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试题12)〖2013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7 浏览数:146

一、单选题

1.

(2011年4月海口调研5题)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 中朝 (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2.

(2013·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著名学者萧功秦指出: 从清末改革三阶段来看,洋务运动由于士绅保守势力过于强大而遭受失败,戊戌变法则由于激进改革精英的不当战略而失败,而清末新政是中央权威的急剧流失,由于不适当的分权化的立宪改革而失败。从本质上看,清末三个阶段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传统君主体制创新能力减弱B.顽固派势力远远超过了改革势力C.改革措施背离了时代发展的潮流D.缺乏地方实力派的强有力支持

3.

(2013·江西南昌一中、十中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8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4.

(2013·安徽省高三模拟)《汉书·武帝纪》记载: 春正月,诏曰: 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 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 (  )

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C.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5.

(2013·湖北荆州高三一模)史载, 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 材料所记载的现象出现在(  )

A.西汉初期B.西汉武帝以后C.北宋初期D.明朝初期

6.

(2013·山东临沂高三期中)西汉开国君臣,刘邦出身自耕农,萧何、曹参出身于小吏。 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当时社会剧烈变革的结果B.世卿世禄制废除的产物C.由贵族政权过渡到平民政权D.人才只产生于平民之中

7.

(2013·湖南望城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10月联考)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 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开始设立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D.丧失作用,形同虚设

8.

(2013·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三)《后汉书》记载: 汉典旧事,丞相折请,靡有不听。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陵迟以来,其渐久矣。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 (  )

A.中央机构的变迁B.西汉皇权对相权的制约C.中朝对外朝的制衡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9.

(2013·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普通校)唐太宗认为,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在这一理念下,为管理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他(  )

A.设立西域都护府B.设置理藩院C.设立宣慰司D.设置羁縻府州

10.

(2013·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二)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

11.

(2013·北京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汉武帝的 推恩令 在解决了诸侯王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  )

A.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B.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C.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D.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

12.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 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 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

A.否定了西汉的 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肯定了西汉的 推恩令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13.

(2013·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 民主与专制 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思想观念不同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C.地理位置差别D.人口数量不同

14.

(2013·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新起点调研测试)史载: 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疾。丞相府门无栏,不设铃,不警鼓,言其深大阔远,无节限也。 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西汉B.隋朝C.宋朝D.元朝

15.

(201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汉书·刘辅传》记载: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 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矣。 由此可见,中朝(  )

A.有独立的决策权力,位高权重B.取代了丞相的地位,权倾朝野C.在宫廷内参与决策,削弱相权D.是政令的执行机构,有名无实

16.

(201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汉书·诸侯王表》载,武帝时作 左官之律 。注曰: 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为左迁。仕于诸侯为左官也。 官吏违反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左官犯罪,加重处罪。这一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

A.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汉代存在严格的尊君抑臣等级思想C.武帝意在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D.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17.

(2013·河北邯郸四校高三11月联考)据《文献通考》记载: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 下列各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合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 内外相制 D.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完全消失

18.

(2013·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通过对一个地区的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演变历程。如福建建置的沿革顺序是: 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福建布政使司 ,其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唐朝—明朝B.唐朝—元朝—明朝C.唐朝—元朝—清朝D.宋朝—明朝—清朝

二、材料阅读

19.

(2013·江苏徐州高三摸底)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

——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三》

材料二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1)秦朝汉初, 三公 具体指的是哪些职官?(3分)据材料一,指出魏晋以来 三公 地位的变化并说明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制度原因,概括宰相制度的演变特点。(5分)
(2)指出材料二、三的观点并各举两例加以说明。(6分)

20.

(2013·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2004年2月24日《香港商报》发表社评:“……香港回归祖国6年多以来的实践证明, 一国两制 正是确保香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根本性制度保障。

——新华网

材料四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 我们国家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赋予地方必要权力,让地方有更多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唯实《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1)据材料一分析汉初分封王侯的原因。(1分)其结果如何?(1分)为解决这个问题,西汉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据材料二、三、四,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当今社会形势,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4分)

21.

