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189

一、单选题

1.

明代钦差中既有文武官员,也有宦官;既有临时差遣者,也有固定差遣者;既有官职崇显者,也有官职低微者,还有无官职的。上述现象(  )

A.是宰相制度废除的结果B.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C.冲击了传统的官僚体系D.制约了官员参政积极性

2.

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英属北美的13个殖民地大体有如下三类(如表1所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表1

殖民地

特点

罗德岛和康涅狄格

公司殖民地及宪章殖民地,享有完全自治权

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

属于英国传统贵族家族的私人殖民地,由他们指定总督

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纽约、新泽西、马萨诸塞、新罕布什尔

皇家殖民地,虽由英王派遣总督治理,但日常事务由当地选举议会处理

A.英国民主化推动了殖民扩张B.美国独立符合资产阶级要求C.英属北美享有充分的自治权D.美国具有一定的代议制传统

3.

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该画描绘了一位老妇人有生之年第一回拿到选民证时的激动心情。该作品旨在说明当时(  )

A.广大妇女获得根本解放B.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C.人民主权得以真正实现D.首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4.

从秦至汉武帝之前,对商鞅变法正面评价最为普遍;从汉武帝至清末民初,商鞅变法饱受批评;清末民初至今,对商鞅变法的认识逐渐客观。这表明(  )

A.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B.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C.时代越接近评价越客观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

曹魏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考察、评议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 德名俱高 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当时这一政策(  )

A.将选官权收归中央B.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C.造成取士不问家世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6.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官制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

A.有助于完善英国政党政治B.杜绝了政府官员的腐败C.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有利于政治的平稳运行

7.

口号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时是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下表列出了不同时期中国共青团的口号,对其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

时期

口号

19221925

协助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

19251927

到群众中去”“到农村去”“到军队去

19371945

全体青年武装起来

19491956

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

19782001

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02年以来

新农村、新青年、新风采

A.动员话语从公民话语转向阶级话语B.动员内容从革命动员转向服务青年C.动员方式由注重社会化转向政治化D.动员对象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群众

8.

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他们在西晋灭亡后开始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在南方,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以及东晋、南朝,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这些现象(  )

A.推动边疆封建化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C.加强了民族交融D.缩小南北文化差距

9.

1950年,周恩来总理要求在少数民族地区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兴建轻工业工厂,帮助少数民族逐步从游牧变成定居。1999年,朱镕基总理对西部大开发作了宏观部署,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2个自治县都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上述举措有利于(  )

A.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B.消除边疆与内地间的经济差距C.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D.推进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进程

10.

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交,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这一事件当时被西方称为 外交核爆炸 ,媒体形容中法建交是 在一块密不透风的铁板上撕开了一道裂缝 。这一重大外交事件(  )

A.使中国重返国际社会B.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C.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D.带来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

11.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河谷的自然坡度修建一系列渠道;战国时期秦国人在岷江上修建都江堰。以上工程(  )

A.都是水利枢纽工程B.变水害为水利C.孕育古代大河文明D.民间自发修建

12.

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增加了25%,达到5.45亿。从1700年开始,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这种状况(  )

A.降低了工业革命的人力成本B.促进了全球商品贸易网的形成C.推动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出现D.得益于大航海带来的物种交换

13.

1851年,英国农业投资增长200万英镑,农场经济得到发展。同时约有6000个小型农场被合并成为大规模农场,农场几乎占据了30%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B.土地分配不合理C.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D.工业化进程加速

14.

中国古代谚语说: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这种经济形式(  )

A.是古代中国封建国家赋役的主要保障B.完全排斥商品经济发展C.是世界普遍存在的家庭自然分工方式D.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物

15.

19世纪,欧洲时装界出现了两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首先是服装的面料和款式的多样化;其次,则是时装样本及后来的时装杂志逐渐流行,社会时尚的代言人逐渐由宫廷贵妇转变为时装样本模特儿和舞台剧中的女演员。这些趋势根源于(  )

A.启蒙思想的传播B.家庭结构的变化C.工业革命的开展D.女权运动的推进

1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联邦德国,国内则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一重大调整(  )

A.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加速了全球科技重心的转移C.直接诱导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D.主要得益于国际形势的缓和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受政治资源所限,中国古代中央只能对基层社会实行一种 间接 管理模式。严密的里甲、保甲等乡里制度就是中央将其政治权力渗入到基层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府通过他们来确保中央对基层社会的严密控制,并抑制其他地方势力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日益壮大的宗族组织与士绅阶层是官府必须面对的挑战。保甲制度事实上很难凌驾于地方权势之上。古代官府在承认宗族等民间组织对地方管理的基础上,尽量将其纳入到保甲制中,在宗族势力较盛的地方设立族正、族甲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就能发挥低层次的社会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并在某种程度上与政府达成一种默契。

——摘编自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

材料二
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摘编自张海鹏、徐蓝总主编《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基层治理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基层治理的举措及其意义。(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为了安排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1941年9月英国提出了 凯恩斯计划 ,贬低黄金的作用;美国于1943年公布 怀特计划 ,主张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取消外汇管制和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在1943年9~10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被迫接受了 怀特计划 ,并同意以此为依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4年7月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确认了 两个挂钩 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国挂钩的原则。这样一来,美元就成为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挂钩,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 作出合理解释。(11分)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的粮食储备历史从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夏、周时代粮食储备已发展成为一项财政制度,中央、地方都已初步建仓,《周礼》中提出 荒政委积 是最早的粮食备荒储备。汉代仓储制度逐渐丰满,中央设立太仓、常平仓,郡、县两级另有常设之仓。至此中央与地方两元储备制度基本建立。

——摘编自高瑛、储新元《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历史流变与问题研究综述》

材料二
隋朝粮食储备体系渐趋完备,包括太仓、转运仓等中央储备,正仓、常平仓等地方储备,义仓等民间储备。正仓是指国家设置于各个州(郡)县的仓库,来自州(郡)仓和县仓收纳百姓所交租税,用于上缴中央太仓、供应军队、支付地方官员的禄粮以及驿递丁夫的口粮。常平仓粮食由地方政府在粮食丰收时高于市价购进,歉收时低于市价卖出,以平抑物价、赈灾备荒。义仓是设在村社,由百姓自愿捐纳,委托社司管理,具有自治色彩的民间储备。隋朝开创的中央、地方、民间三元储备体系在宋朝以后固定下来,对后世产生深远了影响。

——摘编自叶炜《隋唐时期的粮食储备政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粮食储备的历史意义。(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6世纪一位英国面包师的家庭(家庭手工作坊)构成(单位:人)

男主人

女主人

孩子

帮工

学徒

女仆

1

1

3

4

2

2

——据哈罗德·帕金《现代英国社会的起源》

材料二

1982—2005年南京市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

1982

1990

2000

200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户人

1185

846

1212

1413

2户人

1243

1427

2351

2867

3户人

2067

335

3958

3757

4户人

2322

241

1431

1111

5人及5人以上户

3183

1967

1048

852

资料来源:1982年、1990年、2000年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

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据南京市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

(1)家庭具有生育、感情交往、生活等功能。根据材料一指出16世纪的英国家庭还有哪些更宽泛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阐明这些功能在现代家庭中衰退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82到2005年间南京市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