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717

一、单选题

1.

商代受中原以外文明的影响,在农业作物中,出现了南方的稻与西方的麦;在建筑方法上,把南方的木结构与中原的夯土技术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流。这体现了(  )

A.集权促进文明交流B.早期国家已经形成C.商代文明影响广泛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

《晋书》记载,晋明帝曾下诏 吴时将相名贤之胄,有能纂修家训,又忠孝仁义,静己守真,不闻于时者,州郡中正亟以名闻,勿有所遗 。材料反映当时选官(  )

A.以门第为主要标准B.较重视家训和品德C.决定权在皇帝手中D.具有公平公正特点

3.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山水画展现的题材、主题、思想感情与六朝以至唐代的人物画有较大不同。如下图: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描绘了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人赏花游园,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描绘了运载货物的商旅行进在山径中。这反映了宋代(  )

A.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B.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C.世俗文化的发展趋势D.开放包容的时代气息

4.

中国手工业者自唐宋以来就有行帮,它不是维护劳动者利益的组织,而是封建国家强加于手工业者的一种编制。到了明清时期,行帮已成为手工业者长期习惯了的组织,因而具有更大的约束力。按照行帮的规定,原料分配、产品规格、学徒帮工的人数、销售的市场和产品的价格都要受到限制。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

A.新的生产方式发展存在阻力B.缺少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C.手工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完善D.封建国家垄断手工业市场

5.

对下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1849年—1911年晚清税收变化表

(单位:万两,比重:%)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0

0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A.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B.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C.晚清时期农业衰退较严重D.列强加剧了资本输出

6.

以下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史论

A1931927日,在北平的奉天会馆召开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其宗旨是:抵抗日人侵略,共谋收复失地,保护国家主权。

抗日救亡已成为全民共识。

B1934年日本陆军、海军与外务三省官员达成《关于对华政策》纪要,表示使中国成为以日本为中心,日满华三国友好合作,确保东亚和平的帝国方针的追随者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1932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在华中使用日本银行券和法币作为军事通货;193710月,日本在华中占领区发行军票。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以战养战

D1943年,美英中三国公布《开罗宣言》提到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战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升。

7.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常驻参议员和政府委员时,候选人中中共党员超过了三分之一,著名共产党人谢觉哉、王维舟等18人立即要求退出竞选。结果中共党员仍然多一名,徐特立立即声明退出,让给了党外人士。这一做法(  )

A.增强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力B.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D.加强了中共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8.

1953年以来,在武汉市委 基建第一 紧密团结起来,为把武汉建设成为新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而奋斗 的口号引领下,新建工业企业32个,其中投产企业29个。国家重点工程青山热电厂、国棉一厂等相继建成,武汉钢铁厂等国家骨干工程开始建设。这些成就(  )

A.推动了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B.是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缩影C.说明武汉工业水平领先于全国D.得益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9.

古代雅典除了有著名的帕特农神庙,还有分布着其他诸多神庙(如下图所示),公共活动区如广场、剧场也居于城市核心位置。私人住宅围绕着卫城、公共建筑物和广场而建,杂乱简陋。可见雅典的城市布局(  )

雅典平面图(公元前430年)

A.缺乏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C.与其民主的政治环境相关D.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宗教氛围

10.

19世纪初阿根廷大量出口谷物、肉类和毛皮等,1853—1873年间阿根廷出口总额增长七倍,牛羊饲养业主对修筑铁路,建立肉类包装厂持反对意见。与此同时,外国资本大量流入。这表明当时阿根廷(  )

A.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依附性B.实现了国家工商业的迅速发展C.未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D.积极探索发展外向型经济模式

11.

1918年德国成立魏玛共和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年满20岁的公民按比例代表制的原则选举产生,政党所赢得的席位严格按照其获得选票的数量分配。当时有大小政党一百多个,能经常进入国会的就有二十多个,形成一个多党并立、互不妥协的政治制度,单一政党难以赢得多数而组阁。据此可知(  )

A.国会处于国家的权力中心B.内阁党派林立缺乏稳定性C.政治制度不适应当时国情D.践行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12.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作品《答案在风中飘》中写道: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 ,作品创作于1962年。当时美国青年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歌曲和文学作品表达抗议与愤怒,他们不愿重蹈父辈的覆辙,开始关注人间疾苦,主张用和平解决争端。这类作品(  )

A.再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原貌B.以非传统手法表达精神反叛C.内容夸张充满丰富的想象力D.结构严整反映社会重大事件

二、材料阅读

13.

