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模拟调研卷(二)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8 浏览数:409

一、单选题

1.

山西陶寺遗址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了石磬、土鼓等乐器配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石磬与铜戚、玉钺等礼器同出;周人常以 等字修饰青铜乐钟并附以 乃和且鸣 和会百姓 等铭文。这些现象揭示出,在中华早期国家阶段(  )

A.神权色彩尤为浓厚B.贵族等级政治森严C.处于铜石并用时代D.乐以资治特征明显

2.

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发展了先秦以来的 鸠杖 习俗并加以制度化。下图是四川新都出土的汉代《养老图》画像砖,描述了戴冠的官员向持有鸠杖的老者进奉食物的画面。据此可知,汉代 (  )

A.开始形成尊老敬老风气B.传统宗法观念得到复兴C.社会治理融入儒家伦理D.豪强士族社会地位显赫

3.

唐朝中后期,柳宗元撰写《封建论》,充分肯定秦朝废除分封、设置郡县的意义,并据此提出分封制的建立和废除都是不以 圣人 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 。这一思想(  )

A.否定了分封制的历史价值B.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C.批判了君主专制政治体制D.反映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4.

井田制被看作上古的理想王道,复井田的呼声在宋代很高。北宋思想家张载认为, 治天下不由井地,终无由得平,周道止是均平 ;李覯也提出限制私人占有土地, 各有顷数,不得过制 。这些呼声(  )

A.反映出宋儒思想复古守旧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要求C.体现了士人的济世安民情怀D.推动政府实行抑制兼并政策

5.

至元二十八年(1289),回鹘人高克恭出任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经常往来于苏杭,擅画墨竹,题诗亦 自得天趣 。时人评之: 画入能品,故其诗神超韵胜,如王摩诘在辋川……,思与境会,脱口成章,自有一种奇秀之气。 由此可以推知(  )
①其人画品高于诗品 ②文人画诗书画一体
③苏杭地区市民文化兴盛 ④大一统促进民族交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 洋市 ,准许私人出海贸易。史书记载:从月港出发的海上航线有18条,与47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月港商人还以吕宋(菲律宾)等地为中转站,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进行交易。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开始废弃海禁政策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形成

7.

鸦片战争后,英国以外交文书可由专差递送的国际惯例,在通商口岸设立 邮政代办所 开展邮政服务。清政府对此不仅不加干预,后来还允许各国外交文书 由沿海无论何处皆可送交 。由此,各国在中国境内开办的 客邮 日益泛滥开来。上述史事说明晚清政府(  )

A.顺应国际外交规则B.施行以夷制夷策略C.被动推行近代邮政D.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8.

1919年初,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 妇人问题彻底解决的办法,一方面是合妇人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社会制度;一方面还要合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力量,去打破那有产阶级(包括男女)专断的社会制度。 由此,李大钊认为解决妇女问题的关键在于(  )

A.以阶级斗争推翻剥削制度B.打破纲常名教,实现男女平等C.推动国内外妇女界的联合D.吸取欧美教训,进行社会革命

9.

1938年2月,晋察冀边区政府颁行 二五减租,一分减息 的政策,规定地主的土地收入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债主的利息收入一律不准超过10%。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利于(  )

A.边区土地革命的深入B.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C.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D.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

读《新时期农村(农民)消费水平统计表》(单位:人民币)

1978

2020

农民总消费水平

928亿元

81888亿元

农民人均消费水平

116

16063

农村总消费水平在全部总消费水平中的占比

634%

212%

资料来源:《中国乡村工业百年发展历程:成就、经验与未来》等
1978年以来农村(农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
①农村经济的发展振兴 ②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③农村消费市场规模减小 ④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

法国文学巨匠拉伯雷(1494—1553)在其代表作《巨人传》中设计了 德廉美修道院 做你想做的事 是修道院的唯一院规,院内的女修士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搭配衣服, 男女修士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 。这一作品(  )

A.受到 因信称义 思想的影响B.反映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C.积极倡导理性至上的社会观念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权威

12.

