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222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出土铁器分布图。由此可知,当时(  )

A.铁器在全国范围内普及B.南方冶铁规模不及北方C.中原地区经济水平较高D.战争推动铁器交流使用

2.

两汉时期的三老制度,顺应自古以来的村社传统,切合下层民众的乡土意识, 三老 作为民众的代表,领衔上书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往往都能得到当局的重视。可见该制度(  )

A.提高了乡民参政的意识B.扩大了统治的阶级基础C.导致了权力中心的下移D.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控制

3.

宋代纸币 交子 是双面双色印刷,版面图文兼顾美观、整洁、大方的审美需求,以蓝色、黑色印刷图文版面为主,同时配以石朱红印章。从 交子 印钞铜版的印片中可以清晰了解到纸币的发行者,数额,在复杂图案的雕刻之中暗藏有他人不容易仿制的细节。宋代纸币的制作(  )

A.提升了货币的实用价值B.便利了私人的印制发行C.体现了活字印刷的灵便D.充满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4.

明清射柳运动传承于辽金元,但在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上又与之不同,据史料记载,万历朝 今京师端午节尚有戏柳之戏……令词臣进诗词对联,颁赐优渥 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 。这折射出(  )

A.儒家观念融入体育文化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全民健身得到政府推崇D.重文抑武的社会风气

5.

墨学曾在近代迎来一次小的复兴。黄遵宪推断,西方的科技之发展,得益于很好地应用了墨子的学说;梁启超曾大力宣传墨子思想,倡导 墨学救国 ;孙中山也认为古代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他的 兼爱 与耶稣的 博爱 是一样的。这一现象表明(  )

A.西方科技冲击促进了墨家的复兴B.资产阶级认同 中体西用 思想C.国人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救国思路D.墨家学说更加适合当时的国情

6.

北洋政府曾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的命令、条例、章程等文件,保护出国华工和海外侨胞,一战前后,为监督保护出国侨工设立了国务院侨工事务局、办理国籍证书处。1918年经旅俄华侨联合会请愿,设立莫斯科总领事馆保护侨民。这些举措反映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

A.华侨政治地位得到提升B.政策性鼓励华工出国C.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D.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

7.

《晋察冀画报》是抗战时期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刊载了前方战场、后方援助、根据地日.常生活的图景,画报被送到延安、大后方和国外,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有国统区读者看到画报后深受感召,奔赴晋察冀参加八路军。据此可知,该画报(  )

A.推动了边区军民文化知识的普及B.反映了根据地群众的政治要求C.履行了宣传中国抗战的媒介责任D.促成了抗日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8.

下表是对1949年至2004年间《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女性人物事迹的研究统计(单位:%)据此可知(  )

爱岗敬业

勤奋钻研

贤妻良母

自立自强

优雅魅力

领袖气质

其他

19551964

343

108

45

234

81

27

162

19751984

311

33

16

279

229

66

66

19952004

67

59

08

277

479

76

09

A.职业女性人员比例日趋增加B.妇女社会形象变得更加丰富C.时代对女性提出了新的要求D.妇女的社会贡献度不断提高

9.

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记载了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青年在暂时放弃一些权利,服役两年后,才正式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当时雅典(  )

A.履行义务是获取权利的前提B.注重公民身体素质的发展C.民主政治得到了制度的保障D.公民的生存危机意识较强

10.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欧洲大陆诸国与大不列颠岛屿进行任何贸易。拿破仑深信,只要断绝了对外贸易,英国就会陷入经济紊乱,不打自垮。该敕令(  )

A.有利于法国工业革命开展B.动摇了英国海上霸主地位C.背离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D.体现了重商主义思想理念

11.

1871年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享受社会福利。这揭示出俾斯麦(  )

A.推行国家干预经济B.注重缓和社会矛盾C.致力健全民主法制D.意在实现社会公平

12.

