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11月一轮复习诊断考试(二)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419

一、单选题

1.

西周国家管理可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每个单元中基本上都有国、野两类政治区域,且这两类政治区域各自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社会职能。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国、野渐趋一体化至无界限之分。这一变化(  )

A.反映社会等级趋向平等B.说明中央集权日渐加强C.导致战争频发社会动荡D.源自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2.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人类历史上最为深刻的文化突破发生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问,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材料中 轴心时代 (  )

A.巨人影响后世的思想诞生B.东西方哲学同时期成熟C.政治治理理念有巨大进步D.社会全面转型得以实现

3.

下面为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农业画像砖石《锄地图》,图中一农夫手持长柄锄正在锄草,其后有一农妇肩扛一锄头,两端有水罐和篮状物。该画像砖石可用于研究汉代(  )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B.租佃制生产关系的普及C.大地主田庄上农民的劳作情形D.农民受到沉重封建剥削

4.

我国北方一直含有畜牧业的成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畜牧业成分较前代不断增加,这一变化是北方农业的一次重大经济结构调整。这一调整(  )

A.根源于气候条件的变化B.促进了少数民族不断南迁C.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成果D.是统治者政策推动的结果

5.

中书决策、门下封驳、尚书执行是理想的三省制运作方式,但只适用于唐前期。唐玄宗以后,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成为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实际上就是宰相府,三省与之分别存在。国家行政大事都由中书门下决策,尚书省各级官员只是具体执行。这表明当时(  )

A.权力制衡机制受到挑战B.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异变C.中央行政效率日趋低下D.相权遭到了严重的削弱

6.

下表为宋代中外贸易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宋代(  )

序号

记载

出处

两宋政府在主要通商口岸设置了怀远驿来远驿等机构以接待外国客商

【明】姜准《岐海琐谈》

雍熙中,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珍珠、龙脑

【清】许松《宋会耍辑稿·职官》

到了十世纪末,中国政府曾发出特殊执照,招经营非洲货的外国商人来华

潘克胡斯特《埃塞俄比亚经济史入门》

A.外国客商社会地位提高B.对外贸易人超的情况比较严重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政府奉行积极进取的外贸政策

7.

据记载,明代钦差并非都是钦差大臣,也包括低级官员、宦官及固定差遣者。钦差的选派也要经过官僚体系的运作,是皇帝与官员共同合作的结果;其派遣区域以皇帝为中心,既包括地方,也包括京城;其身份凭证除了敕书之外,有的也有关防,甚或印信。材料反映出明代的 钦差 (  )

A.具有临时性和随意性B.弥补了前代监察体制的弊端C.适应了专制统治需要D.使选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8.

古代官员父母离世,按常规需停职回原籍 守制 ,以符合 四书 中父母三年之丧原则。1577年大学士张居正父亲去世,皇帝 夺情 ,要求张居正不丁忧守制,此举引起官员们的激烈反对。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内阁地位的提高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D.商品经济的冲击

9.

鸦片战争后,魏源所述 师夷之长技 ,并不限于坚船利炮即军事一面,而是包含了军事、科技、文教等多个方面;对于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他也是抱着赞赏的态度,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要予以采纳,但也没有表示排斥和反对。这表明魏源的主张(  )

A.系统地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B.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为根本出发点C.宣扬了中体西用的价值理念D.是对西方列强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10.

据记载,1891年1月,福建福州建宁有人购买机器,建立了一个机器制茶厂,其机器 租与建宁府种茶之家 ,受到茶农欢迎,制茶厂 头一年对前来求焙制的人无收费,以后收费亦将远比手工收费为低 。该做法(  )

A.顺应了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潮流B.推动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C.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D.增强了中国制茶业的国际竞争力

11.

自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对于官钱局和银元局派人经理并派兵进行守护。其藩库银两由都督亲自验明,一律搬到谘议局内,以备饷需。而绅富捐助也相当踊跃,例如八省膏捐大臣柯逢时,军政府成立后被推举充当总文案,他捐了30万两。这反映出湖北军政府(  )

A.群众基础广泛B.革命策略灵活C.斗争对象明确D.财政实力雄厚

12.

在1923—1926年间,《新青年》翻译列宁的作品高达9篇,不定期刊第一号(第一期)为纪念列宁逝世一周年,专门命名为 列宁号 。全部九期杂志中,介绍列宁、研究列宁主义的有26篇,其中有14篇是专门研究列宁主义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新青年》(  )

A.深刻反思了民主科学的局限性B.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C.号召全面借鉴十月革命的经验D.突出科学理论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

13.

