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620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期, 献捷 是奉周王之命对夷狄进行的讨伐之事,在获胜归来后向周天子献俘的仪式。 献捷 在春秋时期依然盛行,据《左传·成公二年》记载, 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见……”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

A.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提升B.政治制度中出现了新的变化C.礼乐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D.周王丧失了对诸侯的影响力

2.

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六年(前216年),关中 米石千六百 。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C.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3.

西晋大臣傅咸上疏指出: 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 。东晋的范宁则上疏称: 今并兼之士亦多不赡,非力不足以厚身,非禄不足以富家,是得之有由,而用之无节 。据此可知,晋时(  )

A.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B.社会奢靡之风盛行C.民本思想开始成为主流D.流民问题渐趋严重

4.

下表是学者对唐宋时期家训内容的统计,据此可知,唐至南宋(  )

A.文化心态趋于开拓外向B.理学主导地位确立C.儒学义理观念得到强化D.社会矛盾渐趋缓和

5.

如图所示,明初朱元璋分封诸王时,宗藩分布于全国各处战略要地。明中后期,藩王则主要就封于物产丰富的河南与湖广地区。据统计,有明一代就藩的50位亲王中,12位在河南,19位在湖广。这反映了明代(  )

明代初年藩王分封示意图

A.分封宗藩的目的有所调整B.统治中心的变化C.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D.君主专制的强化

6.

清中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繁荣,《双林镇志》曾记载: 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田功半荒,而衣帛食鲜,茶馆食肆中醉酒呼号者亦复不少矣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B.小农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C.江南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农村生产商品化趋势加强

7.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西方国家的本土距离中国甚为遥远,其侵略中国必以南洋为基地,中国应当扶植南洋华人垦殖事业,经营之以为藩镇。魏源的主张(  )

A.蕴含着朴素的海权思想B.推动了清廷对外政策的调整C.加速了洋务运动的开展D.摆脱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

8.

清末新政时期,各省逐步建立了巡警体制,凭督抚的保奏来选用巡警道警官。当时有人曾指出, 各省垣巡官往往充以知县;府厅、州、县巡官,非任以佐杂,即充以成友。 这可以反映当时(  )

A.各省的社会治安有所改善B.近代治安化的成效明显C.清政府集权体制面临危机D.近代化历程的曲折艰辛

9.

五四运动后,湖南军阀谭延闿打出了 湖南自治 的旗号,企图用湘籍官僚政客包办湖南政治,湖南各界纷纷请愿,响应这一口号。但1920年11月,湘军总司令赵恒惕取谭延闿而代之,湖南自治运动逐渐流产,湖南各界大失所望。 湖南自治 的流产,客观上(  )

A.巩固了中华民国的国家统一B.加速了革命新形势的到来C.阻碍了新型政治团体的创建D.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

从1942年6月到1945年,天津政府共实施22次食物配给,下表反映了其中几次食物配给的情况。

配给时间

配给数量

配给价格每斤

配给标准

5次配给(19431

面粉20万袋,杂粮10万包,大米2万包,小米2万包,文化米8000

面粉一等粉074元,二等粉0.6元,三等粉053元,大米1.1元,小米0.7元,文化米071

每户面粉25斤,杂粮50

13次配给(19439月、10

面粉20万袋,杂粮花生饼粉179万斤,荞麦粉2500袋,莜麦粉2000

面粉175元,花生饼粉0.84元,荞麦粉122元,莜麦粉132

每人面粉4.5斤,杂粮1

20次配给(194410

面粉135535袋,小米28888袋,玉米23826

面粉3.5元,小米293元,玉米粉273

每人面粉34两,小米211两,玉米粉半斤,共67

22次配给(19451月及春节

玉米28087袋,谷子9781袋,黑豆13513袋,高粱14845袋,玉米粉18157

玉米235元,谷子1.98元,黑豆2元,高粱275元,玉米粉2793

每人玉米11两,谷子14两,黑豆19两,高粱32两,玉米粉7两,共杂粮77

表格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日本的战场局势渐趋恶化B.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C.解放区的经济秩序遭破坏D.美国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11.

1958年初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调剂和补充职工问题的意见》规定:各地区各单位的招工计划要先经过地方党委审查,而后报中央考虑决定。同年6月,中共中央同意了劳动部的报告,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管理,招工计划不必经中央批准。这一转变,源于(  )

A.中央对经济管理权的下放B.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C.经济建设上存在冒进倾向D.一五 计划的实施

12.

在荷马时代希腊人已经有了一百多个祭祀神灵的庆典或节日。每当迎来相关重大活动时,居民们纷纷前往城邦广场进行集体祭祀和参与典礼。这反映了当时希腊(  )

A.虔诚的基督教信仰B.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C.直接性的政治活动D.民众的公共参与意识

13.

1748年《论法的精神》出版,其中关于三权分立的分析并没有受到公众的重视,反倒是 论法律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 这一节在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这主要是由于(  )

A.研究角度的创新B.政治安全的需要C.自然科学的影响D.唯物史观的传播

14.

19世纪70年代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逐步建立起行业垄断,此后成品油价格从每加仑88美分下降到了每加仑5美分。1911年标准石油公司因垄断被联邦政府拆分,不久后成品油价格逐步上升,至1918年才在高位稳定下来。这一现象(  )

A.体现了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B.反映了市场竞争的经济规律C.暴露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弊端D.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权的本质

15.

