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2 浏览数:247

一、选择题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下列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


半坡·鱼纹彩陶盆


仰韶·人头型彩陶瓶


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

图1

A.开始农业种植B.从事渔业生产C.初具审美意识D.出现阶级分化

2.

王国维提出的历史研究二重证据法,就是将 纸上之材料 地下之新材料 相互结合,彼此印证。以下可作为研究夏朝历史 地下之新材料 的是(  )

A.二里头遗址B.殷墟C.《战国策》D.《史记·夏本纪》

3.

图2所示文物的出现,反映出这一时期(  )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


战国牛尊

图2

A.冶铁技术的成熟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耕地面积的扩大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4.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老子B.孔子C.庄子D.韩非子

5.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 千古一帝 是(  )

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汉武帝

6.

北京冬奥会设计理念突出中国元素(如图3),火种灯以 中华第一灯 西汉长信官灯为灵感,火种台的造型设计也借用传统青铜礼器何尊。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  )



图3

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

7.

下列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合适的是 (  )
●三国鼎立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8.

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杜甫的诗句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敢辞茅苇漏,喜黍豆高 可以佐证当时(  )

A.市井生活风貌B.商业贸易水平C.农业发展状况D.对外交流景象

9.

梁启超认为: 自此法(科举考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 这表明科举制(  )

A.扩大了官吏来源B.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C.提高了官员素质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10.

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李明同学写出几个关键词:开封、庙会、夜市、瓦子。据此可知,他学习的是(  )

A.隋朝城市的规划布局B.唐朝建筑的艺术风格C.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D.元朝乡村习俗的特点

11.

下列对图5的解读,正确的是(  )


图5 元朝海上交通路线图

A.海外贸易路线直达欧洲B.泉州港是对外贸易的大商港C.开辟了到达美洲的航线D.政府派遣船队出使西洋诸国

12.

元代开始至明初,青花瓷已成为输出到阿拉伯——伊斯兰地区的主打物品。早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主流装饰风格就是为适应这一市场而设计的,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青花瓷器制造的 黄金时代 。这反映(  )

A.中外交流促进中国瓷器制造业繁荣B.欧洲市场接受中国青花瓷大量出口C.中国瓷器制造业具有先进性的特点D.景德镇瓷器树立世界市场霸主地位

13.

表1所示重大举措,表明了清朝(  )

表1

时间

事件

1684

设置台湾府

1685年、1686

两次雅克萨之战

1727

设置驻藏大臣

1762

设立伊犁将军

A.实行闭关锁国B.发展边境贸易C.推行海禁政策D.加强边疆管辖

14.

图6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
202304062310172677

图6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1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B.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C.鼓励了人民参政议政D.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

16.

为血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材料叙述的是(  )

A.黄花岗起义B.五四运动C.南昌起义D.一二·九运动

17.

图7为小历同学绘制的年代尺,下列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图7

A.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开创C.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

18.

对联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时代气息。以下最适合作为图8对联( 包干到户生产忙,再看稻菽千重浪 )横批的是(  )


图8

A.当家做主B.合作社好C.多快好省D.联产承包

19.

截至2022年5月,我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约22亿剂新冠疫苗,同19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这表明中国(  )

A.已经成为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C.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著

20.

图9是中国邮政于2022年9月7日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该邮票是为了纪念(  )
202304062310172677

图9

A.杂交水稻之父B.铁人 C.解放军好战士D.党的好干部

21.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B.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征服波斯帝国
C.中世纪的大学开设神学、法学、医学等课程D.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2.

这一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做立于当时相对照暗的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营养。 帝国 是(  )

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查理曼帝国D.阿拉伯帝国

23.

欧洲中世纪的给画作品中鲜有作者的姓名。到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等艺术家纷纷将自己的签名或形象给人作品中(如图10)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
202304062310172677

拉斐尔《圣母的婚礼》作者在作品里的签名

图10

A.肯定自我价值B.认同宗教权威C.批判教会腐败D.逃避现实生活

24.

