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377

一、单选题

1.

关于五帝间的权力转移方式,史料中有禅让和篡夺的不同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记录尧、舜、禹的 禅让制 被历代儒家所推崇,《韩非子》中则有 舜逼尧,禹逼舜……人巨拭其君也 等记述。这说明(  )

A.《史记》对于禅让制的记载不可信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作者的观念和立场影响历史叙述

2.

所谓 编户齐民 ,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 编户 。同时废除过去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统统是国君的臣民,是谓 齐民 ,总称 编户齐民 。这一制度(  )

A.固化了 士农工商 的身份差异B.是土地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C.有利于政府掌控人口征发赋役D.是中国古代郡县制确立的标志

3.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周王朝政治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叙述

出处

国有大事,则集万民于王门。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周礼·司寇》

吴之入楚也,使人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

《左传·哀公元年》

周厉王虐,国人谤王……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

A.君主权力受到原始民主传统制约B.儒家民本思想对当时社会影响大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渐趋衰落D.国家治理具有 家国同构 的色彩

4.

唐贞观年间,全国划分十道监察区, 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 。天宝九年(750年),政府发布敕令: 自今已后,采访使但察访善恶,举其大纲,自馀郡务所有奏请,并委郡守,不须干及。 该敕令反映出(  )

A.对监察区行政功能上升的认可B.采访使无法行使监察职能C.对采访使干预地方事务的限制D.道的监察范围在不断扩大

5.

南朝齐武帝曾宣称: 今欲专士女于耕桑,习乡闾以弓骑。 南朝梁武帝则下令: 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 上述言论(  )

A.旨在将地方的选官权收归中央B.表现出对士族门阀政治的不满C.肯定了学校教育的重大意义D.体现了对选贤任能原则的认可

6.

历史事件或事物之间存在下列三种联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如图所示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礼刑关系的发展,也大致如此,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礼刑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周时期的礼刑并存、秦至汉的礼刑对立、魏晋至明清礼刑相结合B.商周时期的礼刑并存、东周到秦的礼刑对立、两汉至明清礼刑相结合
C.商周时期的礼刑对立,东周至秦的礼刑并存、两汉至明清礼刑相结合D.商周时期的礼刑结合、秦至汉的礼刑并存、魏晋至明清的礼刑相对立

7.

徭役在中国古代变化比较大,秦汉时期强制性服役,隋唐可以纳庸代役,明朝一条鞭法后折银代役。这一趋势反映了(  )

A.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B.白银流通量出现大幅增长C.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D.国家对农民控制逐渐松弛

8.

《清朝文献通考》卷19载:“(1757年,顺天府更定保甲法规定)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材料体现了顺天府基层管理的特点是(  )

A.职业划分和赋税征收相统一B.基层教化与兴办教育相统一C.户籍管理与维护治安相统一D.社会救济与狱讼赋税相统一

9.

清末的维新派人士提出 中国积弱使然,亦以未列公法之故;又无深谙公法之人,据理与争。故遇有交涉事件,往往受屈于西人而未如何。 这表明,维新派部分人士主张(  )

A.废除不平等条约体系B.运用国际法维护主权C.建立近代化外交机构D.维护传统的宗藩关系

10.

1931年秋,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提出从 苏维埃工农共和国 转变为 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的构想;1936年夏,共产党人又转而提出 民主共和国 的构想。这一变化(  )

A.推动了国民革命深入发展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扩大了民主范畴以适应形势发展D.旨在保障广大人民政治参与权益

11.

早在195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方案就曾有拟定,但直到1980年才有了新中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对此,有人解释说,当时中国个人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着一定的供给制成分。据此,中国长期未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B.居民贫富差距并不明显C.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D.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有限

12.

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 凡接受皇家薪俸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 。1805年,财政部设立了常务次官主持日常事务,不参加政党活动,不随内阁的更迭而替换。到1830年,大多数政府部门已经设立常务次官。这一系列举措(  )

A.克服了文官制度存在弊端B.确保了上下议院权力的制衡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D.解决了营私舞弊的政治乱象

13.

新航路开辟后,新引进的美洲农作物在改善欧洲人膳食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曾长期在欧洲肆虐的疾病失去了往日威风。尽管欧洲近代早期的人口出生率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死亡率的降低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由此可知,欧洲引进美洲农作物(  )

A.提升了欧洲人的身体素质B.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构成C.扩展了东西方贸易的范围D.影响了欧洲各国人口结构

14.

