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作为立国之
“本
”,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农村历经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发展阶段,而农业技术变革也由最初的推广新式农具、良种改造发展到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增产丰收。
——摘编自苏泽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农业改造研究》
材料三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首次突破多年来把
“包产到户
”等同于
“分田单干
”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
“包产到户
”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土地所有制发生的改变。(2分)在
“良种改造
”中,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农业科学家是谁?(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分)简析其积极影响。(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