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人教版】(试题5)〖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4 浏览数:258

一、单选题

1.

(2010·北京海淀高三第二学期期中)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2.

(2011·辽宁沈阳四校高三期中考试)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 平衡宪法 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 转折点 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3.

(2011·浙江宁波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英国(  )

A.议会的出现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克伦威尔就任 护国主

4.

(2011·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1974年以来首个 无多数议会 下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5.

(2011·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 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 可见,代议制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  )

A.议会主权B.人民主权C.法律至上D.普选制度

6.

(2011·江西南昌一中十中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

7.

(2011·河南洛阳高三统考)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 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 这主要基于(  )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

8.

(2011·皖中名校联合体高三二联)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的观点已经被近现代的西方政治家普遍认同。在此理论指导下,西方国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建立分权制衡的民主制度

9.

(2011·安徽红星中学与安工大附中高三联考)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 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2010·陕西渭南高三教质检Ⅱ)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

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共和制

11.

(宿迁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 紧箍咒 。这里的 紧箍咒 主要指(  )

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进行议会改革

12.

(2011·济南高三调研)2009年6月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 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提前选举。 英国首相的权力实际上还有(  )
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  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  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创议权  ④任命议会成员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3.

(2011·兖州高三一模)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 光荣革命 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4.

(2011·福州三中高三期中考)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 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材料中的 巴厘满 是音译词,指的是(  )

A.内阁B.议会C.首相D.护国主

15.

(2010·浙江宁波高三模拟)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 威尔克斯与自由 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④ 威尔克斯与自由 呼唤民主与公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16.

(2010·山东青岛高三模拟)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 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 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7.

(2011·信阳高三一调)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即乔治一世。由于乔治一世对英语和英国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于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  )

A.有利于内阁制的形式B.造成了英国统治的极端腐败C.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国的关系D.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

18.

(2011·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 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 可见,代议制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  )

A.议会主权B.人民主权C.法律至上D.普选制度

19.

(江苏省扬州中学08—09学上高三开学考试)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枢密大臣C.国王不再参加内国会议成为惯例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20.

(2011·辽宁沈阳四校高三期中考试)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 平衡宪法 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 转折点 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二、材料阅读

21.

(2011·江西吉安一中高三模拟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制度性创新,英国从500年前开始崛起,就是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未来。

——摘自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村料二 游行队伍中有来自新南威尔士的骑兵……加拿大的轻骑兵……驻纳塔尔的皇家苏格兰龙骑兵卫队……比卡内尔的骆驼骑兵……北婆罗洲割取敌人首级做战利品的迪雅克人……香港的中国警察……马来人、僧伽罗人,以及来自尼日尔和黄金海岸的豪萨人……

——摘自《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材料三 挪罗齐在担任(印度)国大党主席时致辞说,从宪政改革走向代议制 这新的一课 我们是仅仅靠自由的英国文明之光在亚洲专制主义的黑暗中学到的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阅读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崛起与哪些 制度性创新 有关?(2分)英国历史上是如何进行这些 制度性创新 的?(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发展的哪一历史阶段?推动英国走入这一历史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的崛起对世界历史的影响。(5分)

22.

(2011·岳阳一中高三阶段考试)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清)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被奴役状态时……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材料三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权利法案》(1689年)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4分)
(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4分)
(3)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4分)
(4)从治理国家角度来看,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趋势?(2分)

23.

(2011·郑州四中高三一调)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年代

事件

1215

约翰王签署《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1258

亨利三世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

1295

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集了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

1327

议会通过了《斥国王书》,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为国王,从而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材料二
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 国王靠自己生活 转变为 国王靠议会生活 ;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尔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尔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的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

——以上均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政治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3分)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影响。(2分)

24.

(10分)(2011·中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末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 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内阁小识》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料四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1912年3月11日《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同盟会会员唐绍仪担任国务总理,宋教仁、蔡元培等四名同盟会会员参加第一任内阁,7月15日内阁改组时均被迫辞职。1916年4月21日政府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民国第11任内阁以国务卿总理国务,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5月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中国史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2)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3)民国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民主共和政体。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4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英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