名画《马拉之死》描绘了法国大革命激进政治家马拉遇刺身亡的场景,唯一的主角马拉被刻画成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烈士。而19世纪中期法国另一幅名作《刺死马拉后的科黛》,却将女刺客科黛描绘成正气凛然的英雄。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出(  )

A.不同的时代需要创造不同的英雄形象B.作者的立场会对历史形成不同的解释C.艺术加工和历史真相存在明显的对立D.创作题材的内容随时间而变得更丰富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法律儒家化是指儒家所倡导的礼的精神和有时是礼的具体规范,被直接写入法典,与法律融合于一体的。这一过程始于汉代,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深化。公元653年,《唐律》制定颁布,它标志着礼法结合的最终完成。道德习俗(礼)以实在法(法)的形式,具有了正式的法律效力;或者用另一位学者的话来说,实在法(法)作为自然法(礼)的具体化有道德规范的作用。

——摘编自莫里斯(美)布迪(美)《中华帝国的法律》

材料二
为了适应社会客观实际形势的发展需要,武汉国民政府司法部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首先,司法部宣布举行法官考试。第一试测国文和三民主义,第二试测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宪法;口试为最后的考试,注重测验应试者的政治态度。其次,司法部创办了 法官政治党务训练班 。目的是给司法人员灌输革命知识,而关于法律问题的讲座,则占很少时间。此外,司法部还整改了原来分设的审检机构:审判方面,在中央设大理院,在各省市设高等审判厅和地方审判厅;检察方面,在中央设总检察厅,在地方设高等检察厅和地方检察厅等。但是改革很快就不了了之。

——摘编自黄晓东《大革命时期的司法改革》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 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综述汉唐法律儒家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汉国民政府司法改革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地位及颁布的重要 意义。(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作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

——摘编自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结合所学对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你的看法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观点明确,阐释史论结合,运用史实准确,表达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20世纪70年代,英国患 英国病 了,在1948—1979年的31年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2.5%,远远低于日本、德国、法国和美国等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由1948年的10.2%降至1978年的4.3% ;同期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12.4%降到6% ;1957年全球贸易的一半是用英镑支付的,而到1977年仅为20%;50年代后期,英镑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储备总额中占1/ 3,70年代末却只占1%多一点。为了医治 英国病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大规模削减福利开支,将国有产业重新实行私有化,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并且打击工会力量,压制工资增长。英国经济开始回升,但总体经济地位仍然只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被迫退回欧洲。但代价极高,接受了欧方几乎一切条件。现在它不再是帝国了,它回到了欧洲,但它留下的历史遗产却是长存的。

——摘编自孟瑞《7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与英国福利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70年代 英国病 恶化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撒切尔夫人医治 英国病 的措施及效果。(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移民始于日俄战争后。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大规模进行,妄图迅速造成日本人口的优势,实现永久霸占中国东北的野心。关东军还要求日本移民一边耕种一边作战,随时协助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日本移民还强占或以极低价格强行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大批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期间,中国东北大量农民组成抗日游击队,不时袭击日本移民。同时,从日本内地来到东北的日本移民,最初大多因为水土不服,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现状而纷纷逃亡。后期,由于移民侵略机构的经营、管理不善,在移民地内部的骚乱、暴行、纠纷、逃跑、罢工等事件不断发生。随着战事的发展,至1944年,日本不得不放弃大规模移民的政策。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其向我国东北的移民步伐才被彻底阻断,移民政策也随之破灭。

——摘编自高乐才《日本满洲移民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侵华战争间向东北移民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移民政策最终失败的原因。(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李冶(1192年—1279年),字仁卿,自号敬斋,真定(今河北省石家庄)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他自幼聪敏,酷爱读书,对数学和文学感兴趣。李冶生活的时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战争频仍,但李冶长期生活的山西与河北北部却比较早地恢复了安定。他早年在元氏县求学,先后拜文学家赵秉文、杨云翼为师,为他日后撰写数学著作奠定了文学理论基础。他潜心研究数学,总结了前人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完善天元术,并撰写第一部系统讲述天元术的著作——《测圆海镜》。晚年,他在封龙山下著书讲学,提倡顺应人性和因材劝学,教导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为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郭秋红《华夏骄傲——中国古代数学家李冶》

(1)根据材料,概括李冶的成就。(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冶能成为数学家的原因。(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