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277

一、单选题

1.

四川三星堆文化中发现具有河南二里头文化典型器陶盉等,同时还发现与二里头文化所见几乎完全相同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图6 图7

二里头文化的陶盉 三星堆文化的陶盉(  )

A.夏朝统治中心逐渐南移B.南北方农业经济发展迅速C.长江流域青铜技术发达D.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奠基

2.

汉朝国家设立 覆治 吏民 自讼 案件的制度,通过中央司法官吏对吏民自讼有冤的刑事案件的复审,纠正错案,查处司法渎职吏员。这一制度的设立(  )

A.有利于规范地方官吏的司法活动B.强化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力C.有力推动了汉代法学思想的进步D.杜绝了地方冤假错案的发生

3.

魏晋时期玄学家代表何晏对《论语》进行了重新注释。《论语·为政》: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何晏注释: 德者无为,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拱之。 何晏的注释说明(  )

A.儒家思想重构获得新生B.儒道思想核心趋于一致C.儒道思想深层融合显现D.儒家主导地位重新确立

4.

宋代不立田制,租佃关系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佃户人身自由,只要和地主结算清楚,就可自由流动。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额租。这一制度(  )

A.加速了均田制的瓦解B.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有利于限制地主的剥削

5.

官利 ,又称 官息 股息 ,与 余利 红利 对应称呼,是整个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中普遍实行的分配制度。只要购买了企业的股票成为股东,就享有从该企业获取固定利率——官利的权利,而不管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这一制度的产生、普及延续反映了(  )

A.传统经济体制结构的影响和制约力较强B.近代兴办企业资金筹集的群众基础广泛C.中西方股份制分配制度相互借鉴和融合D.近代中国资本市场环境适应企业的发展

6.

民国成立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但在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邮政总办帛黎(法国人)敌视辛亥革命,竟然搞起 临时中立 ,在大清邮票上加印 临时中立 字样。据1926年的一个统计,当时中华邮政中有洋员 119 人,均占据较高级的职位。这侧面反映出当时(  )

A.西方列强敌视中华民国B.实现民族独立任重道远C.中国邮政发展举步维艰D.清政府的统治根深蒂固

7.

在某个时期,毛泽东要求全党 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为此,毛泽东发表了(  )

A.《论十大关系》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D.《新民主主义论》

8.

1962年3月,周恩来在《论知识分子问题》报告中,肯定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科学和科学家的作用。这一主张(  )

A.与经济工作调整相适应B.提高知识分子入党积极性C.表明经济建设取得成效D.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9.

罗马法规定:子女不分年龄均受父亲管制,包括从生命权到婚姻财产权多方面的管辖,除非父亲曾三次售子女为奴,或其子女被正式释放,或其子女任公职教职,或其女已婚,或为守护神的修女。由此可知,罗马法(  )

A.保护女性权利不受侵犯B.注重强化家庭伦理关系C.以维护社会和谐为核心D.延续古老政治权力传统

10.

1700—1750年,英国国内产业增长7%,出口产业增长了76%;1750—1770年,二者又分别增长了7%和80%。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A.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工业革命促进经济迅速发展C.市场需求增长推动工业革命开展D.世界工厂 确立推动殖民扩张

11.

卢梭在其小说《致爱洛绮丝》中写道: 在一个国家里,贵族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特权有什么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 据此可知,卢梭认为(  )

A.自由平等是人类的天赋权利B.贵族特权阻碍天赋人权实现C.社会契约是民主政治的基础D.国家权力应该由人民来掌控

12.

下表是苏联 八五 十五 时期各项经济年平均增长数据,由此可知苏联(  )

表一:苏联八五十五时期各项经济年平均增长数据表

时期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社会劳动生产率

八五(1966—1970)

7.7%

8.5%

6.8%

九五(1971—1975)

5.7%

7.4%

4.6%

十五(1975—1980)

3.7%

4.4%

3.2%

A.突破了完全公有制经济模式B.新经济体制 改革效果显著C.未从根本上解放社会生产力D.经济发展受 滞胀危机 影响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美国西部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为加速西部土地的开发利用,独立伊始,美国政府就宣布西部土地国有化,并向移民开放,为按纯资本主义方式开发利用西部土地资源提供了前提。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实行出售土地、免费分配土地、土地授予和土地保留四类不同的土地政策,吸引了大批移民前往西部定居垦殖,从而推动了西部农业沿着 美国式 道路迅速发展。美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改善西部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加速了西部地区的最后开发和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推动了西部农业商品化、地区专业化发展和农业经济的繁荣。美国政府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低利贷款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种种政策,遏制了对国土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为以后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刘自强《近代美国西部农业开发政策研究》

材料二
清朝统一新疆以后出于维护边疆统治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使得新疆的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通过兴修水利、屯田垦荒、减轻赋税、推行商税、加强贸易等措施,基本解决了新疆驻军的粮饷问题,缓解了内地协晌供应的压力。同时也使当地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以回疆地区而言,在清朝一系列 因俗而治 的宽松政策下,其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清朝在新疆的田、赋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在广义方面,新疆垦务之进行,不仅增加农业生产、军粮足、省民费,且对于巩固国防、加强边备、平衡土地开发、平均人口发展、国家财政、人民收入、发展交通、繁荣经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均有相当的贡献。

