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5+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9 浏览数:936

一、单选题

1.

自成汤咸至于帝乙,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居),罔敢湎于酒。 该材料能够反映(  )

A.夏朝王位继承制度B.商朝地方管理制度C.西周原始民主传统D.秦朝岭南社会状况

2.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是皇室一家是世袭的,除却皇帝可以把皇位传给他儿子外,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已是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 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

A.宗法制B.嫡长子继承制C.郡县制D.皇帝制

3.

下图是湘西里耶秦简中的一枚木牍,其上书写有 迁陵以邮行洞庭 的字样,迁陵是洞庭郡的属县。该文物表明秦朝(  )

A.开创了全新的地方行政制度B.采取了开明的边疆管理政策C.创立了重要的巡视监察制度D.建立了分级的文书传送系统

4.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材料中 台阁 的性质是(  )

A.执行机构B.秘书机构C.行政中枢D.监察机构

5.

从汉代起,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 士人政府 。这种政府的出现最初缘于(  )

A.世官制B.军功制C.察举制D.科举制

6.

《北齐律》中首次规定了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重罪十条,分别是:反逆(造反);大逆(毁坏皇帝宗庙、山陵和宫殿);叛(叛变);降(投降);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不道(凶残杀人);不敬(盗用皇室器物对皇帝不尊重);不孝(不敬父母);不义(杀本府长官和授业恩师);内乱(亲属间的乱伦行为)。由此可见该时期(  )

A.律令注重礼法结合B.中华法系已臻完备C.开始强化基层教化D.儒学深入社会基层

7.

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唐代设 御史台 ,中央形成三省、六部、一台的格局。这一变化说明(  )
①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②监察机构地位下降
③台谏职能实现合一 ④封建皇权逐步加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明朝万历年刊本长沙檀山陈氏族约规定,宗族内族人必须助农工、扶老弱、恤忧患、实义仓(藏谷物融通族人)。此族约(  )

A.体现了乡村教化的法律化倾向B.有助于提升族人文化素质C.表明理学思想开始向民间渗透D.有利于提升族人道德信念

9.

凡在外司府州县等衙门官,每三年朝觐,吏命会同本院考察。 文中对官员的考核方式属于(  )

A.大计B.京察C.上计D.通考

10.

下表是晚清选官制度变革表(部分),据表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有(  )

1898年,设立经济特科,以内政、外交、理财、考工、经武之学取士。

1901年,设立各级学堂。8月,诏自次年始科考内容改为: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三场试四书五经,并废八股程式。

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毕业生都给予不同的功名。

1906年,诏令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1907年颁布《廷试录用章程》,规定凡在外国高等以上各学堂毕业生,经学部考察合格,奉旨赏出身后方可参加廷试,廷试后再授予官职。

①应对统治危机是变革的重要目的 ②官员的录用方法呈现多样化
③中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从此确立 ④科举取士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

第二届高等考试规模较大,共有2639人报名参加包括普通行政人员、财务行政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统计人员、外交官领事官、司法官、会计人员7类考试。10月20日,考试在南京,北平同时举行,经过甄录试、正试,共录取及格人员102人(首次录取女性2名)”组织该次考试的应该是(  )

A.南京临时政府B.北洋政府C.国民政府D.新中国人民政府

12.

观察下方的示意图,判断与图中事件最相吻合的历史背景是(  )

A.建立起首个工农武装割据的政权B.成立了全国性的苏维埃中央政府C.政府组织采取了 三三制 原则D.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13.

新中国初期,我国在政治立场上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保持一致。同时,在建国一年内就与瑞典、丹麦、芬兰、瑞士、挪威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4.

我国某部法律文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允许外国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共同举办合营企业。……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这部法律最有可能颁布于(  )

A.建国初期B.改革开放初期C.中共十四大后D.中共十八大后

15.

毛泽东同志说过: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作风建设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后,干部制度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

A.民主集中原则B.人民民主原则C.党管干部原则D.公开公正原则

16.

他们(人民)由于不堪忍受国王的统治,(便在推翻王政后)设立了任职期限一年和两个共同掌权的职位,称之为consul,源自conaulere(商协、协议)”材料中的“consul”应翻译成(  )

A.监察官B.执政官C.议事会议员D.元老院元老

17.

一部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史,是议会逐渐取代国王统治国家的历史,国王的权力经历了从 王在法下 王在议会 的动态演变过程。其中, 王在法下 这一宪政原则源于(  )

A.《大宪章》签署B.光荣革命 结束C.《权利法案》颁布D.责任内阁制建立

18.

