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海南省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六)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海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435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的编户齐民包括分家 立户两个过程。所谓分家,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就明确要求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所谓 立户,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将所有民众编制为户籍人口,使之负责纳税、服役、完成官府任务。编户齐民的实施(  )

A.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B.导致了家庭人口的急剧增加C.降低了苛政带来的影响D.有助于构建大一统国家形态

2.

孝文帝时期,韩显宗上书道: 使寺署有别,士庶异居 令伎作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令士人儿童效伎作容态,则一朝可得。是以士人同处,则礼教易兴;伎作杂居,则风俗难改 。这一言论(  )

A.强调独尊儒家文化B.说明了门阀政治的腐朽性C.意在加强礼乐教化D.强调了移风易俗的重要性

3.

据统计,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全国户数年均增长率为10.59%,而长江中游的荆楚地区鄂岳等道则为13.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这一现象(  )

A.说明荆楚地区开始得到开发B.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C.反映南方社会环境优于北方D.得益于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

4.

表1是宋太祖和宋太宗时关于参知政事职权的描述。这可用于说明(  )

表1

宋初

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殿廷别设砖位于宰相后

太祖开宝六年

与宰相轮流知印、押班、奏事

太宗至道元年

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砖先异位,宜合而为一,遇宰相、使相视事及商议军国政事,并得升都堂政事堂

A.皇权的加强B.行政效率降低C.财权的分化D.宰相沦为虚职

5.

明朝政府建立了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贸易圈,羁縻海外诸国。后来,占据了原来明朝朝贡国领土的西欧殖民者为追逐利益,除了在最初接触时伪装成朝贡国而试图进入朝贡贸易网络外,更多的仗恃武力走私贸易。据此可知,当时(  )

A.东西方国家实力发生逆转B.传统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C.明朝主权遭到殖民者侵犯D.海禁政策导致东南倭患严重

6.

1846年,英使戴维斯请求在西藏定界通商,钦差大臣耆英即以此要求 殊与成约不符 ,予以驳斥。戴维斯又以前往天津为要挟,耆英认为 惟有坚守条约 即使驶往天津,所请亦不能允准 。道光帝也降旨 原立成约,自应永远遵守 著仍坚守成约,持以镇静 。清政府这一做法(  )

A.有效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B.仍然坚守传统的外交体制C.具有维护国家权益的色彩D.取得了对外交涉的主动权

7.

1919年6月29日,宪法学家张慰慈在《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介绍了苏俄新宪法。苏俄宪法首个完整中译本是刊载于1919年《解放与改造》第1卷中。此后,解释和评论苏俄宪法的文本如雨后春笋。这一现象(  )

A.导致新文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说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C.促进了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变革D.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启蒙

8.

1938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新四军行动方针的指示》: 在目前形势下,在敌人的广大后方,即使是平原地区,也是极便利于我们的游击活动与根据地的创造 ,要求新四军放开手脚, 在大江以南创造一些模范的游击根据地 。 这一指示(  )

A.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战线C.确立了 工农武装割据 道路D.鼓舞了正面战场抗日斗志

9.

图1是1950年7月发行的《人民画报》创刊号中的叙事架构。该画报的创刊意在(  )

图1

A.激发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B.丰富劳动人民的业余生活C.大力展示广大建设者工作场景D.践行我党为人民服务宗旨

10.

有人将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排列座次(如图2)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些文字(  )

A.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B.具有较强的象形表意性C.显示出大河文明的辉煌D.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11.

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为大名及幕府交纳的赋税中的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12.

康德强调: 因此,公众只能透过缓慢的进程才能获得启蒙。一场革命可能带来个人专制以及肆无忌惮或暴虐的压迫之覆灭,但从来都不会导致人们思考方式的真正变革;恰恰相反,新的偏见和旧的偏见会一起控制着不思考的大众。 这反映出康德(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倡导公共理性的运用C.主张人的个性觉醒D.总结了社会发展规律

13.

1946年法国宪法宣布: 所有一切已经具有和将要具有为全民服务或事实上具有和将要具有垄断性质的财富和企业,必须全部成为全社会的财产。 这说明,法国(  )

A.认同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B.放弃传统自由企业制度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致力于改变 滞胀 局面

二、最佳题

14.

