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云南省玉溪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0+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277

一、单选题

1.

良渚文化的中心在浙江杭州西北的良渚镇。那里发现有良渚古城、贵族坟山和超大型水利工程等。良渚古城由宫城、王城和外郭城组成。宫城即莫角山,为一正方形的高台,面积达30万平方米,发现有宫殿遗迹,工程浩大。据此可知,当时(  )

A.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B.开始产生贫富差别C.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D.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2.

《礼记 ·表记》称: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西周建立后,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着提出 天命靡常 ,需 敬德保民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西周政治具有一定民主色彩B.周朝摒弃君权神授理论C.西周统治彰显人文主义色彩D.周公推行德治的必要性

3.

儒家强调 定于一 ”的礼乐道德秩序;法家强调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 的权力法律秩序;墨家强调 尚同 执一 ”的社会行动秩序。这可以用来说明,诸子百家(  )

A.思想主张日益趋同B.都主张中央集权制C.代表相同阶级利益D.既有争辩也有共鸣

4.

尽管今天所有的中国居民都可以追溯为 中国人 ,这个词汇对于前帝国时期却是不恰当的。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这表明秦的统一(  )

A.促使华夏族形成B.推动了民族交融C.增强了国家认同D.消除了六国隔阂

5.

秦朝建立后,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 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这些举措(  )

A.加强了君主专制B.便利了垂直管理地方C.消除了地方割据D.形成权力的相互制衡

6.

汉武帝时期,废除秦半两钱,而铸三铢钱,后来又 悉禁郡毋铸钱,专令上林苑三官铸 , 同时下令诸侯国之前所铸钱币皆 废销之 。朝廷的这种做法(  )

A.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导致国家政局动荡C.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权威D.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7.

《齐民要术》中记载: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胡人在烹饪牛羊肉时加入了米和面;在汉代之前汉民族的饮食中很少有乳制品,此时饮酪也慢慢在汉族中普及开来。 此现象说明(  )

A.汉族饮食更受游牧民族喜爱B.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C.胡人颠覆了汉族的饮食习惯D.民族交融丰富了饮食文化

8.

有学者认为,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代 民主 的因素。 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下列制度中可以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三公九卿制、察举制B.三省六部制、科举制C.三公九卿制、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察举制

9.

西汉编订的《礼记》关于婚礼的要求是 嫁女之室,有不息火之悲;娶妇之家,有不举乐之感;” 《唐会要》记载唐代 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 唐代的婚礼与汉代礼书中要求的悲思之情相去甚远,这反映了唐代(  )

A.时代风貌自由开放B.社会纲常伦理败坏C.儒家正统地位动摇D.市民文化影响婚姻

10.

宋初东京开封的商业活动开始出现侵街现象,导致京城街巷狭小。宋真宗下令拆毁,招致群议四起。宋仁宗即位后,面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干脆下令允许居民临街开设店铺,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最终崩溃。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宋代摒弃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B.商业发展影响统治决策C.宋代采取完全开放的对外政策D.民众斗争决定统治政策

11.

图 1 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A.辽、南宋、金B.金、辽、北宋C.西夏、北宋、辽D.金、西夏、南宋

12.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 南北面官 猛安谋克 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B.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D.适应了农耕文明的发展

13.

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朝行省制的创立(  )

A.标志中央行政制度的完善B.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C.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D.创新出最高级政治模式

14.

隆庆年间,明廷 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 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 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 。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由此可见(  )

A.明朝强化 海禁 政策B.小农经济瓦解C.明朝废除重农抑商政策D.对外贸易繁荣

15.

明太祖曾说: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由此可见,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借鉴历代经验B.提高行政效率C.改革中枢机构D.加强君主专制

16.

《清代全史》记载: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 织诸色贮币,备极精工。每下一机,人争鬻之 ,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由于市场和规模扩大,张翰遂雇佣附近无业的游民和工匠采取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方式 组织生产,工匠工钱支付方式或 计日受值 计工受值 。这反映出当时(  )

A.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B.雇佣关系在纺织业普及C.农村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官营手工业日益的衰落

17.

百日维新 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材料认为戊戌变法(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革命思潮的萌发

18.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先后有十几个国家在中国任意设立领事法庭、领事法院,还有一些国家虽然没有固定的审判场所,但是, 一旦发生有关本国国民的民刑事案件,可以迅速组织法庭审理。该材料反映出列强在华攫取的特权是(  )

A.协定关税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领事裁判权D.通商口岸传教权

19.

