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3 浏览数:174

一、选择题

1.

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至少出现在(  )

A.三、四百万年前B.170万年前C.70—20万年前D.公元前21世纪

2.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遗址成堆粟米的发现便是证据之一。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  )

A.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黑龙江流域

4.

下图是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支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教师版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5.

《礼记》所谓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禅让 局面,发生在(  )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时期C.尧舜时期D.夏朝

6.

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

A.女娲B.黄帝C.炎帝D.大禹

7.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清朝B.夏朝C.唐朝D.商朝

8.

2008年5月17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B.自称为 始皇帝 ,建立皇帝制度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9.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诸侯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 尊王攘夷 扶助弱小诸侯国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10.

下列不属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

A.齐国B.秦国C.宋国D.楚国

11.

下列著名文物中,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是(  )

A.战国整套编钟B.铜奔马C.四羊方尊D.秦始皇陵兵马俑

12.

你认为哪一组思想家的主张属于同一派别(  )

A.老子和孔子B.孟子和韩非C.孔子和孟子D.墨子和孟子

13.

请问: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

14.

故事 塞翁失马 说明的是(  )

A.民贵君轻B.改革进步C.祸福相依D.虚心向上

15.

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  )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三星堆 青铜文化遗址

16.

问鼎中原 的典故出自(  )

A.越王勾践B.齐桓公C.楚庄王D.晋文公

17.

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曲辕犁的制造B.筒车的使用C.都江堰的修建D.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

18.

夏、商、西周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B.任用贤者勤政爱民C.加强国防充实军备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二、填空题

19.

根据提示填空:(10分)
(1)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火;山顶洞人已会______火。
(2)在险恶的环境里,为了生存,北京人过______生活;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______。
(3)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______;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是______。
(4)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______。
(5)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______朝开始的。

三、识图题

20.

识读下面两个我国古代人类的头部复原图,请回答:(8分)
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教师版
(1)A是______,B是_______。(4分)
(2)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是________。(2分)
(3)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是______。(2分)

四、问答题

21.

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据此回答:(8分)
(1)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具体内容有哪些?(4分)
(3)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2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
(1)文中的 卫鞅 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他是什么时期的人?(3分)
(2)文中的 变法 指的是什么?(2分)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3)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五、材料题

23.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臣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指的是谁?(2分)
(2)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2分)
(3)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4分)
(4)霸诸侯的标志是什么?(2分)
(5)当时称霸的诸侯,请再列举三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