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三模拟信息卷(五)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541

一、单选题

1.

《汉书·艺文志》言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 。然而先秦诸子虽 各引一端 ,但其思想旨趣却有相通之处。以下论述体现了(  )

  著作

                        相关论述

《孟子》

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吕氏春秋》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不得休息。

A.尊崇天子的意义B.诸子思想的统一C.社会转型的诉求D.中央集权的确立

2.

在预防 新冠肺炎 的过程中,多地发布了 中医药防治方案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早在东汉时, 医圣 张仲景就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路、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的诊疗方法(  )

A.确立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B.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C.说明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较为严密D.证明中华医学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3.

南宋时期,刻版印书业发展较快。南宋时期有官刻本(监本)和书坊的坊刻本;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刻书作坊,有的作坊的刻工多至百人,还专门接受委托雕印业务;刻书种类多,有礼书、乐书、药方以及可称为日用百科全书的《酬世大全》。宋刻本古籍也成为历代藏书家的珍品。上述材料可说明南宋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书籍印刷已经商业化、产业化C.活字印刷术广泛应用D.宋朝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

费正清论及明成祖迁都时指出: 北京远离中国人口和生产的中心地区,易受游牧民族的侵害,而且严重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的产粮,但它却成为中国好几个政权的首都,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这绝不能是巧合,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首都必须同时也是亚洲腹地非汉族地区的首都。 据此可推知,明成祖迁都(  )

A.成为导致明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B.加剧了南北经济的不平衡C.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D.其政治意义小于经济意义

5.

据研究烧计,从1844年到1856年的3年间,中国茶叶出口量增长85%,六千余万磅;丝的出口量从1844年到1857年的14年间,增长了10倍多,八万四千余包,大大超过鸦片战争前,这表明当时中国(  )

A.民族资本主义壮大B.完全沦为半殖民地C.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已被卷入世界市场

6.

咸丰十年(1860年), 中国留学生之父 容闳曾前往天京(今江苏南京)向洪仁玕提出组织良好军队、设立武备学校及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七条建议,洪仁玕赞成其建议,但因太平天国此时已摇摇欲坠,无法实行。容闳离开太平天国后,又向以扑灭太平天国为事业的湘军主帅曾国藩提出学习西方的建议,曾国藩接受了其建议,并将其一部分主张转化为实践,这说明(  )

A.民族矛盾刺激下内战双方对时代主题有某种共识B.以容闳为代表的晚清知识分子具有两面性、软弱性
C.太平天国与清朝要员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目标一致D.曾国藩将主张转化为实践表明其比太平天国先进

7.

1940年1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制定《统一累进税暂行税则》,即废除一切杂税,任何方面税收都根据课税对象数额多少而按递增税率计征的税收制度,并逐步推广到整个华北根据地。最终结果是地主与富农阶级的负担较过去加重了,地主最高增加29%,富农最高增加32%,社会其他各阶层的负担减轻了,中农一般维持过去状态,贫农降低0.8%,雇农降低2.7%。统一累进税制的实施(  )

A.完善了中共社会主义经济政策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C.减轻了全中国人民的赋税负相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致策 ,伴随对时代主题认识的变化,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从 支持世界革命 变或 为国内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据此可知(  )

A.中国外交政策全面 另起炉灶 B.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完成C.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调整的立足点D.中国注重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9.

乡村振兴 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然而在此之前, 乡村振兴 的步伐实际上从未停止。下图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上塘镇的 春到上塘 纪念馆。改革开放后,通过村民的努力,上塘镇成功摆脱了过去穷困的状态。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春到上塘》,专门赞誉上塘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上塘经济得到显著发展是由于(  )

A.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B.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C.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D.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

10.

中世纪早期,欧洲庄园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庄园主的奢侈享受,并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然而到了10~11世纪,众多城市开始兴起,生活在城市中的消费群体日益庞大,庄园生产逐渐转型,开始专注生产城市消费所需要的东西。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城市已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B.庄园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C.庄园主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D.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特性消失

11.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1815年的250年间,往来于西班牙殖民地的马尼拉(菲律宾)与阿卡普尔科(墨西哥)之间的航运贸易。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丝绸为最。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帆船运往南美以及欧洲市场。与此同时,产自西属拉丁美洲的白银则流入中国。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繁荣(  )

A.表明印度洋贸易地位日益衰落B.加速了拉丁美洲国家生产方式的革新C.为西班牙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D.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12.

《中国孤儿》是1775年伏尔泰所著的剧本。在《中国孤儿》中,伏尔泰借成吉思汗之口表达了对中国帝王的崇敬之情,中国帝王被赋予开明家长的角色:我看到他的文化,教育了整个人类;他的君王的权力建筑在以德临民,为了驯服四邻,制定了优良礼法,治国不需要征诛,治人只凭着风化。伏尔泰意在(  )

A.极力推崇中国文化B.宣扬中国君主专制C.打击法国割据势力D.讽刺法国专制王权

13.

