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379

一、单选题

1.

据文献记载,商汤灭夏时,诸侯(方国)有三千之多;周武王时,(原臣服于商的)侯伯尚有千余。为此,西周初年的君王(  )

A.积极开疆扩土B.宣扬 家国一体 C.强化中央集权D.重申 华夷之辨

2.

汉武帝同意御史大夫张汤 笼天下盐铁 的请求,下令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鬻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 。由此可知,汉武帝这些举措客观上(  )

A.缓解了流民问题B.抛弃了抑商传统C.加强了国防实力D.平衡了区域发展

3.

唐太宗去世后,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不断袭扰边境地区。数以万计的敌军行踪不定,中央政府难以准确预判各边镇实际布防所需兵力,且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的后勤体系也难以应对突发的战事。这有助于解释,唐代前中期(  )

A.中央集权体制的破坏B.疆域不断缩小的困局C.民族交融强化的趋势D.地方武将权力的扩张

4.

某学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极其讲究 名分 的社会。所谓 名分 ,实质上就是一种合法性, 名不正则言不顺 。君主(国家元首)不希望宰相(政府首脑)拥有客观化、制度化的地位和权力,这一企图在唐代已有端倪,而到明代被彻底实现,该学者借此强调(  )

A.儒学提供了专制的思想武器B.内阁制借鉴了三省制的经验C.明代皇权达到封建社会顶峰D.官僚政治的合法性来自皇权

5.

下表所示为1872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京师同文馆拟订的八年课程计划。1876年,该计划与拟定的 五年制 教学计划一同被呈送至总理衙门,获批后于1879年正式实施。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  )

第一年

识字写字、浅解词句、讲解浅书

第二年

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第三年

讲各国地图、讲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第四年

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第五年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第六年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第七年

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第八年

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A.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B.对近代翻译人才的渴求C.集中力量振兴洋务的决心D.局限于学习西方器物文明

6.

辛亥革命前后,女子军事团、中华女子侦探团养成所、女子后援会北伐军救济队、女子协赞会等女子社团纷纷成立。这些社团多以支援革命及彰显妇女的 国民 义务为宗旨,但多数社团存在的时间极短。这些女子社团发展受阻主要缘于(  )

A.尊孔复古的逆流B.女性的经济依附地位C.社会性质的制约D.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7.

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规定:各级参议会有包括选举边区政府主席、政府委员、高等法院院长,监督及弹劾边区各级政务人员,批准边区有关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各项计划等职权;参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该条例的颁布主要是为了(  )

A.推翻国民党独裁专制统治B.巩固陕甘宁苏维埃政权C.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D.适应民族解放战争需要

8.

1981年9月,卫生部发文对退休医生开业行医的争议作出解释:退休金是退休医生过去长期从事医务劳动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应得补偿报酬,而开业行医收入是他们重新付出劳动所得的报酬,应该允许(他们)开业行医,继续为人民服务。该文件的刊发(  )

A.打破了公立医院的垄断局面B.迎合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体现了尊重劳动的价值导向D.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9.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富裕阶层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地产扩展到手工作坊、银钱兑换业务,有的甚至通过为外邦统治者服务赚取报酬;与此同时,雅典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津贴较之伯利克里时期有所增加,从义务参加变成了城邦与个人的 等价交换 。由此可知,当时的雅典(  )

A.城邦体制面临危机B.民主政治基础衰减C.公民参政热情高昂D.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10.

1688年后,辉格党把 光荣革命 与威廉夫妇继位放到宪政与专制政体之间长期斗争的历史长河中,视其为英国宪政传统发展的必然阶段,视威廉夫妇为英国宪政的保护神。辉格党如此塑造威廉的公众形象主要是为了(  )

A.揭露历史真相B.延续宪政传统C.增强君主权威D.维护政局稳定

11.

梁实秋与闻一多在美国求学期间,曾读过英国诗人丁尼生的一首诗: 泪,无用的泪,我不知它们何意,深埋在某些神圣的绝望里,从心中涌起,在眼睛汇集,望着欢乐的秋之田野,回忆一去不返的往昔。 下列艺术作品与该诗风格相同的是(  )

12.