下面为1913年、1921年、1936年磨粉业产量及诸种生产形态比重表。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时间

1913

1921

1936

总产量合计千包

21364203

24719728

30998099

1.商品面粉%

4564

4515

4630

其中

机器工厂生产%

1005

1836

1840

机器磨坊生产%

019

113

221

旧式磨坊生产%

3540

2566

2569

2.自然经济面粉%

5436

5485

5370

A.社会经济布局趋于合理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空间拓展迅速C.近代工业发展相对缓慢D.传统工业生产形态逐渐趋于完善

14.

据记载,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数个村子的民兵经常进行联防作战:一村有事,数村支援,合力对敌。此外,民兵队伍还在配合支援正规军的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大部队的耳目喉舌和总预备队。据此可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A.成为抗日战争的总后方B.努力践行人民战争的路线C.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D.重视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

15.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法院民事、刑事案件数目很大。旧案清理未完,新案又不断涌来。各级法院干部少,案件多,造成积案甚多。但各级人民法院克服困难,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分工负责,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了一套工作制度,较快地完成了积案的审理工作。积案审理工作的完成(  )

A.保证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B.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有利于国家民主法制建设

16.

199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在此基础上,我国逐渐形成了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委托单位组成的 总公司一分公司一直属库 垂直管理体系。该体系(  )

A.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准备了某些条件B.体现了改革与开放的深层次互动C.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根本出发点D.使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17.

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公民的民主参与的可能性得以空前扩大,雅典城邦的直接民主,即使在幅员广大的国家,也有可能更加深入的实现。这不仅彰显了希腊民主政治的生命力,而且预示着科学与民主的结合对人类历史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这说明希腊民主政治(  )

A.以科学民主为主要内涵B.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C.在信息革命下重焕新机D.在世界范围得以推广

18.

文艺复兴时期,一元的普世主义为新的多元主义所取代。当宗教不再成为人们的最高主宰时,他们就寻求君主,也就是说,人们不再把自己的情感和忠诚贡献于宗教权威,而是转移到世俗的王权,他们关注、效忠与认同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反映出文艺复兴(  )

A.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B.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C.使王权摆脱了神权桎梏D.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19.

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提供给国内的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阶层;玛瑙贝被英国等国的商人购买,并用以交换奴隶,运往西半球的种植园;蔗糖被运往阿姆斯特丹,然后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这些现象反映的是(  )

A.价格革命的爆发B.商业革命的兴起C.商品输出的普及D.资本输出的流行

20.

1871年,巴黎公社在关于选举的公告中明确指出,公社委员会即是 公社议会 市政议会 ,是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把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合二为一,实行 议行合一 ,明令 公社委员应担负所在区的行政领导工作 。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宣告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B.改良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C.明确了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原则D.实践了工农联盟的革命方略

21.

下图为欧洲著名画家乔治·布拉克创作于1913年的作品(局部)该作品(  )

A.显示了浪漫主义的时代特色B.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C.体现了印象主义的绘画特征D.反映了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

2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颁布了新的发明创造奖励条例,鼓励技术革新,奖励发明创造。条例规定,可以按发明创造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奖金额最高可达10万卢布。该条例的颁布(  )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B.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延续了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D.优化了国民经济的结构

23.

有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不仅实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西欧落地,又成为美元霸权体系的起点,既实现了西方阵营的整合,又加速了全球秩序的裂变。该学者意在强调马歇尔计划(  )

A.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目标一致B.确立了美元的霸权体系地位C.加速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D.使货币嵌入了大国政治博弈

24.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多样化的双边、三角、多角关系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俄、中法发表倡导多极化的声明;法、德、俄决定建立三国年度首脑会晤制度;东盟和中、日、韩举行了 9+3”会议,后发展为 10+3”会议;西欧一些领导人到美国的后院——拉美地区访问,倡议建立欧拉自由贸易。该状况(  )