(201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 留后 ,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新唐书》卷50《兵志》

材料二 自唐以方镇亡天下,庸人狃之,遂为厉阶。然原其本末则不然。当太宗分置节度,皆在边境,不过数府;其带甲十万,力足以控制寇乱。……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巳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方镇》

材料三 ……边防着重实际情形,以唐代北方游牧民族之盛,防区以疆域大、资源活用为有利。司令官以职业化,长久留任,与当地民情风土融洽才有功效。简而言之,这是一种能够发挥迅速确实的功奴的一种结构。全国官僚机构的组织则先以仁义道德的立场,遣成行政的逻辑,一意保全大体,愿意牺牲局部。……即在安禄山叛变之前,这两种组织精神相反,已经有了不能并存的趋向。……藩镇诚然为患为祸,然则他们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也仍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功用……无形之中在技术上解决了很多极权政治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成为一种新体系,不能否认他们在历史的演进中,曾产生推陈出新的功用。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末五代出现的哪一历史现象?之后的北宋政权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材料二中黄宗羲针对 方镇 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其理由有哪些?(不准照抄原文)(5分)
(3)材料三中关于 藩镇 的观点和材料一、二中哪一个的观点更接近?黄仁字阐述的理由又有哪些?(5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优化国家结构以维护国家稳定的基本认识。(2分)

22.

(2013·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1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
 

材料二 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试题12)〖2013名题分解〗
材料三 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吴民生齿最烦,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往者税务初兴,民咸罢市。孙隆(明万历年间司礼监太监,监理税务)在吴日久,习知民情,分别九则,设立五关,止榷行商,不征坐贾,一时民心始定。然榷网之设,密如秋荼,原奏参随本地光棍,以榷征为奇货,吴中之转贩日稀,织户之机张日减,加以大水无变,穷民之以织为生者,岌岌乎无生路矣!

——《明实录》卷三百六十一 《明神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皇权得以加强的具体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明代中期税收结构的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经济特征?(2分)这种经济特征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10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之间存在什么必然联系?(3分)

23.

(2013·江苏南通一中高三期中)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民主 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 民主 ,最初也是把它与 君主 掺和在一起,视为 君民共主 ,甚至 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离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击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1)明清两代为实现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 民主 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2分)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2分)有何重要意义?(2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2分)

24.

(2013·安徽皖南八校高三一联)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到清朝后期,当西方国家再一次回到民主制的时候,我们的老大帝国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很多了,甚至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有识之士敏感地觉察到这将是 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处于这场变局之中的许多人以为必须全盘西化,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才能救中国,却不料历史的演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西民主制度在这场持续近百年的历史变局中第二次分野。这一次分野,中国选择了民主制度,但中国所选择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的民主。

——摘编自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 杰弗逊曾经说过: 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 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民主制度第一次历史分野各自是如何实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政治两次分野之间的关系。(10分)
(2)材料二中 猜疑 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 精明地设置障碍 ,以避免总统 胡作非为或盲动 的?(7分)

25.

(2011年3月烟台市一模27题)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6分)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二中所指的 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 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而使英国 走向长治久安 的?(5分)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 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4分)

26.

(2013·山西省高三诊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演变简要进程

阶段

演变

萌芽于战国

(1)理论上: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2)实践上: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于秦朝

(1)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2)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3)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巩固于西汉

(1)实行刺史制度。(2)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完善于隋唐

(1)实行三省六部制。(2)创立和完善科举制。(3)调整和健全府兵制。

加强于北宋

(1)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立更戍法;建立禁军。(2)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芳派文官作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新发展于元朝

(1)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2)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于明清

(1)明朝:①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三司分权。②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等。(2)清朝前期:①设南书房,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削弱和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②设立军机处。③大兴文字狱。④大规模改土归流。

衰败于晚清

(1)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沦丧。(2)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分出现。

材料二 近代中国各种力量对近代民主政治的探索尝试及曲折历程 

阶级或政党

探索活动

农民阶级

《资政新篇》主张依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由公众选举官吏。

资产阶级

(1)康、梁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创了民主政治先河,但由于顽固势力的进攻而失败。(2)民主共和制: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②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复辟帝制。③蒋介石实行一党专政的专制独裁统治,使共和政体有名无实。

中国共产党

(1)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提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中共七大,毛泽东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根据材料一,归纳历代统治者在哪些领域维护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分)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晚清走向衰败的原因。(3分)
(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探索的特点,并对这一时期探索结果作简要评析。(6分)

27.

(2013·江西南昌一中、十中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大不列颠国通过 光荣革命 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同答:
(1)结合史实并根据材料一概述自 光荣革命 至十九世纪中期,大不列颠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之方式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的 大变动 分别是指什么?(2分)请用明清具体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的观点。(3分)
(3)材料三中的旧体制 既已拆卸 指的什么?(1分) 不能衔接的新制度 又是指什么?(1分)试根据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来分析 拆卸 的背景。(3分)
(4)结合上述三段材料归纳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