1965年9月,苏共中央决议规定企业在不影响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和合同义务的条件下,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任务;企业有权确定和改变整个生产的工艺规程,有权根据劳动法招收和解雇职工。据此可知,此时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B.工业企业活力有所增强C.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加强D.社会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在许多重要的政治场合和重要的官方文件中,特别注意避免对边疆少数民族使用带有刺激性的 夷狄 字样和称谓。乾隆时,还为此处分过一些大臣。清朝利用政权的力量,对传统的 华夷论 进行大规模的批判。当时,西方早期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近代领土、边界、主权观念。特别是乾隆皇帝本人,除通晓汉文和满文之外,还特别注意学习蒙语、藏语、维吾尔语。乾隆帝还下令,将这五种民族文字题刻在皇家许多重要建筑上。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改造热河避暑山庄正门——丽正门时,用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题写了门额,以显示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即 以昭我国家一统同文之盛

——摘编自张羽新《清代前期各民族统一观念的历史特征》

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以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孙中山重新解释了民族主义,即 五族共和 。这一时期(1912~1928年)的中华民国国旗也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横长方条,表示 五族共和 之意。

——摘编自杨梅《中华民族概念在民国教科书如何演变》

材料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各民族深受封建势力、国民党反动军阀、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的事实,中国共产党将民族政策主旨定位为 领导各民族投身了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 ,积极宣传 民族平等 ,揭示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以唤起少数民族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意识,团结起来共同对敌。

——摘编自郑大发《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百年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前中期民族观念的历史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念的内涵及其形成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自清代前期至近代中国民族观念的历史价值。(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阶段划分。

阶段

时间范围

相关史实

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

15001916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的兴起与繁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火车、汽船相继发明问世;汽车、电报、电话、飞机等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1869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并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并被美国控制

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

19171991

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二战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世界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也进行着一定程度的合作,两个平行市场内部合作加深,各种形式的一体化得到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的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体系化和制度化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阶段

1992年至今

世界局势得到缓和,各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各种新技术、新制度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进一步深化;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美国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单边主义

——整理自陈江生《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中国机遇》

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从另一个角度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进行分期,并分阶段加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学界均认为金人争正统的意识十分强烈。《金史》载,海陵王完颜亮曾说, 自古帝王混一天下,然后可为正统 ,实际上等于说,没有兼并南宋,就不能称为正统。金世宗声称 我国家绌辽、宋主,据天下之正 ,大定八年(1168年),他还在册命皇太子的《册命仪》中说: 绍中国之建储,稽礼经而立嫡。 金章宗组织了关于 德运 问题的大讨论,有人主张金朝直接继承唐朝的正统,但并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金末,刘祁曾说显宗完颜允恭 高明绝人,读书喜文,欲变夷狄风俗,行中国礼乐如魏孝文

——摘编自赵永春《试论金人的中国观》

材料二
金朝统治者从黑龙江南下,力图取代宋朝建立大一统金王朝,他们徙都北京,修建了金中都。金中都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它已经具备了中华民族统一王朝都城的基本要素,正如范成大所指出的,金朝 国之制度,强慕华风,往往不遗余力

——摘编自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与国家认同——关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认同的考古学解读》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金朝 争正统 的具体做法。(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相比,金朝 强慕华风 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其原因。(10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
国际友好城市运动是二战后在西欧,尤其是以法国为核心的区域发展起来的地区间的交流形式。该运动迅速传播到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扩散到社会主义阵营和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这是一种主要由地方市镇层面发起的、来自民间社会的 平行外交 形式,其交流模式主要包括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双方代表团互访、技术和物资援助、灾时互助、学生交流等。大部分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关系属于较为发达的一方向欠发达的一方提供单向援助。虽然形式上都是市镇双方(或市镇设立的相应机构)通过协议的形式自发形成的友好关系,体现的是当时市镇公民层面上对国际政治和外交的态度,但这种民间的行动难免会受到国家的干涉,进而体现出国家的政策指向和外交策略。从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友好城市的交往形式为冷战的环境提供了一种趋暖的可能性。

——摘编自卢睿《战后国际友好城市的发端与发展(1945—1969):基于法国视角的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国际友好城市运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国际友好城市运动的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
1941年1月11日,周恩来得知皖南新四军在北移途中遭受国民党军队袭击。17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发布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周恩来向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提出抗议,并打电话给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长何应钦,怒斥 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还连夜为《新华日报》写了 为江南死国者致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的题词。此外,周恩来还巧妙地拜会美、英、苏大使和特使,说明皖南事变的真相,设法通过斯诺、斯特朗等人将皖南事变的真相通过美国媒体告知世界。在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海外华人和社团的抗议声中,在国际压力之下,蒋介石不得不于1941年3月6日在国民参政会上表示: 今后将绝无剿共的军事行为发生。 随后,蒋介石两次约见周恩来,表示希望缓和两党关系。

——摘编自李传玺《周恩来与皖南事变真相对外披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针对皖南事变斗争策略。(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恩来针对皖南事变斗争策略的意义。(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