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323

一、单选题

1.

周人提出了 的伦理思想。他们认为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运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宽厚。这说明(  )

A.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B.天命观推动周人宗教理论形成C.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在西周定型D.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

2.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 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沟容五十二株,一亩凡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 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沟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 等。这体现了(  )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提高C.麦豆复种制开始形成D.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3.

下面是中国古代官方户口统计数字一览表(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朝代

年号

公元

户数

口数

资料来源

西汉

平帝元始二年

2

12233062

59594978

《汉书·地理志》

西晋

武帝太康元年

280

2459840

16163863

《晋书·地理上》

唐朝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709

52919309

《通典·食货七》

元朝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

13430322

59848964

《元史·世祖本纪》

A.正史户口统计数是绝对可靠的一手史料B.官方记载户口数与实际户口数存在差异C.正史户口统计数必须与民间史料相印证D.官方统计数可以真实反映人口历史状况

4.

面对饥荒,宋代潭州知州李允则主张 先赈后奏 开官仓济民,转运使却坚持 先奏后赈 。李允则解释说: 如果奏报朝廷要花一个多月时间,恐怕来不及了 ,转运使还是不准。李允则无奈,只好以家产作为抵押,转运使才勉强同意他开官仓平粜谷米救济灾民。这反映出(  )

A.政府在赈灾中失去主体作用B.宋代转运使的权力膨胀C.儒家思想观念影响吏治行为D.古代救灾赈灾机制僵化

5.

乾隆时期,总督 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 ;巡抚则是 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群吏之治 。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头衔,从一品;巡抚例兼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头衔,从二品。据此可知,清朝前期督抚制度(  )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造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C.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导致权责不明行政效率低下

6.

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 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 这一思想(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表明资产阶级对民权政治的向往C.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意愿D.存在着军事立国武力强国的倾向

7.

有史家认为,若用曲线表示中央对湖南的控制,从清朝到北洋政府时期,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经历了一个“V”字形变化期。由此可推测湖南(  )

A.成为清朝晚期的全国财赋重地B.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中心之一C.经济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D.在北洋军阀时期有较强的独立性

8.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冬学、民校识字运动,把抗日英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 民族英雄之母马老太太 等用图片、大鼓、故事、诗歌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抗日根据地的这些举措(  )

A.扩大了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旨在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C.大大提高了群众民族意识D.意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9.

下面是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内容:
该布告反映出新中国(  )

A.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B.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C.实行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D.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10.

1962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1年已经精简职工800多万的基础上,1962年和1963年两年内再精简职工1000万以上,以压缩城镇人口。这一举措旨在(  )

A.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B.尽快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C.缓解城镇粮食供应紧张状况D.保障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11.

法国思想家贡斯当说: 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将整个城邦利益置于首位B.放弃对公民财产的保护C.没有表达政治意愿的自由D.公民的政治参与度极低

12.

公元11世纪起,西欧商业开始复兴,商人对其子弟的教育通常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阶段是传授拉丁语,开发智力和逻辑的敏捷性;第二阶段是珠算课;第三阶段通常在国外进行长期的学徒。这样的教育方式(  )

A.延续教会对知识教育权的垄断B.促进了教育的世俗化发展C.直接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D.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3.

英国工业革命之初,许多工厂主会雇佣贫困儿童在纺织业、煤矿业等行业中做工。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工厂中使用童工的现象越来越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发展使儿童的社会地位提高B.科技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C.工业革命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D.工业革命使工人劳动日益复杂化

14.

1922年5月,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土地劳动使用法》,首次明确规定准许土地使用权临时转让和劳动农户中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这一举措(  )

A.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B.开启了新经济政策时代C.暴露了农业集体化弊端D.调整了国家与农民关系

15.

下面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国际贸易争端发生的变化情况表,这些变化反映(  )

事项

20世纪80年代前

20世纪80年代后

争端领域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等

争端内容

削减关税壁垒

消除非关税壁垒

争端主体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A.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B.全球化向纵深发展C.各国间贸易冲突激烈D.区域经济集团扩张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879年5月,郭嵩焘从驻英公使任上返国, 乘小轮返湘,湘人见而大哗,谓郭沾染洋人习气,大集明伦堂,声讨致罪,并焚其轮。 慑于湖南民众的保守排外,张之洞曾以 湘省风气未开,易滋事端 为由拒绝湖南士绅内河开行轮船的呈请。株萍铁路(湖南第一条铁路,1905年竣工。)初建之时, 湘赣民风未开,不通外情,迷信风水,于筑路大碍。为求铁路早日建成,凡庐墓不肯迁让者均设法绕行 ,至使该路少直多弯。当时铁路的主要经办者盛宣怀对此大有感慨: 时风气未开,民间惑于地脉风水之说,旁挠者众,经营累月,始有端绪

——摘编自余建明《交通方式的演进与近代社会变迁述略》

材料二
2022年12月26日湖南省最后一个地级市——常德市正式开通高铁,是湖南高铁建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大事。从2009年12月26日湖南第一条高铁——武广高铁正式运营开始,到湖南 市市通高铁 目标的圆满实现仅仅用了13年,全省形成 4小时经济生活圈 。常益长高铁是我国 八纵八横 高铁网中渝厦通道、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优化湖南西北部交通的重大战略工程,更是进一步深化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具体体现。

——摘编自《常德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湖南交通方式演进的特点及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实现 市市通高铁 的意义。(6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

——摘编自刘成《英国现代转型与工党重铸》

材料二
路易十四宣称 朕即国家 。其含义有三层:皇帝拥有这个国家,皇帝是国家范围内一切财产和权力的最终拥有者,尽管臣民的财产可以买卖,但臣民的财产处分权仅来自皇权的默认和授予,皇帝只要愿意可以任何方式剥夺臣民这一权利,宰相及官僚系统的权力都来自于皇权的授予。皇帝代表这个国家,皇帝是整个国家的象征,皇帝的形象代表国家的形象,皇帝的意志代表国家的意志。皇帝的家族之命运即国家之命运,皇家灭亡即国家灭亡,皇家富有即国家富有,臣民必须承担保证皇家永远兴旺的义务。

——摘编自任见《法国史传》

材料三
第一条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
第二条 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
第十条 任何人不应为其意见甚至其宗教观点而遭到干涉,只要它们的表达没有扰乱法律所建立的公共秩序。

——摘编自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8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法国人的国家观念状况,并简析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法国人国家观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东亚文化圈也可称为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指以中国为核心,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在内的,使用或曾经使用汉字,承袭汉文化的跨地域性文化地理单元。古代东亚文化圈孕育于公元4~5世纪,形成于8世纪。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等。这些要素给东亚诸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深刻影响,主导了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现代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应着眼于经济、文化、安全的一体化,抛开意识形态的差距,形成一个稳定的地区性结构和体制。儒家思想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摘编自青玄《儒家思想的优越性、局限性与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大约从1500年起,西方靠殖民掠夺奠定了其 起手优势 ,又靠对劳动者的剥削压榨进行原始积累,并且通过不平等贸易强化了其在 世界体系 中的支配地位,这是西方现代化的 共性 。正如英国评论家卡洛斯·马丁内斯指出的, 西方的现代化是帝国主义的现代化 。……除了用时不一样,中国式现代化还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迥异的道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现代化进程,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

——摘编自韩震《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

材料二

西方现代化历程简表

时间

相关事件

14—18世纪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及殖民掠夺

17—19世纪中后期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德意王朝战争、俄日资产阶级改革及殖民扩张

18世纪中期—至今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及殖民扩张

——改编自《半月谈·世界现代化道路绝非独尊西方》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现代化的历程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