A.表明美国已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B.说明第三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C.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标志着强权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呈垂直结构,等级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这种等级结构既严谨又可松动,其严谨性表现之一是等级差异鲜明,权利义务截然不同,特权者恒有特权,贱民恒受压抑。这种等级划分和各等级的社会地位是由法令确定的,是依照人们的品级、身份、门第、职业划定的,也是依靠习惯形成的,因此很难改变;另一表现是等级监督严格,法律规定不同等级成员有不同社会地位,不得错乱,违犯者将被纠正,甚至会被判罪。而且人们还要受到政府的、等级成员内部的监督,不许伪冒其他等级。自清末以来,旧有社会组织开始演变,不少传统组织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或多或少地融入了时代气息。家族进一步民众化,反对族人吸食鸦片。个别地区个别宗族 集族人为族会,从事家庭立宪 ,还吸收血缘关系以外者参加宗族等。会馆、公所作用扩大,不少会馆、公所研究商情、商务,成为商战阵地,同时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并开办近代教育等。有的专业行会,把雇工也包括在内。此外,政治团体的出现也为社会群体注入了生机。

——摘编自栾爽《震荡与冲突:近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并对其作简要评价。(7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英国工业增加值结构变化表

1770

1801

1831

增加值百万镑

比例%

增加值百万镑

比例%

增加值百万镑

比例%

棉布

呢绒

亚麻布

丝织品

建筑

啤酒

皮革

肥皂

蜡烛

造纸

06

70

19

10

24

15

02

13

51

03

os

09

01

26

306

83

44

105

66

09

57

223

13

22

44

04

92

101

26

20

93

40

09

25

84

08

10

27

06

170

187

48

37

172

74

17

46

155

15

18

50

11

253

159

50

58

265

76

08

52

98

12

12

79

08

224

140

44

51

235

67

07

46

87

11

11

70

07

总计

228

100

541

100

1130

100

——摘编自晋兰天《国家与市场: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1660—185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档案立法的思想根源是儒家和法家思想。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思想骨子里都是儒家仁、义、礼、信的封建伦理纲常,体现在文书档案工作中就是浓厚的封建等级思想渗透到文书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自然地体现在文书档案立法的各项内容和规定之中。从文书的文种、格式、抬头、避讳制度、用印到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及档案的利用范围等,便可得知是如此的等级森严。从秦代到清代,历朝历代统治者都进行了档案立法活动,都意识到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封建专制的重要性。档案立法包含于国家刑法典或行政法典,零星地分散在王朝立法的不同条款之中。古代档案立法总是和国家封建立法紧密相连的,秦律严苛,则秦代档案立法同样以严刑酷法著称;宋律细琐,则宋代档案立法也表现为事无巨细皆有法。

——摘编自杜道运《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思想研究》

材料二
近代以来,以罗振玉、王国维等为代表的史学家们从史料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档案史料的范围、功能、搜集、辨伪、校勘、整理、利用,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视野。他们把档案的视野从 官方 记载逐步拓宽到实物、雕刻、歌谣、民俗等。近代有识之士纷纷研究搜集、整理、编纂档案史料的科学方法,促进了近代档案学的发展。近代时期的档案法制体系包括三个等级结构:一是中央政府级档案法规;二是各级地方政府级档案法规;三是各类档案管理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近代已经具备完备的档案立法体系,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时代性的特点,民主法治、集中统一是这一时期档案法治思想的立法基础,为我国档案法制建设提供了思想源头。

——摘编自张盼《试论近代档案思想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档案管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档案思想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与近代档案思想给我们的启示。(2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49年8月,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正式成立,标志着跨大西洋的西方军事战略界线也基本划定,1955年5月5日西德加入北约。苏联对西德加入北约的即时而公开的反应,是1955年5月14日以苏联为首建立了包括东德和东欧国家在内的与北约直接相抗衡的华沙条约组织。于是,分别以关苏为首的两个武装集团在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相互怒目而视,两极格局也逐渐定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首先,美国和它的伙伴国实际上要比苏联集团强大。其次,两极格局未能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有些国家和地区处于对立的两个联盟集团之外,这使两极格局多多少少受到了牵制与限制,而且在两极格局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多极的力量。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在 一边倒 的总体特征下,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一系列调整:从执行 一边倒 外交政策到和平共处外交政策再到依靠 中间地带 力量的政策,逐渐突破建立在中苏同盟基础上的 一边倒 外交战略,转向 两个拳头打人 外交战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具有鲜明的 内向性 特征,贯穿着独立自主原则和国际统一战线思想。1958年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中国开始鼓励和援助世界各地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积极倡导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毛泽东提出把国际依靠力量放在亚非拉三大洲的新兴国家上。这一时期新中国外交的核心目标是反对美苏,维护和平。发展与 中间地带 力量的关系,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核心战略。1964年中法建交,就是在此战略思想指导下的一个突破。

——摘编自陈少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局势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并指出其基本依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