欧洲人带回了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如珍珠鸡、玉米、土豆等,也将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原料带到美洲等地生产,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的殖民扩张C.三角贸易 D.英国的殖民掠夺

25.

18世纪以前,英国教育主要是由教会组织和控制。然而到19世纪中期,英国开始通过颁布法律并增加财政拨款,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B.西方民主制度广泛实行C.工人阶级斗争的促进D.工业化时代的社会需求

26.

它粉碎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势力,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能够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全面地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是(  )

A.法国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美国南北战争D.俄国十月革命

27.

1921年春,西西伯利亚爆发了严重的农民起义。农民的反抗达到高潮时,共有2000起暴乱事件,导致余粮征集制被迫在13个州完全停止。 材料叙述的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  )

A.背景B.实质C.过程D.影响

28.

2022年3月,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发表声明称:不会因俄乌冲突而禁止俄罗斯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它是一条永久中立的国际航运水道。该声明体现(  )

A.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B.二战后殖民体系彻底崩溃C.地区冲突威胁人类和平D.巴拿马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二、材料题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在中国文化谱系中,故宫文化属于大传统。它既是对久远的中国封建社会皇家文化的传承,又有其新特点。它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成为中央集权的象征,反映了中国皇权衰落的历史。故宫文化,折射的是明清两朝国运兴衰、帝王品位以及典章制度的变迁。

——摘编自郑欣淼《多维视城中的故宫学》

202304062310172677

图11皇建有极

现存放于故宫保和殿中,乾隆御笔。皇建有极,意即由天子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强调皇权之意。
(1)根据材料,写出明清时期北京城的核心建筑群名称。(2分)
(2)小历认为,故宫文化体现的是中国古代落后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皇权,它对当今的价值有限。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自七七事变至武汉会战,日本直接军费达92.33亿日元,占到国家总收入的国家73.8%,钢铁、原料、燃料等战略物资严重不足。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进一步损害和威胁着西方大国的在华利益,加深了同英、英等国的矛盾。日军虽取得了武汉会战的胜利,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此次会战后,日军已无力发动新的战略攻势,被迫转换到长期战争。

——摘编自胡德坤《日本战争经济没有经受住武汉会战考验注定其失败命运》

材料二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放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周恩来总理在1950年国庆庆祝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

各族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整个战争期间,共有二百多万人先后赴朝鲜前线。全国铁路系统报名志愿赴朝员工达到总数的75%;志愿赴朝医疗队达五十余个。1951年6月—1952年5月,全国各省市人民银行汇解抗美援朝总会的武器捐款共为55650亿元人民币,以每架飞机15亿元计算,共折合3710架飞机。

——摘编自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本对华作战策略发生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对美国入侵朝鲜的态度,并概述中国人民支持抗美援朝的表现。(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战争胜利的因素。(2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图13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梅隆拉响汽笛,
胡佛敲响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往地狱里冲!
注:梅隆——时任美国财政部部长

——1929年纽约流行的一首儿歌

材料二

《农业调整法》与《全国工业复兴法》内容概括

●缩减种植面积  ●限制生产规模 
●严控农业产出  ●规定价格水平 
●销毁过剩产品  ●调节市场分配 
●补助受损农民  ●维护劳工权益 
工人阶级在工厂中的话语权通过法律得以保障,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时数和最低工资
额,其他国家在效仿美国的过程中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工人阶级的民主权利范围……由国家承担国民社会保障经费、建设公共福利设施等举措,后被多个国家采用,并相继建立了一批高福利型的国家。

——摘编自兰岚《马克思主义与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1929—1933年美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美国往地狱里冲 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2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分)
材料 表2近现代中国历史大事记(部分)

表2

时间

事件

1895

大生纱厂创建

一战期间

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1925

大生纱厂无力维持,被江浙财团接办,后落入官僚资本手中

九一八事变后

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

解放战争期间

内战使荣氏企业陷入生存危机

1956

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

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1986

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

2022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

——据部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等编制

(1)根据材料,简述大生纱厂创建者的姓名。(2分)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10分,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