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江苏省如皋市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24+2)【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6 浏览数:562

一、单选题

1.

在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彩陶龙盘和大量的玉器,其中 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玉琮则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而出土的彩绘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具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表明(  )

A.旧石器时代手工业发展迅速B.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C.以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产生D.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

2.

《史记·夏本纪》记载: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的不同记载客观上反映了(  )

A.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C.世袭制形成的曲折性D.启开创奴隶制国家

3.

下图是商朝中央官制示意图。据此可知商朝(  )

A.丞相制度开始确立B.内外服制有效巩固统治C.中央机构较为完善D.王权与神权开始相结合

4.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 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 大宗 小宗 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 天子 ,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 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政权与族权相结合B.封邦建国C.皇权独尊至高无上D.中央集权

5.

《汉书·艺文志》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 。该学派是(  )

A.兵家B.墨家C.道家D.儒家

6.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下列关于该时期特征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封邦建国,同养公田B.列国纷争,民族交融C.井田瓦解,经济衰退D.匈奴南侵,县制普及

7.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黄河中游流通的 布币 ,东方齐国的 刀币 ,南方楚国的蚁鼻钱。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原各国经济相对发达B.大型中心城市涌现C.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D.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8.

商鞅由卫入秦后对秦孝公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这表明商鞅主张(  )

A.循礼法古B.因时变革C.隆礼重法D.重农抑商

9.

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史记·陈涉世家》认为是秦法规定 失期,法皆斩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徭律》却规定 御中发征,乏弗行(未及时出发),赀(罚)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责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 。据此可知(  )

A.《史记》的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更有说服力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加真实可靠D.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识

10.

两汉时期,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的壮志,张骞 凿空 的勇气,苏武绝不 屈节辱命 的精神,马援 马革裹尸 的情怀,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这反映了当时(  )

A.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B.以武力安天下的情怀C.天下一家的民族追求D.中外交流的世界视野

11.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协调平衡、调和阴阳、和解病机的治疗观;配伍精当、法则鲜明、 君臣佐使 的方剂原则。据此可知,《伤寒杂病论》(  )

A.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B.蕴含了传统思想的理念C.总结了历代医药学成果D.是国家颁布的最早药典

12.

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影响北魏官员籍贯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B.国家政治中心的变化C.鲜卑贵族籍贯的变化D.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13.

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西晋B.②——前秦C.③——唐D.④——后汉

14.

南朝《宋书》记载:扬州三吴地区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荆州 田土肥美 ,地跨 南楚之富 ;广州粮食交易 多万箱之咏 。据此可知当时(  )

A.江南经济发展超越北方B.吴蜀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C.南方经济作物种植广泛D.南方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15.

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 王与马,共天下 ;南朝则出现了 皇子镇要藩,寒人掌机要,武将执兵柄 等措施,这一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

A.由分裂走向统一B.政权频繁更迭C.诸侯割据复现D.门阀政治衰落

16.

学者胡阿祥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经过伴随着血与火洗礼的 五胡归华夏 ,华夏民族的成员更加众多,文化更加灿烂,生命更加茁壮 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当时(  )

A.文化面貌多元B.历史进程动荡C.民族交流频繁D.国家长期分裂

17.

唐朝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骚动和叛乱采用文武并用、威德兼施的策略,即一方面威之以武,构建军事据点,另一方面则大张旗鼓地进行政治招抚,推进羁縻州的行政建制。该策略意在(  )

A.差别对待,对峙并存B.维持和平,发展经济C.稳定边防,巩固统治D.武力征服,经营中原

18.

隋朝广设仓库,如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既有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有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据此可知,隋朝(  )

A.注重精耕细作B.经济发展国力强盛C.商品经济发达D.吏治清明注重民生

19.

从图一到图二耕作工具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B.播种技术的发展C.单位亩产量提高D.耕犁的基本定型

20.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改名为凤阁、鸾台,并加授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头衔,让低品阶官员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使得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强化对朝政的控制B.增强决策的科学性C.扩大官员选拔渠道D.取消丞相的决策权

21.

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进行驻防,总兵力达到了40万,而唐中央控制的兵力,总计只有20余万。这一措施(  )

A.形成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B.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C.直接引发了藩镇割据局面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2.

下图为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驼背上7位男子身着圆领窄袖长袍,正在演奏琵琶、萧等来自西域和中原的乐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流行于长安城的杂技节目 骆驼载乐 。该文物反映了(  )

A.西域风情与中原文化开始交融B.唐朝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C.中国古代的冶炼技术领先世界D.唐政府推广西域歌舞艺术

23.

刘禹锡诗曰: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与诗中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24.

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颜真卿的作品 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如下图)该作品体现了当时(  )

A.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B.随性反叛的士人风貌C.奢靡骄纵的贵族遗风D.及时行乐的社会风尚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很多王国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 儒术 扩展之后又延长。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

——摘编自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西汉初年,西北边疆长期受到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在位时期,改变对匈奴的消极防御政策,积极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争,进而把西北边防和西北开发结合在一起,修筑西北边塞,移民实边,屯田拓荒、完善行政建置。

——摘编自冯勇刚《论汉武帝反击匈奴和经略西北边疆的政策》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三个 环节 的制度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确立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西北政策的积极影响。(3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催促)取办,无复常准。……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摘自《白居易集》卷2《重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并指出其主要措施。(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朝两税法的实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则材料对于研究两税法的史料价值。(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