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广东省佛山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0+2)【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2 浏览数:506

一、单选题

1.

据考古发现,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具有鲜明的古蜀特征,其中铜尊、玉璋等众多文物,具有中原特征。这反映了(  )

A.中国早期国家已经出现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C.蜀地文明源于中原文明D.古蜀地区青铜冶炼技术高超

2.

战国时期,诸侯国都采取措施招徕民众,以增加劳动力,进行垦草创邑,这(  )

A.提升了军队战斗力B.维护了君主的权威C.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壮大了自耕农阶层

3.

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活跃的东夷、荆蛮、百越等族,经过秦汉以后基本上消失了。这反映了(  )

A.少数民族逐渐消失B.国家一统利于民族凝聚C.华夷观念不复存在D.各民族逐渐走向一体化

4.

在西汉前期,教育主要依靠私学,传授内容仍是百家之学,但从西汉中期开始,官学广泛建立,传统的百家之学已逐渐受到冷落,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百家之学逐渐走向消亡B.官学取代私学C.汉行尊崇儒术文教政策D.汉代教育普及

5.

北方人习惯面食,但南朝以来,小麦却成为南方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这说明(  )

A.南方饮食习惯根本改变B.小麦在全国范围种植C.北民南迁影响作物种植D.小麦的产量高于水稻

6.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隋唐时,收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判断,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  )

内容

中央官制

三省体制

三省六部制

选官制度

创立科举制

武则天发展完善科举制

宰相议事

与三省长官、副长官参掌朝政

知政事官与政事堂制度

A.制度的传承B.隋唐的盛世C.官吏的选拔D.权力的运行

7.

安史之乱后,农民大量脱籍逃亡,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对此,唐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维持租庸调制B.进行编户齐民C.提高税收额度D.调整赋税制度

8.

佛像在隋唐以前是额宽鼻隆,眉眼细长,头发呈波浪状,具有印度风格。至盛唐时则发展为面容典雅丰腴,含蓄飘逸,具有中国特点,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外来文化趋向中国化B.中外艺术风格交融C.艺术发展受时代影响D.佛教吸收儒家思想

9.

宋朝建立初期,为解决前朝遗留的两大祸患:一是腹心之患,即禁兵;二是肢体之患,即藩镇,采取了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等一系列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分割相权加强皇权B.提升军队战斗力C.消除藩镇割据现象D.加强中央的集权

10.

澶渊之盟后的百年间,北宋每年给辽 岁币 ,宋辽之间 人户安居,商旅不绝 。这说明(  )

A.岁币支出负担沉重B.宋辽政权从此不再对立C.和议带来双赢局面D.北宋屈辱求和有失国威

11.

图1是某同学整理的宋明理学的思维导图,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图1

A.格物致知属于唯物思想B.理学与心学本质不同C.实质是儒家伦理D.心学只关注个人内心

12.

关于边疆地区的治理,汉唐王朝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控制,元朝则 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表明元朝国家治理趋向(  )

A.一体化B.多元化C.制度化D.平等化

13.

明代宦官魏忠贤被宠信时,人们 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下一任皇帝继位后,魏忠贤却被治罪,最终自缢而亡。这反映的实质是(  )

A.宦官拥有决策权B.宰相制度被废除C.君主专制的强化D.宦官获得批红权

14.

明代,山西右卫镇地处北部边疆咽喉要地,朝廷在此设卫筑屯。清雍正三年升卫为县,逐渐发展为商贸重镇。这一变化表明(  )

A.民族之间交流方式增多B.右卫镇经济职能逐渐增强C.明朝注重防范边疆危机D.清朝实现了边境长治久安

15.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提出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工商皆本 等激进思想,这些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程朱理学走向僵化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激进思想符合潮流

16.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获得领事裁判权。对此,清政府认为: 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据此可知清政府(  )

A.囿于华夷之辩B.放松对社会秩序的控制C.奉行妥协外交D.缺乏近代司法主权意识

17.

