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河南省郑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30+3)【选择性必修二三】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185

一、单选题

1.

(2022·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在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则鲜见。青铜器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  )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分封制促进了区域间文明交流

2.

清初的理学家注重实践,强调 身体力行 观念,这与儒学素来讲求 内圣外王 、向内于己求善、向外施仁政于民的追求相符合。由此可知,清初理学家(  )

A.政治地位得到明显提高B.济世利民的价值取向C.背离唯心主义哲学思想D.拋弃了传统义利观念

3.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个人修身、齐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下表可知,古代家训体现了(  )

内容

出处

倍须谦恭退让,不得恃赖我声势,作不公不法,搅扰官司,侵陵小民,使为乡人此厌苦。

【北宋】司马光《与侄书》

汝在郡,当一日勤于一日,深求所以牧民共理之意,勉思其未至,不可忽也。

【南宋】胡安国《与子寅书》

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等;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

【南宋】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椽》

A.淡泊名利的道德修养B.由孝而忠的政治伦理C.以民为本的人文关怀D.笃实力行的理学精神

4.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 经世致用 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 中体西用 仍受当时盛行的 经世致用 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 议院 ,只是被后来的 民贼 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

A.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D.托古改制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5.

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杆和泥板进行书写,《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人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世界各地文化是多样的且各自独立发展B.不同的生存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C.世界各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D.区域文化发展是与其他区域交流的结果

6.

埃及人对滋养他们的尼罗河与太阳有极大的敬畏感,他们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长短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埃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B.生态环境影响政治理念C.宗教观念贯穿埃及人生活D.埃及人把健康放在首位

7.

郭应德先生在《阿拉伯中古史简编》一书中说: 军事扩张和对外交往的需要,推动了地理学的研究:农业的兴旺和海上航行的繁盛,促成了天文学的发展;天文、地理的研究,农田水利的兴办和国家财政经济的筹划,加速了数学研究的发展。 据此可知,中古时期阿拉伯学术的发展得益于(  )

A.哈里发政府对科研活动的奖励政策B.阿拉伯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精神C.重视对其他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创新D.阿拉伯帝国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8.

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 低直的站立 放松的右腿 再到 自由运动的身体 进而走向了 弄姿作态 的艺术呈现方式。这反映了古希腊(  )

A.艺术自由气息浓厚B.人文思想深入发展C.雕塑技艺持续改进D.商品经济影响深远

9.

有学者指出,自然法作为一种 原则 ,即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成近代西欧高效制度的关键特征。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的所有权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罗马保民官制度等等,就是保护无权者以对抗掌权者。由此可知(  )

A.自然法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B.罗马开创的法律和制度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
C.自然法是罗马法律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D.罗马法的本质特征是保障无权者对抗有权者

10.

拜占庭帝国即是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着希腊文化。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不断入侵,使拜占庭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由此可见(  )

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的发展

11.

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张: 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 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该官员(  )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12.

《世界文明史》记载 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为发展中南美洲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 。这反映出(  )

A.欧洲殖民者破坏了印第安文化B.中南美洲主要是西班牙殖民地C.阿兹特克文化属于印第安文化D.殖民者曾对印第安人野蛮屠杀

13.

南宋时面食在江南流行。临安城内仅面点就50多种,其中大包子、荷叶饼、烧饼、羊肉馒头等都是典型的北方面食,面食地位逐渐提升。饮食风格的变化突出说明(  )

A.人口流动活跃促进文化交融B.农业生产进步丰富居民生活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消费观念D.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城市发展

14.

如表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状况统计简表,据此可知(  )

时间

15001850

18501945

19452000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

18461924 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 年亚洲移出1200 3700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 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 年年增长率为2.59%

A.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B.强迫移民持续进行C.劳工迁移变为知识精英迁移D.范围数量逐步扩大

15.

1851年2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巴瑟斯特发现金矿;8月,又在距墨尔本不到100英里的巴拉腊特和本迪戈发现了金矿。澳大利亚于是掀起了淘金热潮,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潮水般涌来。这一现象(  )

A.说明世界市场首次实现跨洋资源整合B.证明全球自由贸易网络正在迅速形成C.有利于面临资本困境的欧洲得到补充D.吸引了大量黑人奴隶前往实现发财梦

16.

建国初期,重庆市户籍人口从1951 年的1725.34 万人增长到1957年的2005.18万人; 1959—1961年,全市户籍人口降至1961年的1791.57万人; 1962年至今,全市户籍人口持续稳定增长,2018 年达到3403.64万人。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迟滞了社会经济发展B.改革开放改变了城乡人口结构C.人口变化与国家政策调整相关D.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持续增长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由劳动力过剩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他们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

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B.海外移民活动导致劳动力不足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D.民主政治的发展,代议制形成

18.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19.