下图是法罗群岛(丹麦)在2017年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发生50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下列有关该事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体现原始积累的时代背景B.明确了国际法的主体对象C.否定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D.高举起科学和理性的旗帜

19.

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她在位70年,是英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国王之一,她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传奇 。下列不属于女王生前职权范围的是(  )

A.形式任命首相B.授权首相组阁C.担任国家元首D.监督内阁行政

20.

1787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该宪法是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稳固基石,但它一度未承认黑人奴隶的合法地位,并且为国家埋下了分裂的种子。该宪法对蓄奴制的承认违背了(  )

A.三权分立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共和主义原则D.联邦至上原则

21.

这部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 较小的坏事 ;而在温和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 妥协共和国 ,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制定这部宪法的是(  )

A.美利坚合众国B.法兰西第一帝国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D.中华民国

22.

二战结束后至1968年间,英国政府曾对文官制度作了新的调整。观察下图,从中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

A.行政人员在政府中的作用降低B.福利制度导致官员的人数膨胀C.文官人员设置体现分工专业化D.文官层次过多影响行政的效率

23.

在司法审判中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即:法律条文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判决结果是结论。这种审判方法在下列哪个国家比较典型(  )

A.澳大利亚B.加拿大C.印度D.日本

24.

柯立芝总统曾把某国际条约的签署当作20年代美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加以宣扬,称它是各国维护和平的一个重大步骤,将被证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历史性文献,将以人类道义最深刻的抱负写入国际公法。该条约最有可能是(  )

A.《国联盟约》B.《非战公约》C.《红十字公约》D.《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5.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 就史料的价值而论,正史不如正史以外之诸史,正史以外之诸史,又不如史部以外之群书。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政治立场会影响到历史真相的准确记录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会变得模糊不清C.历史研究的重心应放在史部以外的资料D.原始记录比学术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元代的大一统规模超过前代,其疆域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 羁縻之州 ,到元朝 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和急递铺系统。……元灭南宋后,为征调南方财赋以供京师之需,进行了疏通漕运和开辟海运的工作。

——据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
采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来解决民族问题,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时指出: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这一重要论断重申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揭示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要义,为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摘自国家民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列举1949年以来的相关法律文件,以及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相关思想原则,说明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南京《临时约法》,是在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取得胜利而又迅速丧权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约法的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但又缺乏足以付诸实施的种种保证;它堂而皇之地悬为国典,但从它公布的第一天起就不断遭到袁世凯的践踏,并最后被废弃。《临时约法》的命运,随着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它没有能够挽救革命,更未能救中国。但是,《临时约法》仍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革命的宪法,也是资产阶级绝无仅有的一部民主的宪法,因此,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自刘望龄《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民是一条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道路,实现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还是走出了一条既遵循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本国国情,以本国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一套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制度设计和成功实践。这一制度具有整合功能,是中国作为 后发赶超型 国家实现现代化变迁的强大制度力量,显示了中国民主的新形象。

——整理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8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临时约法》的性质地位,并结合其内容加以说明。(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分析导致各国政治制度独特性的原因。(5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这段话出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这一类变化,虽有图强的意图,然而触及的仅仅是局部东西, 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 。在列强环伺之下,其 屡见败衄,莫克振救 ,已为世人所易见。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如何使小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 将以政府的身份采取措施,直接改善农民的状况,从而把他们吸引到革命方面来,这些措施,一开始就应当促进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让农民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但是不能采取得罪农民的措施。 1894年,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 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摘自纪思《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

材料三
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这一场变法可谓惊天动地,中国历史上只此一回 。然而,对商鞅及其变法的评价却是言人人殊。①从汉武帝开始,汉代 学者耻言商鞅。 ,商鞅变法饱受批评。②商鞅学说从阴暗之处重新回到明亮的历史舞台,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商鞅的强国之道又焕发出了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举国争说法家。

——摘编自王晓荣、赵进《民本观视域下的商鞅变法评价》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康有为提出 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这一观点的原因,指出 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背景下中国近代改革的新主题。(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引导 小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新中国初期我国体现该观点的实践探索。(4分)
(3)从材料三中选择一种观点加以阐述。(要求: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以及评价者的时代背景。)(6分)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世纪欧洲并不是政教合一,而是典型的政教二元结构。西方文明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中世纪发展出一个由不同的体系化组织来承担道与剑的系统——道由教会掌管,剑由国王掌管,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合作,当然,也会相互打架。

——摘自李筠《西方史纲》

材料二
中古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和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以工商业作为基本谋生手段。但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三
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种宗教。

——摘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10月24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古西欧政治制度的特征,阐释材料中 合作关系的基本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后期王权变化的原因,并以14世纪的法国为例说明王权变化的表现。(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签署的历史背景。(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