——摘编自王力《清代治理回疆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西部农业开发和清政府治理回疆背景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美国西部农业开发与清代回疆治理的特点(1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现代边疆治理和开发的认识。(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于戊戌是这样, 五四 之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后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是推动前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的。后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与前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有很大不同,它们有某种亲缘关系。为了辨明界限,不相混淆,有必要强调其不同一性,而在论证其历史作用时,又要看到其中的亲缘关系所具备的同一性。阳光下没有绝对全新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在原有的基础或条件上进行更新的。

——摘编自陈旭麓《论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同一性》

在历史社会的新陈代谢中,不同一性和同一性是普遍存在的。围绕材料中关于不同一性和同一性的观点,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明初对于四夷朝贡,明太祖确定的基本原则是 厚往而薄来 。永乐朝以来,西番朝贡制度出现显著变化。一是僧人(或假此身份)逐渐成为西番朝贡使团的主体,二是明朝对西番朝贡赏赐的对象扩大,按员给赏。再次,入贡番僧还多在沿途购买军器、私茶等违禁物品,甚至贩买人口,时常引发民事纠纷乃至刑事案件。隆庆三年(1569)西番朝贡制度改革的发生与明朝的统治历史与当前政治形势有关。隆庆元年(1567),明朝的统治已是危机四伏。八月,户部报告 京帑所存,仅足三月,计今岁尚亏九月有奇,边军百万,悉无所需 。在此严峻形势下,明朝被迫推行新政,改革西番朝贡制度即为其中一个方面。隆庆三年的西番朝贡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定贡期,通过延长朝贡限期、取消部分朝贡类型,减少朝贡次数等措施削减西番朝贡遣使的总体数量。二是调整赏额,把对西番朝贡的人员赏赐分为全赏和半赏两类。三是在提高贡额的同时,限定贡使人数。四是强化对贡使的资质及身份审验。隆庆三年的西番朝贡制度改革可以说是隆万改革的先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朝贡的天下理想与王朝治理的经济理性之间张力的弥合,反映了以 厚往而薄来 为基本特征的朝贡制度在王朝的边疆民族治理体系中的衰落与转型。

——摘编自曾现江张凯强《明朝隆庆三年西番朝贡制度改革:天下理想与经济理性兼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西番朝贡制度改革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隆庆西番朝贡制度改革的影响。(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莫尔兹比在当时局势中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位于新几内亚东南部,是澳大利亚北部沿海首要战略要冲。日本占领莫尔兹比,就可对周围区域进行有利的海空防卫,控制澳大利亚北部海域,从而有可能切断美澳交通线。美澳保护住该地,不仅可使日本切断美澳交通的计划化为泡影,而且能对日军已经占领的东面和东北面一些重要岛屿造成威胁。因此莫尔兹比是双方必争之地,莫尔兹比激战不可避免。此次战役,日本动用了20000人的兵力,结果13000人被歼灭。盟军也有较大的损失,澳军伤亡达5698人,美军伤亡2843人。
莫尔兹比战役是澳大利亚军队在部分美军协助下取胜的,它在二战史中有较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次作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妄图切断美澳联系,消除澳大利亚基地作用的计谋,从而严重削弱了日军对西南太平洋的控制。其次,它的胜利协助瓜岛战役完成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转折。美国于1942 年8月7日揭开瓜岛战役,其目的之一是为了牵制日本向莫尔兹比投入更多兵力,造成日军顾此失彼的不利局面,进而取得西南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第三,国力薄弱的澳大利亚在莫尔兹比作战中能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极大地鼓舞了亚洲各弱小国家,增强了他们对击败法西斯,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念。

——摘编自侯敏跃《澳大利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尔兹比战争爆发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莫尔兹比战役胜利的意义。(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荣德生,名宗铨,号乐农,生于 1875 年。与兄长荣宗敬在20 世纪前期,创办了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以茂新面粉公司、福新面粉公司和申新纺织公司为主体,包括一些相关企业的 三新 荣氏企业集团,成为近代中国杰出的实业家。
全面抗战时期,荣德生在为国家、为自己企业在抗战胜利后的复兴,勾画着蓝图,提出了 大农业计划 。所谓 大农业计划 ,实际上是荣德生心目中勾画的 理想国 ,是他改革社会政治经济的思想的集中表现。他设想:以户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每户授田50 亩。每十户为一村,十村为一乡,十乡为一镇,十镇为一区。区是基本的行政组织,设有区长管理行政,建有街市互易有无,设有交通、电讯、学校、图书馆、医院、文化娱乐场所和工厂企业,还有农业机械供全区农民轮流租用耕种。荣德生认为∶农村应大力发展副业生产,如植树,育蚕,养鸡、鸭、兔、猪,西北地区还可饲养马、牛、羊,各择所好,分头进行。小城镇可开设一些季节性工厂,吸收农民农闲时进厂做工,农忙时回乡种地,使他们 一年四季不为闲游 ,从而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荣德生提出:在区以上设县、专区和省;各省要对人民的衣食住行作出周密的安排,建立起由小学、初中、高中而至大专、大学的教育体系,培养适用人才。

——摘编自钱江《近代民族工业的巨子荣宗敬、荣德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德生 大农业计划 的主要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德生能够成为近代中国杰出实业家的因素。(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