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第二章 欧洲“三十年战争”及其结局
第一节 “三十年战争”的国际背景
17世纪初的欧洲局势 ······················34
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的对垒 ···············41
战争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45
第二节 战争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 ①
铁器出土地点
铁器数(件)
生产工具数(件)
铁农具数(件)
辽宁抚顺莲花堡
80余
77
68
山西长治分水岭
36
31
21
河北兴隆古洞沟
87
85
52
河南辉县周围村
93
69
58
广西平乐银山岭
181
170
91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主体
汉朝
常平仓制度
隋唐
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宗族
辅助,宋朝兴起
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慈善组织
辅助,明清兴起
助学、助丧、施医、济贫等
选项
史料
历史认识
A
《管子》:“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
小农经济推动了铁制农具的出现
B
《汉书》:“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小农模式降低了劳动积极性
C
《唐律疏议》:“(均田令规定)户内永业田,(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
国家针对小农的家庭副业作出了制度安排
D
《宋会要辑稿》:“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
当地农耕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取代
二、开放性试题
时代
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
人口管理实行的是调查制,秦朝开始转为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称为“案比”,之后登记载册
汉代
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汉代后期,出现大量流民,豪强隐匿人口,户籍信息严重失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朝用鼓励修订家谱的办法来替代户籍登记;北朝僧尼专门设僧籍,免除其一切课役
隋唐时期
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
宋代
宋朝时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为管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设立临时户籍
明清时期
明政府使用黄册作为正式的户籍。黄册编制程序更为严格,内容更为详尽,每十年编制一次。清初延用黄册,后改为人丁编审。雍正年间,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保甲制度
——整理自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三、材料阅读
时期
饮食特色
先秦时期
贵族饮食有“八珍”之说,对用料、烹饪、数量、餐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士大夫之下“不以鼎食”。
秦汉时期
外来食物黄瓜、菠菜、胡萝、茴香、芹菜、扁豆、大葱、大蒜登上国人餐桌,炸油饼、芝麻糊、烧饼等受到热捧。
士人任官或升迁举办“烧尾宴”招待亲朋同僚,意指“鲤鱼跃龙门,烧鱼尾高升”。唐诗中还大量提到西域胡家酒店和胡姬。
两宋时期
“北麦南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烧饼、饺子、包子、刀削面等散布于江南市镇,通宵达旦沿街叫卖。
——摘编自王学奏《中国饮食文化史》
史料内容
史料来源
“五谷皆种,以玉黍(即玉米)、荞麦为最,稻获次之。”
道光年间
陕西《留坝厅志》
“洋芋(即马铃薯),此种不知所自来。山多种之,山民藉以济饥者甚众。”
道光九年(1829 )
《宁陕厅志》
“包谷、洋芋、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犹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
光绪十九年(1893 )
四川《奉节县志》
“外来之人租得荒山,即芟尽草根,兴种番薯、包芦(玉米)、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
同治十三年(1874 )
《湖州府志》
番薯“扑地传生,一茎蔓延至数十百茎,节节生根,一亩种数十石,胜于种谷二十倍”。
(明)王象晋
《群芳谱》
番薯所需“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
(清)陈世元
《金薯传习录》卷上
英国工厂立法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刘金源《19世纪后半叶英国工厂立法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