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湖南省益阳市六校联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4 浏览数:378

一、单选题

1.

观察下列考古遗址(距今 5000—4000 年),其出土的实物资料可以反映(  )

A.世袭取代禅让B.实施内外服制C.出现阶级分化D.盛行井田制度

2.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这段话主要强调(  )

A.孟子的 仁政 思想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农时对农业的重要性D.男耕女织的家庭关系

3.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 一场革命 始皇帝 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 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各自为政,此消彼长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层层分封,等级分明D.世袭制兴,禅让制灭

4.

下表为《后汉书》中对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的历史叙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史料

出处

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

《后汉书·百官志》

建武十三年,大飨将士,斑劳策勋。……罢左右将军官

《后汉书·光武帝纪》

匈奴略有西域……二十一年冬,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国俱遣子入侍……皆流涕稽首,愿得都护,天子以中国初定,北边未服,皆还其侍子,厚赏赐之

《后汉书·西域传》

A.内政建设与边防政策相一致B.地方豪强势力危及中央集权C.开国功臣的军政特权被削弱D.削减地方军有利于稳定边防

5.

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下图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 (  )

A.西汉B.西晋C.唐朝D.北宋

6.

唐太宗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此言本质上反映了(  )

A.科举制提高了文化水平B.中央官学培养大量政治人才C.科举制加强了专制集权D.科举制推动选官制度的发展

7.

如表对中国古代科技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甘石星经》记载了 120 多个恒星的位置

夏商时期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

B

《九章算术》论述田亩面积等的计算方法

形成了以实验为基础的数学体系

C

《齐民要术》介绍豆、麦、谷类种植技术

总结了北方农业的生产经验

D

  《本草纲目》按无机、植物、动物排序分类

全面总结 19 世纪中医治疗学成就

A.AB.BC.CD.D

8.

《宋史》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 侵街 现象发生。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的 侵街 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商店;直接收税。由此推测(  )

A.宋太宗重视城市商业发展B.宋仁宗时城市商业的管理出现混乱C.城市商业突破了地点限制D.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9.

顾炎武认为, 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正宗 。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顾炎武主张 经世致用 的学风,提倡 实学 B.顾炎武批判 心学 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 心学 对儒学思想的背弃D.顾炎武主张全面废除儒家思想

10.

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

A.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B.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C.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D.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

11.

有史料记载: 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只保留粤海关一口贸易到五口通商开放的 80 年间,更总括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有 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之称。 这表明(  )

A.统治者不再推行海禁政策B.清政府十分重视对外贸易C.一口商业是官方垄断D.一口贸易体现出清政府的适当开放政策

12.

1890年由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制铁企业,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泰国等地,被西方人视为 中国觉醒 的标志。 中国觉醒 的主要含义应是(  )

A.洋务派开始在实践上向西方学习B.政府意识到发展工业的必要性C.在民族土壤中植入工业文明的因素D.发展工业与抵制外来侵略并举

13.

梁启超说, 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 ,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 中国的卢梭 ,是 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 。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

14.

从鸦片战争到 五四 前后几十年间,汉语吸收的外来词远远超过了延续千年的汉唐时期,其借词的规模、范围、数量,都是空前的。诸如: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来复枪(rifle)、麦克风(microphone)、巴士(bus)、咖啡(coffee)等等。这种变化说明(  )

A.近代汉语因战争被逐渐欧化B.近代社会变迁影响文化生态C.西学东渐有利于白话文改革D.外来词与文化侵略同步形成

15.

下表反映了1928—1930年工人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工人所占比例%

1928 

10.9%

1929 12 

7%

1930 

5.5%

19309

1.6%

A.党员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C.党的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D.党员呈稳步发展态势

16.

1938年—1940年,四百多家工厂和上万名技术人员撤退到四川和陕西等内地。战前工业以制造消费资料为主,而在战时新工业中,有50%制造与军事有关的产品。对以上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①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②服务于抗战需要,中国被迫调整产品结构     ③此举奠定了大西南在中国工业的核心地位     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延缓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

毛泽东指出: 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 宪法 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B.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C.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D.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 刘少奇同志的英名,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紧密相连。 下列事迹按时间先后排序准确的是(  )
①积极投身反对 二十一条 的斗争,写下 誓雪国耻,毋忘国耻
②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物质力量和群众基础
③代表党中央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在中共七大上做的报告对 毛泽东思想 作出完整概括和系统阐述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

19.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应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土地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20.

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2011年高考福建卷文综(历史部分)【带解析】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材料阅读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摘编自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1)材料一中秦始皇和汉武帝 统一思想 分别指的什么事件?其实质是什么?谈谈你对文中所说的 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的认识。(7分)
(2)材料二为什么说 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 ?用史实说明你对在 经营统一 方面 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的理解。(7分)

22.

明清时期在经济领域出现新的因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对货币金融提出了新要求,票号开始兴起。因票号多为山西人开设,又被称为 山西票号 。1823 年山西商人雷履泰为避免货款调拨中镖局运现的风险,在山西平遥创立票号日昇昌,首开中国票号业先河,成为中国银行业的 乡下鼻祖

——摘编自王夷典《日昇昌票号》

材料二
(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摘编自《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三
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四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 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票号创立的背景。(4分)
(2)材料三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3)材料四所描述的明朝冶铁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的因素有哪些?(6分)

23.

三场战争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清末民初发生的三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材料一
战争对谭嗣同来说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灾难,更是他个人思想的转折点。他因此对西方文化认识完全改观。……他也不再认为圣人之道是中国独有并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而是承认了西方的伦常也反映了圣人之道。……而1896年成书的《仁学》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谭嗣同强烈的批判思想和抗议精神。

——李玥《从保守到激进——论XX战争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转变》

材料二
当初次之失败也(指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指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三
根据江西的一则新闻报道, 近日发生一种谣言,谓吾国受欧洲奥塞战争之影响,银行团业已停止借款,前借之款亦在索还,吾国金融将来必有恐慌,九江国民银行归于倒闭云云。此种谣言一起,人民不知所措。日昨竟有数十人各持钞票,向九江民国银行纷纷兑换,道路为塞

——《欧战影响于各省》,《申报》1914年8月16日

材料四
据史料记载,1912—1919年,全国共设厂472个,资本额高达9478万元,平均每年设厂59个,几年时间民族工业的资本总额就超过过去的50倍。尤其是纺织、面粉等轻工业迅猛发展,1895—1919年,全国共有纱厂18家,平均每年设厂1.1家。1914—1918年间,共设厂50家,平均每年5.5家,设厂数量为过去十几年的2.8倍。面粉厂由1911年的2家增加到1915年的46家。

——高思超《有关中国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分析》

材料五

19151

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1917

中国向德、奥宣战,并派十几万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

19159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954

五四运动,由北京开始,迅速向全国发展,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1510

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19195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以上材料中的历史事件主要与哪三场战争有关联?
(2)根据后三段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三场战争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开放性试题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讲话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其中一个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