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高三教学质量摸底检测历史试题(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592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管仲认为治国必须 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 ,推行新法则要 慎用其六柄(杀、生、贵、贱、贫、富)”。这反映出其思想特点是(  )

A.尊法敬天B.外儒内法C.德法并重D.严刑峻法

2.

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铸造农具的铁范,铁范之内有 等文字标志。经学者研究,其中的李、汜、山是姓氏。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汉初期(  )

A.冶铁业中心在北方B.冶铁技术相当普及C.铁制农具普遍使用D.尚未实现盐铁官营

3.

踏歌是对以脚踏地为节、载歌载舞的群众性活动的一种通称。《旧唐书·睿宗纪》记载了当时宫中表演踏歌的盛况。也有诗描写踏歌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儿连袂行 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据此可知,当时(  )

A.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B.社会风气较为开放C.诗歌以描写民间生活为主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4.

表1是宋明两代政府收入银、钱数额对照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表1

年代

钱数

银数

北宋元祐元年(1086

48480000

57000

明代万历九年(1582

217654

37042816

A.赋税政策的调整B.经济结构的变动C.社会秩序的稳定D.土地制度的改革

5.

清代科道官对于风闻传言且事实未清的行为可进行弹劾,这是科道官所独有的特权。科道官如果出于私心,徇私诬劾, 回奏不实,或并无可据者,降一级调用。 这些规定旨在(  )

A.限制监察官员的权力B.保障监察效果C.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D.杜绝官场腐败

6.

1881年,清朝驻外公使曾纪泽赴英外交部, 谈商改条约之事 ,并 争辩良久 。他认为: 诚能深通商务之利弊,酌量公法之平颇,则条约之不善,正赖此修改之文,得以挽回于异日,夫固非彼族所得专其利也。 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意识到启迪民智的重要C.力主融入国际社会D.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7.

1895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维新派帮助下进行改革,先后设立矿务局、铸币局,兴办新式学堂等,得到湖南乡绅的大力支持。梁启超入湘大讲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却遭到湖南乡绅们的激烈反对。这表明维新运动(  )

A.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B.受到湖南乡绅的强烈抵制C.应与社会实际相结合D.与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8.

表2为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1919—1925年)演讲分类情况。这反映出(  )

A.知识分子渴望改造中国社会B.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C.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界的共识

9.

图1为1934—1936年革命根据地范围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图1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工农红军实现重大战略转移C.国共联合抗战的需要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0.

图2为画家朱鸣冈于1954年创作的水彩宣传画。如果设计这幅宣传画的标题,最合适的是(  )

图2

A.咱们要共同努力来建设社会主义B.家家分土地,户户干劲足C.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1.

许多欧美学者试图证明埃及文明来自于两河流域,非洲和美国黑人学者则极力强调古代埃及文明的黑非洲性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古代埃及文明是一种原生文明,同时它又受到来自埃及以北和以南两个方向的影响。这说明(  )

A.新史料的发现推动历史认知进步B.世界文明的进程具有多样性C.历史共识的确立需要批判性思维D.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的属性

12.

1040年,米兰城的中小贵族和工商业者联合起来,赶走了大主教。1045年,在出身贵族的人民领袖兰佐内的领导下,米兰城内的小贵族和城市工商业者开始融为一体,他们的联合被称为 和平联盟 。上述现象(  )

A.导致天主教会迅速衰微B.瓦解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C.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D.呈现了王权逐渐加强的趋势

13.

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一做法表明,当时的英国(  )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B.宗教改革思想深入人心C.文学创作世俗化倾向明显D.自然科学成就影响广泛

14.

1844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指出, 现在阶级分化日益尖锐,反抗精神日益深入工人的心中,愤怒在加剧,不久的将来,一个小小的推动力就足以引起山崩地裂 。这一论述(  )

A.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C.促成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D.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15.

印度国大党领袖提拉克(1856—1920年)宣称《薄伽梵歌》是印度 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 ,他用《薄伽梵歌》论证其政治纲领的合理性。提拉克的做法(  )

A.复兴了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B.巩固了国大党的领导地位C.打击了印度的封建顽固势力D.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斗争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3 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材料二

表3

文献材料

文献出处

礼宾院,掌回鹘、吐蕃、党项、女真等国朝贡馆设,及互市译语之事。

《宋史·职官》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辽先祖名生都奄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金世宗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直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

《金史·世宗纪》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

许衡《许文正公遗书》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辽宋夏金元时期是由 小中国 大中国 转变的关键期。 小中国 指发源于中原农耕地带,以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的汉文化覆盖全部国家疆域作为理想目标,以 外儒内法 的专制君主官僚制作为统治模式的政权; 大中国 则指能对发源于汉地社会边缘的农耕——游牧交界地带的不同民族进行有效治理,并提供多样性发展空间的政权。

——摘编自【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14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民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认识,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明清之际 开端与 鸦片战争 开端。
其一, 近代 始于明清之际。郑鹤声认为: 新航路发现以来,世界交通,为之大变,人类生活与国际关系,较之中古时代,显有不同之处,是即中古史与近世史之所由分界也。近世史之演变,有 继往开来 之趋势,其一切表现,皆在根据往古事迹而发扬光大之。且推陈出新,由此而孕育未来之局势。故近世史之范畴,实包括三四百年之历史,无论中西,大都皆然。
其二, 近代 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对鸦片战争为近代开端做出系统理论阐释的是李鼎声。李氏在《中国近代史》中表示: 我们之所以不以明末清初为近代史的开头,而是近代发端于鸦片战争,理由是很简单的,明末清初不过是两个朝代的交替期,不能代表一个历史的大转变期。从鸦片战争后,中国才日益走上殖民地道路,在革命经济上,在阶级阵营上,以及文化思想上都表现了巨大的转变。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20余种中国近代史著作大多以鸦片战争为开端。至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将 中国近世史 列为历史系必修科目。鸦片战争开端说逐渐成为学界主流观点。

——摘编自赵庆云《何为近代——中国近代史时限问题讨论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时期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争论 进行评述。(14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从数据变化看社会发展

表4 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

年份

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亿元

进出口总额/亿元

1978

36787

385

16215

10725

35500

1988

151804

1378

58141

38652

382180

1998

851955

6860

341349

148164

2684968

2008

3192246

24100

1317276

334281

17992147

2018

9003090

64644

3051600

675380

30530500

图4 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图5 中国健康体检人次数及覆盖统计情况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数据变化进行合理解释。(8分)
(2)若进一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补充史料并说明理由。(6分)

四、开放性试题

19.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历史地图。 (13分)

图6

图7

图8

——据张芝联《世界历史地图集》等

综合运用以上历史地图,设计历史习作主题及目录,并作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