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辽宁省省内名校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594

一、单选题

1.

1952 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

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2.

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
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

自从1492年哥伦布 发现 新大陆后,欧洲人、非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伴随这些外来移民而至的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天花、麻疹、鼠疫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因此锐减了近95%。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A.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 杀手 B.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疫情需加强国际协作
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D.各国应对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各自为政

4.

甘蔗的种植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在中世纪蔗糖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造成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与医疗设施的完善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贸易便捷C.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D.工业革命提高民众消费水平

5.

下图是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吨)示意图,该图表明英国 (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B.生铁产量增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C.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D.生铁的海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6.

有人认为,在中国古代,道德、宗教、习俗以及法律往往难以分清,行政与司法也是同样。这主要反映中国古代(  )

A.人治社会的一般特征B.统治者重视法律C.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D.儒家思想居于正统

7.

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唐代的这一 羁縻政策 (  )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B.导致 藩镇割据 局面出现C.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固化了 夷夏之辨 的观念

8.

《汉书·元帝纪》载: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中国古代安土重迁、人口流动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基层管理逐渐加强B.国家户籍管理制度严格C.小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D.民众的思想文化相对保守

9.

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将法币与汪伪政权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回忆说,他从昆明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发现手中的法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2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这说明(  )

A.沦陷区国民财富迅速缩水B.政府抑制全国法币发行C.上海法币大量回流到重庆D.官僚资本遭受沉重打击

10.

清初,闽浙总督兴永朝推行粮户归宗改革。据《合户始末》记载,其主要内容为 册内各去里甲名色,听均甲、立户自便气所谓 各去里甲名色 ,指的是废除了里长户和甲首户的区分;所谓 均甲 ,是均匀里甲的赋役负担;所谓 立户 ,即是准许设置花户,直接向政府交纳赋税。这一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废除了里甲制度B.刺激了人口増长C.促进了商业发展D.保障了赋役征收

11.

唐代奚人质子热瓌墓志载: 原夫轩丘有子,朔垂分王,代雄辽碣,厥胤繁昌。 轩丘 当指黄帝,即将吴人始祖追溯为黄帝。将祖先追溯为炎帝或黄帝等三皇五帝,在边疆民族史中司空见惯。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B.正统思想的影响深入C.民族认同感的加深D.论证政权合理性的需要

12.

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 政治态度 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  )

A.延续了英国文官传统选拔标准B.试图打破英国政务官 政治中立 的原则
C.反映了执政党的政治诉求D.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

13.

有学者认为:这是要打破权力单向中心化结构,建立起一个中心与周边之间的经常性互动与反馈的体系,中心带动周边,通过汇聚民智而变得更加聪慧,周边烘托中心,通过领悟中心而变得更加自觉,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

A.雅典民主政治B.人民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

结合所学,分析表1,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

类别

18951900

19011904

19051911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轻工业

111

15248

62

15158

408

51981

重矿业

18

3767

20

4860

77

23227

交通业

53

622

43

34599

104

39269

表1

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15.

光荣革命 到19世纪初,一些奴颜婢膝的 国王之友 和政治掮客,单凭王室支持登上相位,用国王恩赐官职的润滑剂维持着行政机构的运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王违背《权利法案》中议会至上的原则B.英国行政权力脱离了议会监督C.英国近代政体中长期保留了传统政治色彩D.英国还没有建立责任内阁制

16.

在中国传统社会,祖宗崇拜、血缘亲情、伦理道德及由此衍生的心理上的从属感,成为专制王权操纵社会的工具,也是臣民文化的起点。材料反映了(  )

A.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准则B.君主专制是宗法向政治延伸的必然结果C.传统政治文化强化了王权的秩序认同D.等级秩序是专制王权不断强化的奠基石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 国之大者 。鲁成公十三年(公元前578年),刘康公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曰: 农,天下之大本也。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敕曰: 漕运通流,国之大计。 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曰: 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

——据《左传》《汉书》《唐会要》《明实录》

材料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之洞连上《通遵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及《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认为: 盖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

——据《张之洞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康公、汉文帝、唐德宗、明太祖、张之洞提出 国之大者 主题的时代背景。(10分)
(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今天的 国之大者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今确立 国之大者 主题的因素。(5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 蛮族 。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 编户齐民 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 燕人 齐人 秦人 相区别,而是 某郡某县 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 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 ,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 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中国古代农业作物种植情况简表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黍、粟、稷、稻、粱、菽大:豆等后世俗称五谷都己种植。黄河流城种植黍和粟,江淮以南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粟、水稻和大豆的最早种植地

北方地区小麦的推广和南方水稻品种不断优化;胡瓜西瓜胡萝卜、核桃、芝麻、石榴、葡萄等作物种植。

形成南稻北麦种植格局;南方地区大规模种植茶树,西北地区种植棉花。

占城越南?的稻种植,经济作物茶叶、棉花种植区域不断扩大

高产农作物甘署

玉米、土豆和经济作物烟草、花生、茶叶、棉花广泛种植,形成专业生产区城。

——摘编整理自周跃《试谈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及其历史演变》

从表格中要取至少两项信息,围绕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分析说明,(明确写出论题,分析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图2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至清前期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