斯大林曾经痛斥在他讲话过程中长时间的鼓掌,他认为这会让人们把鼓掌看的比听他的讲话更为重要,所以鼓掌对领导也许是好意,但这样的掌声会伤害国家的事业。斯大林的认识(  )

A.破坏了苏联共产党的团结B.巩固了其党内的领导地位C.遏制了个人崇拜风气蔓延D.发现了国家发展中的危机

16.

1986年美国 挑战者号 航天飞机升空前,数据分析存在三分之一的失败概率。美国航天局层层上报数据,但为了向250万美加中小学生讲授人类历史的首次太空课,总统接到报告时失败风险已变成了万分之一。最终 挑战者号 升空后发生事故,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挑战者号 的悲剧源于(  )

A.政府片面追求政绩B.民众对于航天事业的期待C.美国受到苏联施压D.经济困境使国家无力试错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在两汉统治的四百余年间,蹴鞠等运动项目得到了广泛的流行与传播。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名为《蹴鞠》的新书,共计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蹴鞠专业书籍,也是世界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当时的蹴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多流行于军队;另一种是以娱乐、表演为主的非对抗性的蹴鞠,主要流行于民间和宫廷。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中多次见到蹴鞠的图像,如河南省南阳出土的《击鼓蹴鞠图》,从其形象来看两人是边击鼓边蹴鞠。值得注意的是,汉画像石的蹴鞠图中,蹴鞠者的形象有男有女。东汉时期的李尤在《鞠城铭》中讲述了汉代蹴鞠的场地、球具、队长、裁判、比赛规则、比赛道德等问题,是今天研究汉代蹴鞠运动的重要资料。

——摘编自杨绍华《汉唐时期河洛体育文化研究》

材料二
明代的蹴鞠已经不再是朝廷宴会的表演节目,只不过是王宫贵族的一种消遣娱乐,此时蹴鞠艺人在城市里已无演出的地方,只能靠走江湖卖艺糊口。更为凄惨的是有些艺人已不是以表演技艺博得观众的赞赏,获得糊口之资,而是混在妓院里靠帮闲混碗饭吃,蹴鞠的娱乐层次下降,社会价值低下。 寒食蹴鞠 是一种民俗活动,是不限男女老少的自娱自乐活动,在明以前的节日民俗娱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明代, 寒食蹴鞠 的民俗同样走向衰落。进入清代以后,蹴鞠这一历史悠久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活动,逐渐为踢毽子等运动所取代。

——摘编自李艳国《明清蹴鞠运动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蹴鞠运动发展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蹴鞠文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7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俄国巴库地区的石油被大规模开采,大量的外国资金(主要是英国与法国的)涌入巴库。1880年巴库的石油开采量为250万普特,到1900年上升为6000万普特,约占俄国石油总开采量的95. 1%,在20年内石油开采量增加了20倍。1908年巴库的工人数量占全俄工人总数的3%,巴库的 诺贝尔——马祖特石油卡特尔 的煤油产量占全俄煤油产量的97%。巴库也由一个僻远的边疆小镇变成为现代工业大都市,位列俄国七大工业中心城市。19世纪90年代,全世界的石油总产量为10亿普特,俄国为4.78亿普特,占总产量的48%,成为世界第二产油大国。20世纪初,俄国的石油开采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

20世纪初俄国不同地区的石油消费需求量(单位:普特)

波罗的海地区

莫斯科一中部工业区

伏尔加河中游地区

中部黑土区

1904

1991

8393

1353

757

1908

468

5960

1100

500

1912

707

6866

1552

689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建华《俄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巴库地区近代石油工业兴盛的客观条件及发展特征。(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相关信息,围绕 石油消费需求与社会生产 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变革成功有重要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
首先,精英阶层的政治文化影响大众,那么政治变革会很容易发生。如果精英阶层倡导的政治文化能影响到大众,那么精英和大众的政治文化就具有一致性。政治制度的变革拥有了广泛的政治文化认同,就会较为顺畅。反之,变革很难成功。
其次,外来政治文化同传统文化的整合,会推动政治变革的成功。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往往呈现出多元并存状态。……如果传统和外来的政治文化能实现成功整合,政治制度变革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反之,整合失败,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很难成功。
再次,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政治文化,容易推动政治变革的发生。如果政治文化是在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那么政治文化的深层次转变就较为容易发生,政治制度变革成果也随之巩固下来。反之,政治文化的深层次演变很难实现,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因而很难成功。

——摘编自张迪《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相配套的国家配置资源和调节价格的措施,导致价格体系不合理现象严重,物价水平波动较大。1978年以后,在维持价格总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国家首先是通过此升彼降的方式缩小价格 剪刀差 。从1978年到1984年,国家一方面逐步地提升农产品价格,另一方面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使得两者之间的比价趋于合理;在工业领域,一方面提高工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另一方面降低加工工业品价格,缩小工业内部比价不合理程度。随着改革实践的进行,国家更侧重于通过转变价格形成机制来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在对传统计划体制内产品进行调整的同时,对国家难以有效调控的工业小商品、三类农副产品等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调节。此后,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范围也随之扩大。

——摘编自刘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到1984年我国价格改革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到1984年我国价格改革的意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