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北京市通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40+2)【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42 浏览数:418

一、单选题

1.

陶寺遗址占地超过300万平方米。考古学家在城址中发现了约5万平方米的高规格宫殿建筑、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以及由部落显贵所独占的仓储建筑。据这些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当时陶寺社会(  )

A.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B.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C.奴隶制经济走向繁荣D.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

2.

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观察此图,你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①部落联盟战争频繁 ②文化遗存分布广泛
③遗存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④早期文明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出土于1963年的何尊青铜器,其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一事,以及周成王对贵族何的勉励及告诫。铭文中的 宅兹中国 是关于 中国 一词的最早记载。其中 中国 一词的含义最有可能是(  )

何尊及铭文宅兹中国

A.西周的封国B.西周的别名C.早期的国家名称D.天下中心

4.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之为社会大变革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铁犁牛耕的使用B.百家争鸣的出现C.分封制的瓦解D.各国变法图强

5.

战国时期的 几乎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出身微贱,但他们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智慧或才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人发展的需要B.社会大变革的需要C.人才流动的需要D.百家争鸣的需要

6.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D.经济的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

中国古代皇帝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和地位,为他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作为谥号。下面以谥号形式呈现的皇帝是(  )

A.汉光武帝B.唐高祖C.宋神宗D.康熙帝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史书记载,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这种现象说明(  )

A.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可B.少数民族失去民族特性C.北方少数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D.少数民族全面彻底汉化

9.

西安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主持所建, 雁塔题名 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以下制度和此相关的是(  )

A.三省六部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10.

如图是某一朝代设置的中央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  )

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

11.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一些大士族之间出现了 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 的现象。宋朝时,世人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

A.封建等级观念淡出了社会生活B.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的婚姻观C.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生活习俗D.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

12.

北宋中期发生了一场称作儒学复兴的思想运动,影响至为深远,这场儒学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传统儒学价值观受到破坏B.北宋经济的繁荣发展所致C.佛教和道教挑战儒学地位D.程朱理学受到了官方尊崇

13.

下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辽朝B.金朝C.西夏D.元朝

14.

中国古代的某个朝代,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这里 某个朝代 是指(  )

A.秦B.汉C.宋D.元

15.

明初沿元之制,尊奉程朱理学,一时间 家孔孟而户程朱 ,理学在知识界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当时理学家的思想创新很少,一部分士大夫鉴于其弊,转而 别立宗旨 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 。促成这一风气转变的关键人物是(  )

A.陆九渊B.王阳明C.王夫之D.顾炎武

16.

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 摊丁入亩 。这反映了清朝(  )

A.赋役规定渐趋繁杂B.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日益减弱C.资源危机日益显露D.赋役征发以人头和土地为主

17.

明清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西南地区大规模逐步取消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这一措施是(  )

A.平定三藩B.开通茶马古道C.设澎湖巡检司D.改土归流

18.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坐落于300年前的广州十三行遗址上。十三行曾是清政府唯一的对欧美的通商特区,十三行是一个地名,也是一种贸易体制。作为贸易体制,它解体于(  )

A.中英《南京条约》B.中法《黄埔条约》C.中英《北京条约》D.中法《天津条约》

19.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 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C.废除了千年仕宦之道的科举制度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20.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对应三民主义中的(  )

A.民享、民治、民有B.民生、民族、民权C.民有、民治、民享D.民族、民权、民生

21.

有学者指出, 革命派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袁世凯得到了民国的名器,这是当时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于这一种结果,后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于是,开始于清末的民主和专制之争,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新的肉搏。 体现 新的肉搏 的是(  )

A.辛亥革命B.护国运动C.府院之争D.新文化运动

22.

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 源于(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23.

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进军路线图,与之相对应的主题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停止内战,北上抗日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24.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对新道路描述准确的是(  )

A.发动城市暴动,建立工农政权B.服从共产国际,开展工人运动C.放手发动群众,建立联合政府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5.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的建党建军原则。这 某次会议 是指(  )

A.古田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6.

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 撤换了 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 ,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这一决定(  )

A.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B.标志着红军成功实现了战略转移C.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7.

下图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的地图。据此图判断,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8.

20世纪30年代,在某一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 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某一事变 是指(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华北事变

29.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一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30.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主要基于以下史实(  )
①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②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的主要兵力
③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④中国军队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1.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突破长江防线。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以上描述的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投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32.

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毛泽东说土地改革 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推翻了三座大山 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此建立
③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 ④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3.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与以下图片史料所反映历史事件关联度最紧密的文献是(  )

A.《论持久战》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4.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决策彭德怀认为:“(它的胜利)雄辩地证明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重大决策是(  )

A.土地改革B.银元之战 米棉之战 C.剿匪镇反D.抗美援朝

35.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讲这段话是在(  )

A.会见印度代表团时B.与缅甸总理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36.

下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B.一五 计划的完成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实行D.文化大革命 开展

37.

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建设三线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地区。 备战、备荒、为人民 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旨在(  )

A.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B.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C.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其中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B.中共八大C.七届二中全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

3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 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 不用敲钟,农民赛着往前冲 的巨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D.大跃进 运动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

40.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确立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
③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④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的第二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41.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国家)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控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

(1)从材料一中可以提炼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评价秦王朝推行的这一制度。(6分)
材料四

出处

内容

①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陈涉世家》

秦二世时“陈胜等前往渔阳戍守途中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徭律》

秦始皇时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匀,赀罚款一盾;过旬,赀一甲。

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一座墓葬中,墓主人是一名叫喜的基层官员,以墨书秦隶写成,共有1000多枚,主体以秦律为主,还包含《编年纪》、《语书》、《为吏之道》、《日书》等内容。
(2)基于上表信息,某研究者得出 司马迁的记载有违历史事实 的结论。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为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①、②两则材料分别属于什么史料?其史料价值如何?(5分)
(4)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周之失,失之在制,秦之失,失之在政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 秦之失,失之在政 的认识。(5分)

42.

(本题共20分)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往来自古有之,文明因交流互鉴而更具生命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便有南稻北粟的农业种植格局。中国五大粮食作物中的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四种来自国外,五大油料作物中的花生、芝麻、向日葵三种来自国外,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纺织原料棉花也来自国外。
(1)阅读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农业起源的特点。(4分)
材料二
明期中后期,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 不产米,仰食四方 。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金。例如,徽州商人 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 ,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又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清前期玉米甘薯推广图

(2)阅读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材料四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4分)
材料五
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观点的认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