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应用和人口的迁移,推动着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为了适应机器生产,必须建立与机器生产相应的工厂制度。阿克特莱在其工厂中施行日夜两班倒的做工制度,每班工作12个小时,中间休息一小时以便用餐。这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潜力,保证了工厂机器的长期运转。……为了促进生产,阿克莱特要求工人们勤奋工作,不得旷工、懈怠或不遵守工厂的纪律,如有违反便毫不留情地加以严肃处理。……对踏实做工的劳动者,阿克莱特则给予各种物质鼓励。
——摘引自孙海鹏《英国工业生产组织的演进——形态学的长期考察》
材料二
1875年,18岁的丁龙被人以
“猪仔
”的身份从中国贩卖到美国加州。当时的美国正在修建太平洋铁路,大量华工参与铁路建设并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客死他乡。丁龙在铁路投资者卡朋蒂埃的企业里做工,由于他做事勤恳,赢得信赖,后来成为卡朋蒂埃的管家,并与他结下深厚的情谊。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绪加剧,丁龙遂请辞回国,卡朋蒂埃许诺给予丁龙一个愿望。令人惊异的是,丁龙提出希望把他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来研究他祖国的文化,推动美国人理解和尊重中华文化。在卡朋蒂埃的捐助和努力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
“丁龙讲座
”和
“东亚系
”。这里后来成为全美研究中国文化的权威机构。
——摘编自裘伟廷《丁龙——一位创造美国传奇的华工》
材料三
19世纪五十年代初,旧金山附近五百万英亩低洼地常年浸涝,荒废无用。经华工平整后,大面积低洼地变为肥沃良田。……加州的农业季节工人,华工占75%。据加州土地测量局长估计,华工在修铁路、治洼地方面为加州所创财富近三亿美元。
——摘编自【美】乔治·西华《从社会经济方面看中国移民》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工厂制度的推广所带来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 并指出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代表。(6分)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提取信息,围绕
“华工的相关概况
”自拟论题,结合所学;加以论述。(8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字数控制在200—3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