阿卜杜·卡德尔是阿尔及利亚公认的反法运动领袖。然而在殖民主义历史叙事中,阿卜杜·卡德尔的形象塑造却截然不同,有人将他塑造为 几乎完全接受的是欧式教育 的欧洲化的贵族形象;也有人认为 他是一个无知的人,他熟悉《古兰经》,但从未学习过文学、哲学或科学 后来更是将其修订为利用宗教热情从事抗法斗争的 穆斯林的克伦威尔 。而阿尔及利亚土著居民则视其为民族传承的英雄。这些观点表明(  )

A.殖民主义历史叙事服务于殖民统治的认知重建B.历史叙事都是经历公共记忆到个体回忆的转变
C.殖民者与阿尔及利亚土著居民的政治立场不同D.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历史叙事必定截然相反

14.

一战结束后,丘吉尔极其敌视苏联,认为英国应该扼杀布尔什维克主义,共产党人都是残暴野蛮的人。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声明: 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二战结束后,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演讲中又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的存在威胁了整个欧洲,这表明他(  )

A.一贯仇视社会主义和苏联B.以维护英国利益为出发点C.是一位善于投机的政治家D.用意识形态标准区分敌我

15.

20世纪5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组织了一批美国体育界名人访问亚非拉国家,希望通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士与当地民众直接接触,从而改善亚非拉国家民众心中的美国形象。该做法旨在(  )

A.与苏联争夺欧洲以外地区B.扩大美国文化影响C.与他国进行非政治性交流D.推动体育文化外交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出现了秦、汉、唐、明、清等强大的封建王朝,历经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统治,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高度集权的中央行政制度日臻成熟和完备。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

——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

材料二
大体来看,由汉至清,州郡县三级体制自东汉末至隋文帝时,前后经历400年;而以道(路)州县准三级制由唐贞观元年(627年)持续至宋末,历时约650年;自元以后,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再存在准行政单位,省府(州)县三级体制持续至清末达600多年。帝制时期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层级是在准三级体制与三级体制之间寻求最恰当的安排,而最终定格于三级体制上。

——刘君德、勒润成、周克瑜《中国政区地理》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相关知识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释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五四前后,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社会变迁十分剧烈也非常复杂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面对中国社会历史实践的复杂时局及中国的历史前途,各种政治派别和社会群体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阐述各自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考。
五四 前后传入中国的种种学理一度汇成涌流之潮,实用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不一而足,这些 主义"承载着不同的信仰并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文章与救国方略,从而为中国的道路选择问题提供了比较与甄别的机会。在不断的争论、选择与试错中,资产阶极端民主主义、改良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都败下阵来,马克思主义逐渐占领社会思潮的主阵地。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传播开来。特别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已变得相当普遍通和深入,成为了知识界的 主干思潮 。造成这种 矛盾 奇怪"现象的原因,除国际背景与国内形势的相互作用外,主要是由于国共两党在政治合作的同时,曾发生意识形态上的密切关联,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关系演度的角度进行考察,会对民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产生许多新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胡秋原《一百三十年来中国思想史纲》

提取材料信息,对 马克思主义成为知识界的 主干思潮 ”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8.

文物会 说话 ,文物是历史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一《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刻草案图表》——1953年,我国开给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一年,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针。
文物二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的全国粮票——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物资逐渐丰富起来,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后,全国各地先后放开粮食及其他产品价格,实行购销同价。1993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年的 票证经济 就此落幕。
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文体,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力争达到宣传效果。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件文物为其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三、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岗位多集中于纺织业和采掘业,虽然当时己开始实行工厂制,但实际上工厂多而小,与之前的规模差异不是特别明显。如在1851年英国全国87000名雇主中,雇佣10人以下者达76000人,占总数的87%,雇佣50人以上者仅2000人,占总数的23%,小而散带来的用工不稳定问题,也是当时出现失业的一个重要图素,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化,新技术下的重化工业需要大资金大规模才能满足,大企业相较于之前能为工人提供更多相对稳定且多样化的岗位,这也使得专业化分工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简单化向着复杂化演进

——摘编自李智明《新工业革命时代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桃战与思等》

材料二
工业革命被称为 创新率的加速器 ,它改变了历史的方向,引导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崭新的工业文明时代。这个大转变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大生产力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大转变,是一个完整的过渡时代,必须与历史上迄今发生过的种种变革区别开来。迄今为止,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过渡出现了三次大推进的浪朝: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就业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现代化发展模式 任选一项或多项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