有学者认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契合,其秘密即在于这种纤细入微的情调,以淡色的瓷器,色彩飘逸的闪光丝绸的美化的表现形式,在温文尔雅的十八世纪欧洲社会面前,揭露了一个他们乐观地早已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由此可见,当时(  )

A.欧洲社会生活水平低下B.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C.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交流D.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20.

古代主要的商路有丝绸之路、运香之路、运锡之路、琥珀之路、小麦之路(罗马大道)、运盐之路等,形成欧洲与世界联系的海陆商贸网络。但在9—10世纪,欧洲陆上商路普遍萎缩。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中海城市走向没落B.欧洲政治局势的动荡C.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D.欧洲封建制度的确立

21.

蒙古西征时,许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他们将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不少高明的色目人医师,也随蒙古汗、王公东来,通过这些色目人医生,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要籍流传到东亚。由此可见,蒙古西征(  )

A.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B.推动了中外医学交流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D.增进了中欧友好关系

22.

希腊语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广泛地传播开来。正如著名古典学家沃尔班克在《希腊化世界》中所描述的一样: 以普及的世界性方式使用的希腊语被称为柯因奈语,这种共同语是亚历山大征服地的广大地区的特征。 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是(  )

A.加快了欧亚非政治一体化进程B.导致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C.有利于希腊语在亚洲广泛传播D.加强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认同

23.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习惯用宗教性质的 地图·世界 来作为装饰用的地图。但到了1300年以后,装饰用的地图变成了波托兰海图(一种逼真的、详细的航海图)豪华的波托兰海图成为王侯贵族们展示自己财富的象征。波托兰海图的中心方位总是指南针磁针所指的北方,与以 东方 为中心的 地图·世界 完全不同。这一变化(  )

A.展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B.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C.反映了欧洲人世界观的转变D.根源于欧洲海上新航路开辟

24.

18世纪中期, 下午茶 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饮茶有益于健康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加入牛奶与糖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茶还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 天人合一 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这体现出(  )

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B.人文主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C.经济的趋同化和一体化趋势D.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趋势

25.

19 世纪中期以前,西方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学徒制。19 世纪中期以后学校教育成为其主要模式,西方主要国家建立了大量的职业学校,学习内容以实践经验为主转为以科学理论为主。这一变化说明(  )

A.工业革命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B.西方高等教育体系开始转型C.技术进步推动科学理论的创新D.科技革命推动学校教育产生

26.

民族自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进程中的重要概念,但是新独立的波兰三分之一人口不说波兰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只占新共和国的67%,其余的人由德意志人、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组成。这一现象可以从侧面印证(  )

A.民族自决完全是一个幌子B.东欧国家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C.战胜国利益制约着领土划分D.殖民统治的实质没有根本改变

27.

20世纪初,学者刘师培说:从 的偏旁可知, 民私其财,始于农牧起兴之后 二字皆从又,又 象持杖之形 ,可知 国家起源,基于家族 等,认为中国历史上的 群治之进、礼俗之源 ,均可 以中土文字为根据 。由此可知,刘师培意在(  )

A.鼓吹汉字的重要作用反对白话文运动B.借助汉字来诠释古代政治和经济特点C.改革语言文字实现民族振兴伟大目标D.强调文字承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功能

28.

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尚不多见,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奧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一现象(  )

A.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B.反映了社会矛盾日益缓和C.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D.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产生

29.

如表所示为《世界遗产公约》的部分规定。由此可见,《世界遗产公约》(  )

条目

规定

第六条

本公约缔约国,在充分尊重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所在国的主权,并不使国家立法规定的财产权受到损害的同时,承认这类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第七条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保护应被理解为建立一个旨在支持本公约缔约国保存和确定这类遗产的努力的国际合作的援助系统。

第十八条

本公约缔约国应对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赞助下为世界遗产基金所组织的国际募款运动给予援助

A.肯定文化遗产具有 突出的真实价值 B.旨在集各国之力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C.公约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D.制定了以国际援助为主的遗产保护体系

30.