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各地墓葬中,发现了不少东汉画像砖、画像石,北有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的庄园生产图(如图3),南有广东、四川的反映庄园经济生产的水田、池塘模型。这些出土文物的分布实质上反映了(  )

图3 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描摹

A.农耕文明的拓展B.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C.劳作方式的发展D.人地矛盾得到了缓和

15.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下半叶是大西洋奴隶贸易最兴盛的时期。奴隶成为非洲可供输出的单一货物,欧洲许多国家蜂拥而至,把非洲西岸地区变成了他们掳掠、买卖、贩运黑人奴隶的竞争场所,众多的奴隶专卖公司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奴隶贸易兴盛主要是由于(  )

A.交通工具大变革B.奴隶专卖公司的建立C.高额利润的刺激D.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

三、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空间分布图

图4/

——摘编自许檀《明清时期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材料二

表2 明清江南市镇数量和跨度变化

名称

面积km2

明市镇数

跨度

清前期市镇数

跨度

清后期市镇数

跨度

应天

7200

36

200

苏州

5100

81

62.96

103

49.51

147

34.69

太仓

3300

14

235.71

41

80.49

77

42.86

松江

4200

62

67.74

96

43.75

235

17.87

常州

8700

81

107.41

镇江

4200

14

300

太平

3600

39

92.31

宁国

10500

18

583.33

池州

8700

24

362.5

徽州

9600

11

872.73

杭州

6300

40

157.5

85

74.12

嘉兴

3900

42

92.86

28

139.29

湖州

5400

22

245.45

22

245.45

绍兴

9300

50

186

宁波

4500

38

118.42

金华

6900

69

100

注:市镇跨度=面积/市镇数量

——摘编自吴建华《明清太湖流域的市镇密度及其人口结构变动》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华北商业城镇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8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3 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数量及进口地点

年份

进口量

进口地

1671

26610盎司

班达姆印度

1678

4717

甘贾姆印度与班达姆

1679

197

班达姆

1680

143

苏拉特印度

1682

70

印度

1685

12070

马德拉斯印度与苏拉特

1687

4995

苏拉特

1688

16666

苏拉特

1689

25300

厦门与马德拉斯

1724

1000

广州

1739

14019

广州

注:1担100斤,1斤≈1.1磅

——摘编自谢瑞育《1834年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研究》

材料二
印度 、锡兰以及日本的茶叶生产较中国来说起步晚,有的甚至从中国引种而成。但在19世纪末期迅速发展,形成后来居上的局面。这些国家由政府引导,并派专业人士到达茶区进行深度考察,并结合自己国家的土地状况进行栽培。他们采用集约式经营,以公司制为主,茶园集约,技术集约,管理体制集约,避免了资源浪费,节约了成本。随着印度、锡兰、日本的茶叶栽培不断的发展壮大,印度红茶迅速占领英国市场,相比中国茶叶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的特点,茶贩们更愿意在印度茶叶中加入中国茶叶,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而且味觉上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促使英国人民接受这一新茶种。

——摘编自姜琳琳《中国近代茶叶贸易衰败对茶叶生产现代化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发展的背景及影响。(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茶叶贸易衰败的原因。(6 分)

四、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根据图5中的时间标尺,概括图中任意两个时期或几个时期中国外交的变化(也可以补充其他时期),并对其进行说明。

五、材料阅读

19.

回顾历史,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国家和人民有不同的 愿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机器时代的愿景

19世纪30年代,作家兼革命家弗洛拉·特里斯坦(1803—1844年)游历英国时写道:我对英国无产阶级有所了解后,再也不认为奴隶制是人类社会最悲惨的制度了。奴隶一辈子不愁没饭吃,生病会得到照料。而英国工人和雇主之间没有任何纽带,如果雇主不需要劳力,工人就会饿死。1836年,她写道: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傅立叶的学说含糊不清。 弗洛拉告诉手工业工人协会的成员: 如果你们继续分裂下去,就会失去力量,就会倒下,被种种不幸踏得粉碎! 弗洛拉还请求议会的一位托利党议员把他的衣服借给她穿,让她可以在公众席上旁听议会演讲(当时议会不对妇女开放)。

——摘编自【英】理查德·埃文斯《竞逐权力:1815—1914》

材料二

新兴国家的愿景

埃及的1952年革命推翻了以英帝国主义为靠山的法鲁克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56年,纳赛尔正式当选为埃及共和国总统。1957年开始制定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他指出: 在我们致力于实现政治独立的同时,我们也为实现经济独立而努力。因为我们相信,没有经济独立的政治独立是没有价值的,而经济独立又使政治独立完全。 7月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接着把外国的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商业机构和代理处都收归国有。此前纳赛尔还出席了1955年的万隆会议,在发言中强调 各国都有义务尊重别国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编自马云《1952年的埃及革命与纳赛尔政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弗洛拉的 愿景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 愿景 提出的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纳赛尔的 愿景 及其为实现愿景所采取的措施。(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