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33 浏览数:649

一、单选题

1.

据考古学发现,在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中,已发现有9000多年前的石斧、石杵和家猪骨。由此可知,当时(  )

A.阶级分化现象明显B.养蚕缫丝技术成熟C.磨制石器尚未出现D.民众生活渐趋稳定

2.

商建国后,自商汤至商纣,历17代、31王,前后将近600年。《诗·商颂·殷武》中记载: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下列表述符合商朝史实的是(  )
①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②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③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④形成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的等级结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周灭商后,立纣的兄长微子启于宋,以延续商朝的香火祭祀。宋国位于如图(  )

A.①B.②C.③D.④

4.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五千言,下列属于其主张的是(  )

A.尽地力之教 B.兼爱 非攻
C.为政以德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

秦统一后的一次廷议中,李斯认为,分封子弟为各地诸侯,随着时间的流逝,各诸侯之间相互疏远,最终势必会出现如周朝一般列国割据的情况。秦始皇历经艰辛才得以平定天下,同样认为分封诸侯不利于统治。于是在地方管理上,秦始皇采用(  )

A.皇帝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郡国并行制

6.

秦朝的政令暴虐,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等_____后,此起彼伏的农民大起义迅速蔓延开来,最终把秦王朝推翻。_____处的农民起义是(  )

A.黄巢起义B.李自成起义C.黄巾军起义D.陈胜、吴广起义

7.

如图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窟壁画,壁画上的题记明确提到 前汉(西汉)……使博望侯往西域大夏国 ,该 博望侯 是(  )

A.董仲舒B.卫青C.霍去病D.张骞

8.

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下列项中与之不符合的是(  )

A.颁布 推恩令 B.实行盐铁官营C.派张骞出使西域D.设置西域都护府

9.

某著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实际成书于汉代,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该著作是(  )

A.《神农本草经》B.《唐本草》C.《千金方》D.《黄帝内经》

10.

据《晋纪》称: 晋中兴之功,(王)导实居其首。 ,王导 匡时辅政,业同伊尹、道隆姬旦 。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这加剧了东晋时期(  )

A.士族专权B.流民南迁C.民族交融D.南北对峙

11.

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顺应历史潮流,实行了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  )

A.推动了江南地区开发B.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C.实现了富国强兵目标D.为北魏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12.

唐代诗人皮日休写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由此可知,皮日休意在(  )

A.肯定隋朝结束南北分裂局面B.抨击隋炀帝穷奢极欲C.辩证认识大运河开凿的影响D.强调隋朝的国力强盛

13.

唐贞观三年(629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边疆民族政权。此后,吸收先进的封建文化,创立文字,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并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这可用以说明(  )

A.吐蕃政权推行汉化改革B.唐朝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C.中外文明间的友好交流D.唐朝对边疆地区实行一体化管理

14.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这体现了唐朝后期的政治局面是(  )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

15.

唐玄宗后期,均田制逐渐废弛,原有的赋税制度难以为继,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780年,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建议,实行新的赋税制度,规定: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这一改革措施(  )

A.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B.增加税收名目C.减轻农民的人身控制D.缩小征税对象

16.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隋唐时期,负责政令审核的是(  )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

17.

山西恒山的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 三教合一 的独特寺庙。中国古代奉行三教并行政策的是(  )

A.北魏B.隋朝C.唐朝D.北宋

18.

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逐渐走到世界前列。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时期

人物

代表作或成就

南朝

祖冲之

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隋朝

李春

绘制《禹贡地域图》

北朝

贾思勰

编纂《齐民要术》

唐朝

僧一行

设计建造赵州桥

A.①B.②C.③D.④

19.

唐招提寺是仿唐制建造的寺院,被誉为 海东无双的大伽蓝 绝尘名刹 ,寺院的金堂和讲堂是8世纪建立的古建筑物,都是日本国宝。该寺院的建造可用以说明(  )

A.法显西行取经B.玄奘前往天竺取经C.空海来华求法D.鉴真东渡传授佛法

20.

参知政事又简称 参政 ,是宋代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 宰执 。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宋代参知政事(  )

A.地位为副宰相B.统管地方财政C.制约知州权力D.负责禁军调动

21.

1069—1085年,为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以 理财 整军 为中心任务,主持全面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领域。王安石变法(  )

A.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B.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C.加剧统治集团内部分裂D.以募兵制取代征兵制

22.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辉煌历史的典型时期,也是游牧文化、渔猎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重要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因俗而治或兼顾不同民族的统治制度、政策,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积累了有益经验。下列属于辽朝推行的管理制度是(  )

A.猛安谋克制B.四等人制 C.行省制D.南北面官制

23.

据史书记载,宋代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这表明,宋代(  )

A.门第观念淡化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南北分卷维护稳定D.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24.

古代某思想家从早期儒家典籍《礼记》里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论语》《孟子》二书,合编为 四书 ,并加以注释。这位思想家是(  )

A.程颢B.张载C.朱熹D.八思巴

25.

沈括是北宋时期首屈一指的科学家与科技史家,他博学多才、善于观察,在天文、地理、水利、算术、物理、生物等诸多科学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被称为 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下列著作由其编纂的是(  )

A.《梦溪笔谈》B.《授时历》C.《农书》D.《蒙古秘史》

26.

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据学者估算,我国古代人口数超1亿应该发生在(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27.

台湾在元朝时被称为 瑠求 或者 琉求 。《元史·瑠求传》记载: 瑠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澎湖诸岛,与瑠求相对,亦素不通 。为加强台湾事务的管理,元朝设置(  )

A.北庭都元帅府B.澎湖巡检司C.奴儿干都司D.理藩院

28.

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具体表现为(  )
①开始出现纸币 ②杭州被称为 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③形成实力雄厚的商帮群体 ④美洲高产作物传入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29.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他基于当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学术史、儒家学说乃至遗民精神归属加以反思、批评和重建。下列属于其主张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工商皆本 C.致良知 D.童心说

30.

康熙亲政后勤于政事,他虽曾抱怨说: 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 ,但其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疆域开拓并巩固。下列事件发生在康熙年间的是(  )

A.设立军机处B.设立伊犁将军C.推行金瓶挚签D.签订《尼布楚条约》

二、材料阅读

31.

科举制作为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动,地主阶级结构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 的原则……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摘引自冯天瑜《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唐时期科举制确立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特征。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摘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32.

商鞅变法作为我国古代变法效果较为显著的一次变法,历代史家与当下学界对此评价可谓百家争鸣。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入而食屈于内,出而兵弱于外。百人农一人居(闲居)者,王;十人农一人居者,强;半农半居者,危。

——摘引自(战国)商鞅《商君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经济改革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如图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鞅方升(标准量器)。其一侧壁刻有 十八年,齐遣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爱积十六尊五分尊壹为升
(2)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史料类型,并分别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的史料价值。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摘引自(汉)班固《汉书·食物志》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变法的影响。

33.

左图右史,是学习历史的不二法门。多维审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唐至清),从中汲取古人治理边疆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唐代管理边疆民族地区的措施,并说明其特征。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管理A地的行政机构,简述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意义。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康熙认为安定边疆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所学简析清朝的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