现代化的本质是一种文明新形态的生成,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为推动力,以效率化、世俗化、民主化、公平化为价值取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根植于中华文化,中国具有爱好和平、促进发展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中国近代遭遇西方工业化列强侵略,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中国秉持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同理心态,不走帝国主义压迫他国的老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原则,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稳定的政权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被写入党的十三大报告,让世界逐渐了解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威胁而是机遇。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党中央意识到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丁志刚、熊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基于中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材料二
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是一条血淋淋的殖民、掠夺、强权之路,是强取豪夺、霸权横行之路,是集聚私有财产之路。从 西方自由主义鼻祖 洛克开始,资本阶级对财富的占有就上升为最基本的权利,其社会制度成为维护私有财产的工具,是仅仅服务于少数资本家自由、民主的现代化。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物质至上、资本至上的现代化之途,造就了不可消除的贫富差距,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就是制造贫富矛盾并从中牟利的手段,是只为资本获得更多利益的现代化,在追逐利益的现代化进程中不惜发动战争、地区冲突,是一条弱肉强食的、少数人获得巨大利益的、少数人致富的现代化之路。

——摘编自景君学、李靖童《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维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西方现代化的异同。(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指政府为民众提供安定、繁荣的生活环境的能力。它受到国家历史、文化、殖民遗产与法律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
(一)国家历史
治理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官僚队伍的质量,无论是维持社会秩序,提供基本公共品,还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都需要高素质的官僚体系。国家历史是决定官僚能力的重要因素。长期生活在统一国家中,能够培育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丰富的社会资本会有效减少官民间的对立,使得政府人员深深地 嵌入 社会之中,从而提高官僚组织的效率。
(二)文化
文化是社会中观念、信仰和价值观的总和,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模式,也决定着某个社会采用的治理模式。
(三)殖民遗产与法律传统
发展中国家大多曾是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殖民经历给这些国家留下了影响深远的文化和制度遗产。

——摘编自曾庆捷《围绕治理能力的政治发展:国家间差异的历史起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5分)(15分)
材料
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已进行了八次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1982年、1988年的两次改革,国务院各部委数量减少为41个。在经历1993年调整经济类职能部门的改革之后,1998年撤销煤炭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等几乎所有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改成行业协会。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的组成部门锐减到29个。2003年机构改革的重点是把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健全和加强金融监管体制。2008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协调机制,形成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2013年的机构改革,以职能转变为核心,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在机构调整和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加以改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实行铁路行业的政企分开。2018年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新一轮的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的机构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摘编自左然等《40年来我国机构改革的经验和启示》等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机构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机构改革的影响。(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针对马岛(位于南大西洋,毗邻南美洲和南极洲)的主权问题,英国与阿根廷曾于1982年爆发过战争,英方获胜,但阿根延始终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战争后连续7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均敦促英阿两国谈判解决主权问题,但英国一直拒绝回到谈判桌上。双方新一轮冲突发生于2010年,英国政府单方面允许本国石油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进行石油勘采,阿根廷政府立即宣布封锁马岛海道表示抗议。英国派出战舰 捍卫主权 ,两国关系剑拔弩张。毋庸置疑,历史和国际法有利于阿根廷,世人和国际社会同样倾向于阿方。面对冲突,阿根廷政府多次表示不会使用武力,坚持在国际法和国际框架内收回马岛主权。拉美当前团结一致,拉美区域性组织都坚定地支持阿根廷,敦促英国尽快与阿根廷进行谈判。面对英方的蛮横,从长期看,阿根延要想有所作为,需要积极发展国力。同马岛之间建立密切联系,赢得岛内大量英裔居民的认同,让岛民接受谈判继而改变意愿是英阿打破僵局最关键的一步棋。

——摘编自赵万里《马岛争端现状及其解决前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岛问题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根廷解决马岛问题的有利因素。(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计然,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的谋臣,是当时倡导贸易理论的著名人物。他认为农业年成的好坏跟岁星运行一样有规律,每十二年中,六年是丰年、六年是荒年,其中一年是大饥荒。在经济理论上,计然认为 时断则循,智断则备 (《史记·货殖列传》),即对天时变化的规律能够作出判断,就必须遵循;智慧能够依据客观规律对商情作出判断,就该预作储备。他主张当某些物资货源充足而价格便宜时,预先大量储备,待市场上货源匮乏而价格上涨时抛售。他说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史记·货殖列传》)这种 待乏 的贸易原财,在货源充足时收储,货源匮乏时出售,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有利的。计然根据这一 待乏 贸易原则制定了一整套经商方法,他称之为 积著之理 ,包括:一、储藏的货物须妥为保藏勿使损坏,叫做 务完物 。二、收购和出售商品必须掌握适当时机,不能错过机会。三、商品和资金都必须周转迅速。计然认为它不仅适用于商人,也还适用于当时各国政府。国家设立官市,在粮价贱时收购粮食,售出牲畜及其他货物;在粮价贵时出售粮食,收买田宅、牛马,积聚货物,这样既可以稳定粮价,国家又可以获利十倍。(《越绝书·计倪内经》)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计然的主要思想。(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计然的思想。(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