金冲及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人们常说辛亥革命将清朝政府改称 民国 ,无非只是换了一块招牌,但是不能小看这块招牌,换不换这块招牌区别很大。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当代中国的伟大辉煌。 该学者肯定辛亥革命的视角是(  )

A.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C.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20.

据相关史料记载: (中国)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 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12个,资本总额117434500 元。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D.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

21.

1919年后,在《新青年》 《晨报》 《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 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变化表明(  )

A.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B.农民阶级的政治地位上升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D.社会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潮

22.

1930年,中共中央机关刊报指出: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 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 联合起来 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 包围城市 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制定革命道路B.重视农民战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C.主张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D.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3.

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针对边区出现的诸如婚姻及妇女问题、烟毒问题、土匪问题、二流子问题等进行革新和治理,社会风貌焕然一新。边区政府的社会治理(  )

A.解决了社会问题B.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C.增强了抗战信心D.适应了抗日形势的需要

24.

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该举措旨在(  )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加快农村社会主义改造C.提高农民的革命积极性D.为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

25.

图2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这一统计图能够说明(  )

A.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B.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得以确立

26.

一五 计划完成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了1/3。1955年8月,工资制代替供给制。1956年,职工工资有了大幅度提高,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费用也大幅度提高。 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经济。这表明我国(  )

A.奠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B.成为了 福利国家 C.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目标D.进入了 小康社会

27.

下表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的方案,内容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 二五 计划方案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指标。由此可知(  )

产量

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方案一 (1955年夏

4600亿斤

4300万担

1100万吨

方案二(19561

6400亿斤

7000万担

1500万吨

方案三(19568

4800亿斤

4800万担

1050~1200万吨

A.社会主义建设盲目冒进B.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稳中求进C.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8.

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写道:“(1972年访问时)当我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B.中国倒向了资本主义阵营C.两极格局正式解体D.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29.

1985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为19.56亿美元,此后几年呈现出稳健上升的态势。自1992年开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直接得益于(  )

A.城镇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B.浦东新区的开发C.建立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D.经济特区的建立

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思想理论(  )

A.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B.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指导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D.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同种族、同宗教、同习俗的中国人要相视如同胞,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孙中山提出:仿美利坚民族底(的)规模,将汉族改为中华民族,组成一个完全底(的)民族国家。民国初期,梁启超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孙中山也指出: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据黄进兴《中国民族主义的特色之一:梁启超的终极关怀》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 自在的民族实体 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予以说明。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族由古代的 自在的民族实体 逐渐转变为近代的 自觉的民族实体 的原因。 ( 4 分 )

32.

16分)中华传统文明以农业文明为主,粮食作物有粟、麦、稻、玉米等。这些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对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小麦原产于西亚,大约4000年前传入中国,经历了环境适应与品种改造,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空间扩展历程。小麦的传播是在两个因素推动下完成的,其一为喜好面食的北方人南迁;其二为稻麦复种制的出现。黄河流域实施两年三熟制重在提升地区经济实力,而南方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则直接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连为一体。将水旱两种作物融入统一地块的同时,不仅空间上实行了南中有北、北中有南的作物分布格局, 而且推动了两大流域间的文化认同与空间整合。

——整理自沈为慧、赵剑锋等主编《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 (下)

材料二

像云南这样的边远地区,玉米是在16世纪传入的。以种植玉米为主,开垦陡峻山岭的过程, 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最南部的开化、广南、普洱三府中,曾以疟疾流行闻名的原始森林,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已被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的移民砍伐殆尽。

——【美】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年》葛剑雄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麦传播的不同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麦从中国北方传到南方最有可能发生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 6 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在云南传播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麦、玉米等作物传播带来的影响。 ( 6 分 )

33.

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儒家文化能够在几千年间不曾中断地沿袭下来,与科举考试以其作为主要内容是密不可分的。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把儒家经典作为考试主要内容,孔颖达《五经正义》的颁行,是儒学定于一尊的标志,而其具体内容又要依赖于学校教育和考试。明清的科举考试主要以理学为主要内容,这为有效地抵御佛、道,巩固儒学在封建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朱效梅、郑国民《宋代科举考试与独尊儒术封建文化的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一段轻视和忽略文言诗文教学的时期。2001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意义,读懂文章内容。2003年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文言诗文教学的规定: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据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考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的影响。 (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中国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意义。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