着时代的要求B.体育运动拥有广泛群众基础C.实业救国思想影响社会风尚D.清末新政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8.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发布的某次战役预备命令指出“……为打击敌之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决定趁目前青沙(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石家庄到太原)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击正太路 。据此判断,此次战役胜利(  )

A.以发动群众的游击战为主要形式B.推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C.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首次胜利D.有力支持配合了正面战场抗战

9.

1950年6月中央政府决定拨款修筑成渝铁路。为了加快筑路速度,在原有军工筑路的基础上,又投入民工2.8万、失业工人1.9万,修筑所需的钢轨、道钉等器材主要委托重庆的公私厂矿加工。据此可知,成渝铁路的修建(  )

A.改变了西南地区交通落后的状况B.有助于成渝地区经济恢复发展C.开启了 一五计划 的建设局面D.使国营经济成分占据主导地位

10.

20世纪80年代初,部分任职于研究机构或国企的科技人员,利用周日休息时间偷偷前往郊区农村的乡镇企业,帮助开发新产品、解决技术难题,从中获取相应的报酬。这一群体被称为 星期天工程师 ,此类现象在上海、广州等地区普遍存在,屡禁不止。这一现象表明(  )

A.国家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B.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C.经济改革激发了社会活力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11.

古埃及早期的文字被称为圣书体,流行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纪,是在石头建筑上书写的纪念性文字。字体刻画精致,为了达到美观匀称效果,词语位置有时会发生变化,如 国王 等词汇通常都在短语词组的最前边。这反映了古代埃及文明(  )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的特点B.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C.文字的起源与世俗生活相关D.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维护

12.

1484年意大利学者皮科写道,上帝对人这样说: 我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央,以使你观察到这个世界的一切。我既没有使你进入天国,降入凡尘,也没有使你死亡或永生。归根结底,你作为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与塑造者,应该用最适合你的方式来构建自己。 这一看法(  )

A.开启意大利宗教改革的序幕B.体现出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武器D.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

13.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的绘画艺术,题材极其广泛,有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和山川景物等。浮世绘往往以彩色木版画的形式,大量印刷出版。下图是葛饰北斋所绘《富岳三十六景》之一,据此可知,该艺术形式(  )

A.体现了皇室贵族的审美趣味B.其产生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C.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D.反映了幕府时代的社会危机

14.

美国众议院于1816年通过关税法案,对进口的工业产品课以30%的关税,美国由此确立了关税保护制度。下表为该法案在众议院表决通过的情况,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赞成

反对

缺席

新英格兰东北部各州

16

10

16

大西洋中部各州

44

10

13

南部各州

14

31

7

西部各州

14

3

5

总计

88

54

41

A.奴隶制度遭到普遍反对B.统一国内市场已经形成C.工业革命取得突破进展D.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5.

1960年新加坡成立建屋发展局出资建造组屋,出售或租赁给中低收入群体。政府在出售或租赁组屋时实行族群按比例居住政策,规定族群在各个组屋区内的比例不得超过其所占人口比例,以抽签方式按比例分配住房。新加坡政府推行这一政策旨在(  )

A.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B.缓解社会贫富差距问题C.促进民族融合国家认同D.弥补自由市场体制弊端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
清初继承明朝制度,邮驿组织是政府专用的通信机构,只传官书不传民信。普通民众传书递信的需求,只能通过民间的同乡、信客、会馆等方式来满足,这些方式无系统之带寄时间与组织,难以形成持续安全的递信体系。目前所知最早的负责民间书信传递的专门组织系嘉、道年间在东南沿海首先开设的民信局,后逐渐向内陆扩展。道光二年(1822年)汉口胡万昌民信局在重庆开设分局,此后重庆的民信局迅速发展,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866年创办于綦江东溪镇的 麻乡约民信局 。此时大部分信局仍以带运货物与汇兑银钱为主,同时在运送过程中带运信件,实现其寄书通邮之功能。各信局均有自身服务之区域,逾出此区者,则与其他信局交换递送,以确保其作为商业组织的最大利润。

——摘编自刘广生《中国古代邮驿史》等

材料二

晚清至民国邮政大事记(节选)

