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福建省宁德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662

一、单选题

1.

周人由殷商覆亡的教训中体会出天命无常,认为上苍鬼神是否佑助周王朝,并非上苍自己的决定,应该凭恃百姓的意志决定。这表明周人(  )

A.萌生尊重祖先的意识B.具有敬德保民的观念C.否定崇拜先王的行为D.传承天命无常的思想

2.

从秦至汉武帝之前,对商鞅变法正面评价最为普遍;从汉武帝至清末民初,商鞅变法饱受批评;清末民初至今,对商鞅变法的认识逐渐客观。这表明(  )

A.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B.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C.时代越接近评价越客观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汉代, 群臣上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弹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 ,且规定不同事务的上奏文种,均有严格的书写格式。这表明汉代(  )

A.重视行政运行规范B.实施权力制衡机制C.行政效果明显提升D.监察制度渐趋完备

4.

北魏确立 存留养亲 条款:死罪的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 存留养亲 的规定(  )

A.表明统治者对老人的优抚B.违背了法律公正C.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D.缓解了社会矛盾

5.

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6.

图1和图2所示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
202211260950251477

A.阻碍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B.改变南北经济文化的格局C.削弱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D.强化中央对地方有效管辖

7.

明代钦差中既有文武官员,也有宦官;既有临时差遣者,也有固定差遣者;既有官职崇显者,也有官职低微者,还有无官职的。这反映出明代(  )

A.君主专制统治加强B.官僚体系受到冲击C.中央行政效率提升D.官员参政积极性高

8.

清朝考核制度规定: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员和各省督抚,先行自陈,然后经吏部、督察院查实,题列引见,以备敕裁;大计自最基层的州县起,经抚道司到督抚,最后呈交吏部。这说明清朝考核制度(  )

A.注重道德评判B.流程相对严密C.彰显政府职能D.便于人才选拔

9.

表1 1871-1889年回国留学人员任职一览表 

职业

人数

职业

人数

国务总理

1

税务司

1

外交官员

16

冶矿技师

9

海军军官

16

经营商业

8

政界

3

医生

7

铁路官员

14

律师

1

电报局官员

16

报界

2

海关官员

2

教师

3

表1反映了(  )

A.近代教育解决了人才匮乏问题B.政府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C.留学教育内容具有很强时代性D.清政府建立了近代化选官制度

10.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做法(  )

A.表明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B.适应了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C.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有利于巩固工农兵苏维埃政权

11.

图3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摘录。这体现了(  )

A.该制度的人民性和民主性B.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完善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完全确立D.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已构建

12.

1980年,广西宜山县等地的村民自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制定村规民约。1982年,村民委员会被写进宪法。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这表明(  )

A.政府主持基层民主选举工作B.村民自治纳入了法制化轨道C.改革开放导致民主制度完善D.依法治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13.

《十二铜表法》以死刑惩罚下列侵权行为:叛国、法官受贿、谋杀、纵火、使用魔法毁坏他人的种子以及夜间在他人田地上放牧。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侧重保护平民的私有财产B.掺杂着习惯法的残余C.注重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D.惩处犯罪的效果不佳

14.

公元533年,《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在序言中阐明罗马法律的定义: 善良 即道德, 公平 即正义,合而为法律本质的自然法观念。这反映出罗马法(  )

A.建立在前人立法基础之上B.始终恪守公平的道德理念C.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成分D.实现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

15.

1886年2月,法国议会通过法律取消曾经统治法国的家族成员的一切选举资格,禁止这些家族的亲王及其继承人在法国逗留,家族成员不准担任公职与在军队服役。这表明当时法国(  )

A.普选权受到了一定限制B.分权制衡原则得到了落实C.民主共和制度得到维护D.国家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

16.

20世纪以来,文官逐渐 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 ,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 如何防止职业文官左右总统的政策 。这反映美国(  )

A.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D.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二、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章节

标题

解释

第十讲

计划经济

1950年,政府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第十二讲

改革开放

(1978年-2002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参照第十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对第十二讲的解释。(8分)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英国国内要求改革议会的呼声渐起。温和派认为现在国家只保护土地贵族的权益,应该扩大议会选举权,并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激进派提出了实行普选、秘密投票、年度选举等要求。工人阶级要求本阶级代表进入议会,为争得政治权利。对此,执政的托利党人惠灵顿公爵表示,英国的议会制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罗伯特·皮尔则认为扩大选举权和重新分配选区,将会毁坏现有宪法的平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1832年6月,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降低选举资格,城市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租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中的选举资格为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农业家。同时取消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 衰败选区 ,增加了新兴起的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的代表名额。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后期针对议会改革英国国内的两种态度及对应理由。(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并对议会改革进行简要评价。(12分)

四、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对两宋时期的历史进行文本挖掘分析。下面是出现较多的词汇:
参知政事、南北面官、榷场、转运司、糊名法、节度使、通判、天子门生、禁军、猛安谋克、寒门等。

——摘编自李华瑞《近二十年来宋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的词语,并据此拟定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进行论述。(要求:写出关联词语,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

五、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唐宋时期,帝王与士大夫非常重视子女训诚,唐朝诗歌家训别具一格,宋朝家训除诗歌、铭、短文外,还出现了大量专著。唐宋家训首重忠君报国,次则重修身守礼,士大夫家训无不要求子弟苦读以求取功名,读书做官论充斥其中。唐宋贵族文人家庭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孝经》《女论语》应运而生。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空前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 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的《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统治者对明太祖的 六谕 稍作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明清家训重视贞烈观,以致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妇孺皆知。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家训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家训变化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