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合格考真题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42 浏览数:639

一、单选题

1.

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还有众多墓葬。其中少数大型墓里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包括礼乐重器和玉器,许多中型墓中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品,大量小型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①私有制已经产生 ②阶级分化明显
③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④君主专制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这一学派主张 为政以德 ,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该学派是(  )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3.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A.秦统一的背景B.秦统一的过程C.秦统一的方式D.秦统一的意义

4.

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政治

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

经济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思想

尊崇儒术

军事

反击匈奴袭扰

A.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D.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5.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  )
①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   ②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   ④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

唐朝时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

A.政治制度的创新B.经济的迅速发展C.中外文化的交流D.文学艺术的繁荣

7.

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

A.无为而治B.戒奢从简C.崇文抑武D.严刑峻法

8.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
①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②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③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④门第观念日趋淡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在地方管理上,元朝进行了制度创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B.南、北面官制C.猛安谋克制D.行省制

10.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①②

11.

15世纪前期,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 郑和下西洋 。下列对 郑和下西洋 评价正确的是 (  )
①推动了中外交往   ②传播了中华文化   ③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④抵御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

根据下表内容分析,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

思想家

主张

黄宗羲

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王夫之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A.提倡个性自由B.批判君主专制C.倡导 兼爱 非攻 D.主张 工商皆本

13.

下列 笔记卡片 的内容出自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据此可知,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

如果把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一单元主题应是(  )

A.侵略与危机B.抗争与探索C.立宪与共和.D.民主与科学

15.

有学者认为,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 帝国 ,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这个 变化 是指(  )

A.结束君主专制的统治B.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实现中华民族独立

16.

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统计,一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00多万元;而自1914年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达1.17亿元,涉及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

歌曲《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唱道: 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 揭开新篇 理解准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②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③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④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

_____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横线处应填写(  )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9.

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以下时间轴梳理的是抗战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方框空白处应补充的是(  )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20.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中国劳工远赴欧洲前线,为协约国取得胜利做出贡献
②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太平洋战场日军总兵力
③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多万,占其总伤亡人数的70%
④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救援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

照片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照片,对该照片解释正确的是(  )

人民解放军开进南京

A.打退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B.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D.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覆灭

22.

《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一事件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爆发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国民革命兴起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23.

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道: 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 该记者报道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4.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许多成就。下列外交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中国在外交活动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C.中美两国结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D.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成立

25.

观察下图,推断图中所示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应是(  )

A.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土地改革B.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6.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许多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
神威·太湖之光 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④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出现了最初的文明。其中,两河流域孕育的古老文明是(  )

A.古代西亚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

28.

8世纪后,西欧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领取土地者对领主履行忠诚、服从、尊重、劝告、提供军事服务的义务,各级封建主构成了一个世袭的贵族阶层。这反映的是(  )

A.种姓制度B.封君封臣制度C.城市自治制度D.农奴制度

29.

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中,意大利地区人才辈出,其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被称为 文学三杰 。这场 新文化运动 是(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30.

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一文件是(  )

A.《权利法案》B.《王位继承法》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

31.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其具体表现有(  )
①美国独立战争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德意志帝国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

据统计,英国的煤炭产量由1770年的600万吨增加到1850年的4950万吨,这是由于(  )

A.蒸汽机的广泛使用B.石油化工业的发展C.内燃机的普遍使用D.通讯工具不断革新

33.

下图为某历史人物传记目录的节选,该传记名称应为(  )

A.《牛顿传》B.《华盛顿传》C.《拿破仑传》D.《马克思传》

34.

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表明(  )

A.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D.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

35.

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源。通过观察下图,我们可以了解的是(  )

A.帝国主义瓜分非洲B.一战前的国际形势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6.

1921年,列宁提出落后国家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一 新的探索 是(  )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 农业集体化 政策C.实行新经济政策D.实施 五年计划

37.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强调各签字国政府彼此合作,不与敌人单独停战或媾和。各国政府保证以其全部资源、军事或经济力量,反对轴心国三个成员及其参战的追随者。这标志着(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B.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

38.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20世纪重大变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下列历史事件中,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是(  )
①英国光荣革命 ②印度独立
③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④阿尔及利亚独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9.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这两大集团的主导者是(  )

A.英国与法国B.英国与德国C.美国与苏联D.美国与日本

40.

某班同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围绕同一历史主题,正反方展开激烈辩论,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社会信息化的利弊B..经济全球化的表现C.文化多样性的影响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二、材料阅读

41.

(20分)【改革·创新·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所学,说明两则史料在研究西周历史中的价值。(4分)
从制度的角度观察,隋唐大一统的基础是南北朝的制度遗产。各项制度的渊源虽然不同,但隋唐王朝的基本态度是予以继承而非否定。除了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① 科举制之外, ②三省六部制、州县制、府兵制、均田制、③ 租调制等,均得到较好的承袭与实行。贞观之治、元盛世的施政精神是对既有制度予以严格实行,而非轻易推行制度改易。

——摘编自李磊《试析南北朝至隋唐历史阶段的连续性》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从①②③中任选一种制度,简述其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及历史作用。(4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3)结合材料和所学,概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辟革命新道路的。(6分)

1978年、2017年中国国民经济数据一览表

项目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

内生产

总值

进出口总额

占世界经济总量

城镇化率

外汇储备

1978

3679亿元

381

355亿美元

1.8%

17.92%

1.67亿美元

居世界第38

2017

82.7122

万亿元

59660

27.8万亿美元

15.1%

58.52%

3.1399万亿美元

居世界第1

(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编制)

(4)通过数据对比,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此变化的认识。(6分)

42.

【交流·互鉴·共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 等《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4分)
哥伦布交流 指的是16到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 哥伦布交流 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

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

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

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1700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 哥伦布交流 带来的影响。(6分)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6分)
最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已经给所有大陆和海洋的自然系统以及人类带来了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粮食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治理已经成为各国国家治理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表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全球气候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协调合作。2012—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摘编自刘雪莲 等《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4)依据材料,概括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原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