1866年,李鸿章创办天津机器局,用煤数量巨大,且 皆从海外运来 。1878年,李鸿章令人于天津附近勘探煤矿,创立了开平煤矿。这说明(  )

A.兴办洋务以实现资源自主B.军用企业与民用企业相互配合C.中国近代煤矿业正式起步D.资源匮乏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

18.

据统计,1899年,清廷的财政收入约为8000余万两白银,到了1908年达到2亿3千万。这一增长与下列哪一史实有关(  )

A.政府提倡使用国货B.洋务企业的创办C.清末新政奖励实业D.列强侵华的放松

19.

以下是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这说明(  )

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二章第五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员有一表决权。

A.辛亥革命提高国家认同B.革命党否定君主专制制度C.旧三民主义被彻底否定D.参议员主导国家政治生活

20.

1917年,李大钊说: 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而自然的势力之演进,断非吾人推崇孔子之诚心所能抗,使今日返而为孔子之时代之社会也。 李大钊旨在(  )

A.猛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B.发动新文化运动C.肯定儒家学说的进步性D.启迪国民的思想

21.

1922年,《壬戌学制》规定:发达儿童身体内外各器官的功能,养成日常生活及国防上所需的运动技能,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复兴民族、御侮抗敌做准备。这一目标的制定(  )

A.有利于提高大众素质B.为现实需要服务C.有利于实现全民皆兵D.促使科举制被废

22.

中国共产党在某一议决案中提出: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这一议决案(  )

A.对革命形势缺乏准确的判断B.充分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C.推动中共中央转移工作重心D.推动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23.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据统计,与1939年相比,1942年大后方的发电量、钢产量迅速增长。民族工业的内迁(  )

A.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B.推动南北经济的均衡C.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D.带来沿海工业的衰落

24.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在湖南空投大量带有鼠疫杆菌的物品。长沙雅礼中学学生强烈反抗,并绘制了宣传画《杀鼠如杀敌》(图2)。这(  )

图2

A.揭露日寇在反攻阶段罪行B.展现了学生的时代担当C.体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决心D.反映了日寇的野蛮行径

25.

三大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中国共产党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群众支持B.国民党独裁统治C.军事指挥得当D.国统区经济溃败

26.

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关于国都、纪年、国歌、国旗四个议案。这次会议是(  )

A.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七大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7.

以下史实可作为直接论据用来探究(  )

时间

史实

1951年春

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5

首台6000千瓦汽轮机试制成功

19537

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奠基

19541

北京—莫斯科直达旅客列车正式通车

19559

武汉长江大桥动工兴建

A.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B.计划经济的基本建立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8.

196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改进对临时工的使用和管理的暂行规定》,在全国推行合同工、临时工。这一规定(  )

A.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B.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C.推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D.彻底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29.

1983年,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与港商、广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合资兴建华南毛纺厂,开创了合资出口的先河,年创汇400多万美元,成为当时的龙头企业。华南毛纺厂的成功得益于(  )

A.设立特区B.乡镇企业的创办C.对外开放D.体制改革的深化

30.

国庆三部曲 《我和我的父亲》、《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屡创票房新高。 国庆三部曲 反映了(  )

A.艺术审美与价值引导的统一B.电影艺术的创新C.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真实历程D.文化宣传的多元

二、材料阅读

31.

城市的建筑、布局等往往反映时代风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
(1)根据材料提取两座城市的主要信息。(10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座都城所反映的时代风貌。(8分)
(3)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唐宋都城,你认为还可以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4分)

32.

维护国家主权是国之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927年1月,英国水兵因武汉民众集会庆祝国民政府迁汉和北伐胜利,刺伤中国民众数十人。事件发生后,武汉各团体代表商定对英办法八条,30余万市民举行反英大会,促使政府积极交涉,最终收回汉口与九江英租界。国民政府收回汉浔租界,迈出了中国人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重要一步,对以后中国打破不平等条约的桎梏,争取民族平等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魏宏运《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发出致各国公函,宣布: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收回汉浔英租界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选取某一史实说明新中国外交是如何践行这一方针的。(8分)
(3)综上,就如何维护国家主权谈谈你的看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