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7 浏览数:221

一、单选题

1.

韩非子指出: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由此可见,他强调(  )

A.教化百姓尤为重要B.法术势 的一体性C.以法律来笼络民心D.必须适时变革法令

2.

据文献和西汉墓壁画像等考古资料可知,耦犁的犁铧较大,有犁辕、犁壁等装置,由二牛牵引,三人操作,一人牵牛把握方向,一人掌犁辕调节深浅,一人扶犁。后来经过改进,二牛三人的耦犁法逐渐为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取代。这反映出当时(  )

A.农学知识比较丰富B.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C.农耕区域逐渐扩大D.生产技术取得新发展

3.

南朝梁武帝设立五经馆,各地寒门士子纷纷投馆就学。学成即有考试, 其有能通一经……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 。据此可知,此举(  )

A.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B.结束了士族对权力的垄断C.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D.使考试成为选官唯一方式

4.

唐朝安史之乱发生后,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西走廊,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阿拉伯帝国)亦加强了对中亚地区的攻势。这在当时(  )

A.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B.导致朝贡贸易迅速衰落C.中断了中外经济的联系D.造成了华北地区的战乱

5.

下图所示是一块辽代契丹贵族的墓志铭。该墓志铭表明当时辽朝 (  )

大辽尽忠平乱功臣兼侍中赠

中书令谥贞愍律公墓志铭记

A.崇尚佛教文化B.民族矛盾尖锐C.借鉴汉族制度D.推行蕃汉分治

6.

北宋山水画追求形似,客观地把握山川的自然风光,而元朝山水画追求神似,与北宋初年讲究写真形成鲜明对比。倪云林曾如此描述元朝山水画: 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由此可见,元代山水画(  )

A.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B.与社会现实关联不大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D.反映出文人地位低下

7.

明代前期,督抚官员以行使监察职能为主,此外还处理地方特定事务;到明代中后期,督抚逐渐演变为中央派驻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监察职能已不再是其主要职能,但在行政序列上,督抚依然隶属于都察院系统。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

A.地方监察效能的提升B.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C.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D.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8.

下表所示为1844~1863年广州和上海到埠的外国船只数及吨数情况。据表可知,当时(  )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306

44

142099

8584

1849

331

l33

142357

52547

1855

437

157191

1863

867

3400

300500

964309

A.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扩大B.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深

9.

1852年,咸丰帝下令允许汉族地主举办团练。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武装力量;李鸿章组建的淮军因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亦声名显赫。这反映了当时(  )

A.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B.清朝统治危机加深C.洋务运动的成就卓著D.太平天国呈现颓势

10.

张之洞评价《时务报》时说: 识见正大,议论切要,足以增广见闻,激发志气,凡所采录,皆系有关宏纲,无取琐闻……实为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之报。 他还饬令官销《时务报》。这可用来说明张之洞(  )

A.赞赏维新派的救亡之举B.与维新派政见基本一致C.政治观念发生重大变化D.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

11.

长沙海关税务英国人司伟克非在武昌起义的近半年前写给总税务司安格联的信中说: 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不能说他们是革命党,但是他们对于推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 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  )

A.武昌起义的社会基础B.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C.英国在华的间谍活动D.辛亥革命爆发具有偶然性

12.

1944年担任国民党中宣部顾问的美国记者武道,在撰写《我从陕北回来》一文时,从八个方面谈到边区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老百姓生活进步、人民都有选举权、强烈的抗战意志、言论出版自由等。这反映出当时(  )

A.根据地军民积极抗战B.抗战形势发生重要转折C.美国支持根据地发展D.国共两党产生理念分歧

13.

表1所示为1957年年初国内权威媒体发布的部分消息。消息中的举措(  )

表1

消息内容

出处

今后在电影事业管理局加强方针政策领导的原则下,将由各制片厂和创作人员负起艺术创作的责任,以克服过去对艺术创作的过多干涉,使电影创作人员尽量发挥创作的积极性

《电影局采纳各方面意见,决定改进电源部门工作》,19571月,新华社文章

法国电影界代表团全体人员,今天晚上在北京出席了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举行的欢迎会……会上放映了1956年在戛纳电影节获得长片和短片一等奖的法国彩色影片

《中法电影工作者欢聚北京,两国儿童演员将合演一部彩色影片》,195744日,《人民日报》头版文章

A.推动了中国电影业的国际化B.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C.与国家文艺方针的要求一致D.导致我国文艺事业遭遇挫折

14.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个体户大多是以走街串巷的形式来做生意的;20世纪90年代的大多数个体户开了门店;而2000年之后,加盟连锁成为个体经营的盛行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  )

A.改革开放的领域广泛B.已逐渐融入世界市场C.所有制形式不断变化D.社会经济资源的整合

15.

公元前13世纪至前7世纪,雅利安人在征服整个北印度的过程中,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文化,逐渐从游牧转变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实现了向奴隶社会的过渡。由此可知,雅利安人的迁徙(  )

A.造成了古印度文明的中断B.加剧了农牧世界的冲突C.将印度卷入 希腊化 潮流D.塑造了早期的印度文明

16.

在远征路上的亚历山大经常向宙斯、雅典娜等希腊诸神致敬,找希腊预言家占卜,举办希腊式的体育、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赛事。一批优秀的希腊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学者陪伴在他左右。由此可见,亚历山大(  )

A.认为亚非文明源自希腊文化B.热衷于传播希腊文化C.借助希腊文化实行专制统治D.催生了希腊人文精神

17.