唐朝后期出现了 食券 飞钱 。府兵可在家乡用粮食交换食券,然后在服役地区用它买食物。 飞钱 亦称 便换 便钱 ,商人在京城购买政府发放的凭证,把它们递交给各地方财政部门时,就可以拿到相等数额的钱。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具有交易凭证功能的纸币产生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金融业务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髙

15.

下表反映了1851年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情况。这反映了(  )

国家

英国

法国

俄国

美国

总人口万人

1800

3600

5900

2300

农村人口(%)

48%

75%

93%

87%

城市人口(%)

52%

25%

7%

13%

A.工业文明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B.工业革命对城市化具有重要作用C.欧美各国都已完成工业化进程D.近代城乡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16.

工业化前期,由于纺纱、织布等技能逐渐被机器弱化,催生了大量童工,工人的实际收入下降,生存境况每况愈下。1840年之后,童工数量逐渐减少,工人的实际收入也逐步增长,到1900年涨幅达到了123%,出现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进步使工人的实际收入提高B.工人运动不断争取权益C.生产力发展使工作技术含量提高D.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善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发生于1873年的浙江省余杭县。小白菜的丈夫患病后不治身死,葛母怀疑小白菜与杨乃武合谋毒害其子,于是请人写诉状递进余杭县衙。余杭知县刘锡彤捷私报复,便诬指杨乃武 夺妇谋夫 ,酷刑逼供、屈打成招:小白菜以 谋杀亲夫 之罪名被拟凌迟处死;杨乃武被污蔑为 通奸杀人 ,获罪斩首示众,并报杭州知府定罪。知府以此定罪报浙江按察使署,浙江巡抚草率从事,维持原判上报刑部。《申报》是英国商人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该案发生5个月后,《申报》在1874年 1月16日刊登《记余杭某生因奸谋命事细情》。此后连续3年,《申报》都跟踪报道(直到1877年4月11日)该案件,其舆论监督最终促使清朝当局为 杨乃武与小白菜 平反昭雪,制造冤案的各级官员均受到惩处。

——摘编自张艳红、谢丹《近代媒体舆论推促司法公正个案分析——以〈申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报道为例》

根据 杨武与小白菜案 的经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据统计,1871~1910年在德国各级城镇人口增长中,1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以1890年为界,除了柏林、科隆、莱比锡、慕尼黑等几座城市外,其他各大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均是第二阶段超过第一阶段。1840年普鲁士东部各省的城市化率为22.9%,1871年为24.2%,1910年为33.7%。而同期普鲁士西部各省的城市化率分别是25.2%、34.2%和50.7%。这一时期,德国那些与最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专业性城市,如生产煤炭、钢铁的重工业城市和随着高速工业化而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些多功能、商业性和服务性城市,发展非常迅速。就整个德国而言,50%以上的人口在这数十年中进行过迁徙,促使德国城市人口数量在短时期内超过农村人口,到1910年时,德国的城市化程度(60%)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已经仅次于英国,处于第二位。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及其特点》

材料二

1843~2017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单位:%)

年份

城市化水平

年份

城市化水平

1843

6.6

1966

17.9

1893

8.2

1977

17.6

1901

9.8

1980

19.3

1920

10.6

1993

28.1

1931

10.9

2000

36.2

1936

11.2

2003

40.5

1949

10.6

2010

47.5

1957

15.4

2017

58.5

——摘编自百度百科《中国城市化率统计数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城市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归纳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西方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启示。(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制度的得失(13分)
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需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这些意见,才是评判该项制度之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 时代意见 。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即如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是需要民主政治的时代了,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这是不必再说的。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概括作者的观点,并以中外史实为例加以说明。(13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退休,古代称为致仕。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制度早在夏、商时就已经存在,即所谓的 养老 (老是指70岁以上的人)。秦汉时期,官吏因病乞退、告老还乡的致仕制度逐渐发展起来。隋唐时期,官员退休纳入令典。 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 。除年龄条件外,身体健康状况也是退休的重要条件。 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此外,还有侍亲养老的规定,即至亲亲属中有年80岁以上及有重病在身者,可享受 侍丁 的待遇,即离职养亲,称为 归侍 终养 。明清是官员退休制度日益成熟和完善时期,有比较完整的制度规定,举凡退休条件、待遇,以及安置与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

——摘编自柏桦《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制度与思考》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制定的第一个退休人员处理办法规定:年龄50岁、工龄满10年均可退休,不分男女、不分干部和工种,没有身体状况方面的要求。1983年,《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延长部分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退休年龄的通知》规定,部分高级专家、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根据本人条件并经相关部门的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1到5岁甚至10岁。

——摘编自王进《中国弹性退休制度改革探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退休制度相较于建国之初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