时间

事件

1842

英国率先在通商口岸开办邮局,此后列强群起仿效,称为客邮。它们实行本国邮政章程,粘贴本国邮票。不仅收寄中外间的邮件,也收寄中国国内互寄的邮件。

1878

由海关试办邮政,称寄信局。在各口岸收寄华洋公众信件,与民信局展开竞争。开始使用印有云龙图案的邮票,时称大龙邮票。

1897

正式开办大清邮政,以北京总税务司署为邮政管理机关。将各海关寄信局,统一改为邮政局。

1902

大清邮政局大幅降低邮费,扩展邮路。邮件量迅速增加,邮政业务从信函、包裹扩大到汇兑、新闻纸寄递等业务。分散经营的民信局受到极大冲击,日渐萎缩。

19131914

北洋政府彻底废除驿站制度,所有公文归邮局递送。中国加入万国邮会。

19191922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多次提出邮政为主权所在,客邮侵害中国主权须撤除,获得列强同意。

1928

全国交通会议决定取缔全国民信局;全国邮政事务由南京邮政总局管理。

1935

重庆麻乡约民信局完全停业。民间通信任务从此全部由邮政局承担。

——摘编自姜希河《中国邮政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中前期邮驿事业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至民国邮政事业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清初至民国时期我国邮驿向邮政转变历程的认识。(4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1917年制定的宪法明确规定: 只有墨西哥人……和墨西哥公司有权购置墨西哥的土地、水域及其附近的土地。 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权 为了公共利益 而限制私有财产。从30年代起,石油、电力、主要矿业以及大部分钢铁工业都属于国营企业。50年代,墨西哥政府提出 稳定发展 战略,实行耐用消费品和部分生产资料的 进口替代 ,禁止进口本国已能生产的工业品,而对技术设备则征收很低的关税,甚至免税。1962到1970年,墨西哥的GDP年增长率达到7.6%。直到60年代末,本国企业仍只能满足生产资料需求的30%。

——摘编自陈芝芸《战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战略》

材料二
新中国初期,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供销合作社。作为国营贸易公司在基层的中介代理人,供销合作社在城乡经济交流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供销合作社一方面承担各类粮农土产的收购任务,另一方面将各类工业品输送到乡村地区,尤其是作为生产资料的各类产品下乡。同时,中央还与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分别签订贸易协定,推销我国农土特产,进口必要的国家建设生产资料。至1952 年, 中国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到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总额的81.3%”。

——摘编自曹东勃、叶子辉《新中国初期重构经济循环的新时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墨西哥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并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墨西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及其结果。(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初期重构经济循环的举措,并简析这些举措的历史意义。(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所著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是一部高水准的全球史。一般来说,历史写作中的时间建构,需要处理物理时间、历法时间、史学时间等多种时间的关系,其中史学时间即是历史学家依据理解过去的需要和对过去所做的理解而确定的分期、断代、事件起讫和不同事件或趋势的年代关系。
本书所涉及的19世纪,主要是一种史学时间。奥斯特哈默解释说, 我想要阐释和论述的对象,并非一段封闭的、自我满足的19世纪历史,而是一个时代与漫长历史轨迹相融合的关系,也就是历史之中的19世纪 。他谈到,许多历史学家所接受的 长19世纪 ,始于18世纪80年代,结束于一战,长达130年。但是,本书中 诸多内容和线索 所显示的19世纪,则从18世纪60年代延伸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 更长的19世纪 。由此建构而成的19世纪,不是一个有着截然分明的起点和终点的 时间连续统一体 ,19世纪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恐怕没有答案
基于对世界历史趋势和特点的理解,奥斯特哈默认为19世纪的世界出现了五大特点:它是一个生产效率不均衡提升的时代,一个流动性增大的时代,一个不平衡的相互关系加强的时代,一个平等和等级制度对立的时代,一个解放的世纪。这五大特点的提取,上与18世纪相比较,下与20世纪相衔接,无疑是从21世纪的视点观察19世纪的结果。
其实,奥斯特哈默始终也没有摆脱19世纪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困扰,其显著的证据就是,他无法给19世纪贴上一个简洁而切当的标签,而只能拈出 演变 这个含义泛泛、随处可用的词。

——摘编自李剑鸣《全球史写作中的时空结构一一从奥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谈起》

关于 19世纪史 ,奥斯特哈默提出了诸多看法。请任选其中一种看法或是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结合世界史有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