在十四、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相继发现了罗马市民作家塞内加、普劳图斯、泰伦斯的剧本。这些古罗马戏剧被译成意大利语并搬上舞台,使新时代的人们大开眼界,于是仿作四起,使得意大利戏剧繁荣起来。这反映出当时(  )

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B.意大利人喜爱戏剧C.人文主义得到传播D.百姓追求娱乐休闲

18.

17世纪初,荷兰人对于 南方大陆(澳大利亚)”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远超之前西班牙、英国等国。可是,在17世纪40年代他们却停止了探险,因为他们认为 南方大陆 荒无人烟,无法开展贸易活动。由此可知,当时荷兰(  )

A.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B.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C.在争夺殖民霸权中失利D.海外扩张带有商业特性

19.

恩格斯回忆说: 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运动以外的,宁愿向 有教养的 阶级寻求支持……我们当时已经十分坚决地认定 工人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 恩格斯此话表明当时(  )

A.社会主义者内部矛盾不可调和B.欧洲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阶级亟须科学的指导思想D.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广泛传播

20.

有学者认为,明治维新之于日本 有如英国革命之于英国,法国革命之于法国 ,而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 王政复古 后的日本 获得了一个愿意并能够实施改革的领导集团 。在此,该学者强调(  )

A.明治维新的革命色彩B.西学东渐的主要价值C.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D.传统体制的土崩瓦解

21.

据下表可知,拉美独立战争 (  )

著名领导人物

经历

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

委内瑞拉独立运动的先驱。他曾亲自参加法国大革命

西蒙·玻利瓦尔

拉美解放者。他目睹了法国大革命,并于17991803年两度赴欧,深受欧洲政治生活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民主自由情绪的影响

何塞·德·圣马丁

拉美独立战争的领袖。他常读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注重从拿破仑身上吸取教训

A.受到法国大革命精神的影响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色彩浓厚C.着力传播自由民主平等思想D.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的

22.

1920年至1921年的苏俄农村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工人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从农村取得粮食,而农民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保卫自己的粮食,于是 红军和工人征粮队员往往被农民打死,而农民也因暴力抗征而遭枪杀 。这表明当时苏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功大于过B.经济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C.余粮收集制造成了国家分裂D.农村经济十分衰败和凋敝

23.

下图所示为苏联时期的漫画,其主标题为 是的,就是这样 ,副标题为 庄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该漫画意在揭示 (  )

A.美苏文化冷战升级B.美术成为政治的工具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D.欧盟苦于美国的约束

24.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欧盟成立之初,对非洲的援助集中在贸易、产业和财政方面的合作上。20世纪90年代末,援助部门涉及经济结构调整、人道主义援助、公民社会等多个领域。进入21世纪后,欧盟增加了对非洲的人道主义援助,并加强了双方在解决地区武装冲突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合作,还表示尊重人权、民主、法治是双方伙伴关系的基本要素。欧盟开始注重向国际多边机构靠拢,注重与其协调一致,注意和其他大国以及各类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以期在新形势下深化欧非双边关系。

——摘编自刘丽云《欧盟对外发展援助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非洲国家创建多边发展平台——中非合作论坛,实现了中非关系的历史性跨越。同时,中方加强了该论坛的后继行动机制建设,以确保各项对非洲援助承诺的落实。基于非洲受援国的现实需求,中国对非援助秉持 平等相待、维护共同利益 的原则,通过提供优惠贷款、项目合资合作等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

——摘编自赵金合《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特点、动因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盟成立后对非援助的政策特点及其背景。(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欧盟相比,21世纪中国对非援助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非关系发展的认识。(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顽强生命力的优秀思想文化。它包括从远古到鸦片战争以前形成的古代优秀文化和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形成的近代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有两点理由:从文化积淀来说, 积淀 是一个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持续过程;相对于 现代 来说, 近代 也成为 传统 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中国近代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发展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就在于它能不断吸收新的血液(包括外来文化)。

——摘编自程潮《中国近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中国近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演变 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苏州地区的社会生活,在晚明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奢靡,去朴从华,新奇刺激,轻视礼教,成为当时城市社会取向。社会各阶层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多样化、享乐化的同时,还对文化生活必需品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生活因此而繁荣发达,纷呈多样。该地风尚往往开风气之先,成为许多地区乃至全国争相效仿的时尚。而到了清朝前期,苏州举凡吃、住、行、玩,都有相应的服务行业和服务设施,达官富豪可以在那里尽情享受,技艺百工可以在那里觅食谋生。市民生活与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他们追求高档次的物质生活,社交形式趋新,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等。

——摘编自韩佳女、姚媛、赖冰清《论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与文化》

材料二
自1760年到1800年,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由10%上升到20%,但这个时期属于城市化的早期阶段,上升速度比较缓慢。1760年的英国,工业革命的范围主要是轻工业,分布在钢铁、煤炭、交通等重要的部门,由于关键的技术问题未得到解决,一时尚未有突破性的进展。19世纪是英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阶段,在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由20%上升到50.2%,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在这个阶段中,纺织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随着蒸汽机的普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815年时,英国已拥有几千台蒸汽机,英国的棉纺织企业主大部分成了 蒸汽工厂狂 。这个阶段出现了一批由交通运输业带动产量的城市。自19世纪20年代第一条铁路的建成到19世纪50年代铁路网的形成,英国仅用30年的时间,其间,与铁路发展配套的各行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摘编自牟元军《论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至清朝前期江南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原因。(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