全球票房榜首的《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是好莱坞制造英雄形象的梦工厂,钢铁侠、美国队长等经典英雄形象随着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好莱坞也因此大赚;与此同时,漫威电影的风靡也被许多国家视为文化侵略。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好莱坞电影致力于弘扬美式价值观B.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电影行业发展C.全球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冲突问题D.文化侵略成为新时代大国交锋方式

二、材料阅读

31.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儒重人道,道重天道,墨重科技,相得益彰,互补生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和五千年文明不间断的良好氛围,北魏之鲜卑、辽之契丹、金之女真、元之蒙古、清之满族,都与汉族文化交融会通、包容共进。……公元前后的三四百年间,儒学文化就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至明末清初,前来中国交流的欧洲宗教人士、学者、商人和一些官员、使节,既向中国传播 西学 ,又把 中学 带回欧洲,把中日历史文化典籍如《诗经》、《易经》、《大学》 、《中庸》 、《老子》、《论语》等翻译成拉丁文本。
另一方面,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日渐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也给包括儒学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借鉴和营养。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以科学为传教工具,引进了古希腊哲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地理学、医药、数学、生物学及美术、音乐、建筑、水利等,都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仲呈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材料二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年均总数与受众人次均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的总和。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累计签署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近800个,初步形成了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五大洲举办了30余次大型中国文化年(节)系列活动,中俄、中美、中欧、中阿、中非等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向更高层次发展。
欢乐春节 东亚文化之都 中非文化聚焦 拉美艺术季 相约北京 等国际性文化节庆、赛事和展会品牌不断涌现,成为广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17年 欢乐春节 活动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座城市举办2000多场活动,海外受众突破2.8亿人次,近20个语种的上千家国际主流媒体进行密集报道,覆盖受众近30亿人,影响遍及全球,成为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在全球很多地方,春节已成为本土化的节日。芬兰赫尔辛基市市长曾表示: 春节已经成为赫尔辛 基全体市民的节日。

——摘自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的特点,并指出早期的文化交流与晚期的有什么不同。(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文化交流相比,中国现代文化交流有哪些发展? (4 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隋唐以前中国人向外国移民也是有的,但是规模很小,是偶然的,没有在海外形成华人社群。宋元时期中国的海外移民逐渐增多,汇成巨流,首先在东南亚初步形成有规模的海外华人社群。在当时的柬埔寨, 番杀害唐人,即以番法偿死,如唐人杀番致死,即罚重金,如无金,即卖身取金赎 。明中期以后早期的海外华人社会逐渐形成。清中期以前的千百年间,中国移民几乎仅限于东南亚各国和日本、朝鲜,俄国、中亚、印度和东非也有极少的华人,此外的广大世界并没有华人的踪影。

——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材料二
18世纪中后期是中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历史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山东、河北人流向东北,河北、山西、山东人流向内蒙古南部,陕西人流向大西北,湖广人流向四川。流动人口的职业,资料显示,占居第一位的是佣工,第二位是自家耕作的农民,第三位是小商贩,第四位是手艺人,此外还有挑夫、教书先生、奴婢、流丐、僧侣,以及配遣犯,多系下层社会人士。

——摘编自冯尔康《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的流动人口》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至明中期中国海外移民大增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人口迁徙与社会发展 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明代刊印的书籍,从存世情况来看,其数量远超宋元本,而且大多数的宋元本都有明代的翻刻、重刻本;许多清代书籍也都是以明本书为底本重刻的。明代发明了便于刊刻而又不失美观的宋体字,发展演变为今天最常用的印刷体汉字。明代的线装书和宋体字影响到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在日本和韩国,宋体字至今仍被称为 明朝体 。明刻本在欧美也有广泛收藏,如意大利学者利玛窦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中国学者徐光启的帮助下将《几何原本》翻译为汉文,并刊行于世。此明刻本后又流传到意大利,今罗马中央图书馆有藏。甚至19世纪欧洲出版的书籍中使用的汉字也是宋体字。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欧洲在15、16世纪进入印刷时代之后,大规模印刷的廉价书籍特别是《圣经》刺激了大众教育,识字人口大量增加。许多出身卑微的人通过阅读和教育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正是这些草根大众成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其时,许多人文主义者聚集在一起,审视、修订大量的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手稿。经过他们整理的古代经典很快成为印刷商的盛筵。这些印刷书不再是古登堡圣经那样大开本的豪华藏品,而是每个人都买得起的小开本口袋书,因而得到最广泛阶层的欢迎。在16世纪上半叶,医生的平均藏书量从26本增加到62本,律师从25本增加到55本,商人从4本增加到10本,纺织工匠从过去的1本书变成了4本书。印刷技术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书市场,同时也催生了职业作家群体;在传统时代以个人身份资助作家的贵族不再是写作的必需前提,资本化的印刷商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作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典型形态,书籍印刷出版业从肇兴伊始,就是 在富有的资本家控制下的伟大产业

——据曹顺仙《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书籍刊印业较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印刷业所体现出的新特点,并谈谈上述中外书籍刊印发展史对我国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