1860—1865年,巴西的东北海岸原棉产量实现了倍增;埃及长绒棉的出口量从1860年的2700万公斤增加到1863年的近6000万公斤;被英国视为棉花 补足产区 的印度,一跃而成为英国头号原棉进口地,在1862年时甚至占到英国棉花进口的近90%。导致上述状况的重要原因(  )

A.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B.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C.蒸汽轮船的广泛使用D.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13.

下图是一幅反映国际联盟的漫画作品,题为《THE GAP IN THE BRIDGE》。其意在说明 (  )

A.美国竭力操纵欧洲事务B.凡尔赛体系难长久维持C.国际联盟内部矛盾重重D.国联运转机制的脆弱性

14.

20世纪30年代,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黄金海岸(今加纳)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主要种植棉花,南罗得西亚(今属津巴布韦)以种植烟草为主。这反映出当时非洲(  )

A.经济发展的依附性特征B.饮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C.区域经济的互补性特征D.完全沦为欧美的殖民地

15.

1957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表示: 我们绝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的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市场更具有吸引力。 1960年,英国联合瑞士、挪威、丹麦等国建立七国自由贸易联盟,规定逐步取消内部关税。这说明英国(  )

A.力图遏制经互会的影响B.坚持自由贸易政策C.谋求保持在欧洲的主导地位D.逐步融入西欧一体化进程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核心是层级的变化。作为地方高层的道、省、州等统县政区,主要由原监察区或军事区等虚区转化而来,其总体上幅员缩减。例如,郡的幅员不断缩小而至消失,但后人常把州、府主官雅称为郡太守。
民国初期,在省县之间设道,但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被取消。因管理困难,省之下临时设置专员公署,后推广并加以固定。另外,还设有约150个市,大部分相当于县级,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民国时期,地方区划的层级、数目更改频繁,幅度也较大。

表1 秦汉以来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概况

时期      层级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县、道

东汉后期

郡、封国

县、道、邑、侯

唐后期、五代

道/藩镇

州、府

布政使俗称省

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直隶厅

县、州、厅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材料二
国外发达国家的行政区划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变动也比较频繁,同时由于经济、人口的集聚,纷纷建立大都市区,加强协调。……绝大部分的城市,不论大小,地位平等。信息时代,社会结构非群体化、高度差异化,这也使得传统中央集权国家表现出分权化趋势。

——摘编自王开泳、陈田《国外行政区划调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近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行政区划相比发达国家行政区划的不同,并简析其影响。(11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重庆市部分文物单位分布示意图

/
围绕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复兴 这一主题,从上图中任选两处文物单位,各举出一条与该文物单位所蕴含历史信息密切相关的重要史实,并加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相对应的史实;阐释须符合史实,史论结合;紧扣主题,逻辑清晰)(12分)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埃及前总统纳赛尔(1958—1970年在任)曾经说过:石油是文明的中枢。石油产业在19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从 煤油时代 进入到20世纪上半期的 汽油时代 。二战后进入大发展时期,现代石油工业进入 燃料和化工时代 。下表整理了20世纪以来的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相关的历史现象。

占能源消费的比重

主要生产方

主要消费方

油价与欧美经济

重大国际事件或现象

20世纪前半期

总体上升

美国

英国

欧美列强

美英控制世界石油产销,展开激烈争夺。

20世纪5070年代中期

50

中东为主,美国、苏联、拉美和非洲。

欧美日苏等工业国

油价低廉,经济快速发展。

美国取代英国控制中东石油。亚非拉等国收回石油权利。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并以石油为武器争取自身权利。

20世纪80年代前后

40%。其他清洁能源逐渐发展。

发达国家油气占国内能源的比重下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油气占国内能源的比重上升。

油价上涨,经济陷入低谷。

伊朗推翻亲美政府,美国转而制裁伊朗。苏联支持伊拉克、利比亚。

20世纪90年代

油价跌落,经济快速发展。

围绕石油,利益各方继续博弈。新能源事业发展。

——摘编自刘波《石油与20世纪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推动石油生产与消费进入 汽油时代 的主要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方面提出一个具体看法,并予以论证说明。(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