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206

一、单选题

1.

孔子主张正名,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要求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然而,他又高扬 有教无类 的教育思想,反对以出身贵贱作为判别人才的标准。这表明孔子(  )

A.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B.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C.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D.倡导 因材施教 的教学方法

2.

根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西汉前期,工农商贾所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大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品和农民的生产资料;西汉中期以后,社会消费市场里的商品,大多是专供统治阶级消费的奢侈品。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社会经济的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C.丝绸之路 的开通D.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3.

盛唐时期规定,宰相进入内廷议事,必须有谏官随入,以便随时提出批评意见,谏官平时可以对君主和宰相面折廷争,也可以随时向皇帝 上封事 ;肃宗时又明确规定,要求谏官必须10 天上一次封事,直论朝廷得失。这反映出唐朝(  )

A.谏官确保决策正确B.君臣权力相互制衡C.制度建设不断发展D.宰相地位受到威胁

4.

2012年6月,元上都遗址(含古城、防洪渠、墓葬群等)因整体格局清晰、保存较为完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1为无人机拍摄的元上都遗址宫殿区俯视图。据此可知,元上都的兴建(  )

图1

A.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的协调B.有效加强了北部边境的国防C.旨在疏解大都的非首都职能D.受到了传统华夏文化的影响

5.

表1是明朝不同时期全国土地数量情况的统计表(据各地官方不同时期鱼鳞图册统计汇总)。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明朝中期(  )

表1

时间

全国总田亩数

洪武二十六年(1393

8577623

弘治十五年(1502

4228000

A.农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B.自耕农数量增加显著C.鱼鳞图册统计数据混乱D.隐瞒土地现象较严重

6.

李鸿章统帅淮军于1862年年初到达上海,与西人接触后,自感 竟如李陵、王崎之入匈奴 ,极力避免淮军与 外国人掺杂 ,但不及一年,他就不禁叹服西方练兵制器 实非中国所能及 。李鸿章的这一转变(  )

A.增强了士人阶层的开放意识B.反映了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C.适应了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D.表明近代国防转型异常艰难

7.

图2所示是辛亥革命前江苏不同身份近代企业创办者的企业资本占比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近代企业的发展(  )

图2

A.得益于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B.与传统社会结构密切相关C.根源于政府对工商业的认可D.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结果

8.

民国初年,在推广男女同校、开办女子高等小学、女子师范学校等方面,广州都走在全国前列。岭南大学于1918年开始招收女生,是中国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大学。由此可知,当时广州(  )

A.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加快B.成为全国性民主革命中心C.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命运D.已实现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某一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政府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府,那么从现在起,应当改变为除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 毛泽东作出这一讲话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

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0.

表2是《人民日报》1997年有关美国的报道统计数据表(不完全统计)。从表中可以得出(  )

表2

分类

条数

政府报道

639

经济报道

217

科技报道

172

社会生活报道

238

中美关系缓和报道

450

中美关系紧张报道

36

A.中美在各个领域交流互动频繁B.国家媒体主动服务中美关系大局C.美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D.正面的美国形象在中国成为共识

11.

12世纪的欧洲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有了一些新变化。不少教土受君主委托著书立说,大力宣扬国王功德和高贵出身。随着罗马法的复兴,出现了新的法学和政治观念:认为君主权力的正当性来自法理,而不是来自宗教性的仪式——也就是说,来自血缘而非教会。欧洲当时的这些变化(  )

A.根植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顺应了世俗权力强化的要求C.表明俗权大于教权局面形成D.宣告了封君封臣制度的瓦解

12.

17世纪初,荷兰人对于 南方大陆(澳大利亚)”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远超之前西班牙、英国等国的成就。可是,在17世纪40年代他们却停止了探险,因为他们认为 南方大陆 荒无人烟,无法开展贸易活动。由此可知,当时荷兰(  )

A.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B.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C.在争夺殖民霸权中失利D.海外扩张带有商业特性

13.

墨西哥第一次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作品是在1888年7月,报纸上第一次刊登《共产党宣言》;1896年,巴西工人报纸《社会主义者》创刊,该报的副标题是 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是巴西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第一份报纸;1898年,《资本论》第一卷被译成西班牙文,随后便在拉丁美洲传播。材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在拉美的影响逐步扩大B.无产阶级实现了自身和全人类解放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D.拉美揭开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序幕

14.

1941年春,美国与日本试图通过谈判达成一项临时和平协定,中国驻美大使获悉此事后,代表中国政府对美提出强烈抗议,由此又惊动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最终放弃对日妥协的打算。美国的这一选择(  )

A.直接导致日本偷袭珍珠港B.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表明和平已成为时代主题D.反映了英美利益的一致性

15.

1959年,印度同时开工的鲁尔克拉、杜加普尔、比莱钢铁厂都是年生产能力达百万吨级的大型钢铁厂,对西德、英国和苏联的援助依赖性较强。印度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有限,严重依赖进口。一位美国学者得出这样的结论: 尼赫鲁时代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国际事业。 由此推知,当时印度(  )

A.成为东西方争夺的焦点B.坚定执行不结盟政策C.民族振兴道路崎岖坎坷D.开启了工业化的历程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东汉党锢之祸,士大夫遭到镇压,加之战乱动荡,人口流失,察举选官无以为继。为此,曹魏的陈群提出 九品官人法 的新型选官制度。中央任命一些 贤有见识 的人充任中正官,派他们分赴各地,按家世、才干、道德,对每一个充任官员的备选者进行质量评级,共分为九品。在这种中正制选官实施过程中,从一开始的重家世,后来发展到完全按照家世门第来评定士人的品级。为了防止庶族假冒士族,世家大族编写谱牒(家谱),谱牒学成为一门学问。这种选官制度加强了门阀世袭化,削弱了中央权威,其后果就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寒门永远当不了大官,致使选拔制度失去了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向贵族政治退化。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概括 九品官人法 创立的原因,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南朝时应对上述弊端所采取的措施,并进行说明。 (6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上海港一开放,西方列强纷至沓来,争先恐后进行殖民贸易。1853年,英国对华贸易50%以上在上海进行,标志着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上海开埠后,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京货店、广货店,专门经营北京和广州的商品。帝国主义先后在上海投资建立了最早一批外资工业——船舶修造业、打包业、加工工业、轮船业、码头仓栈业等,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城市。轮船业的兴起,推动上海港口区域向租界地区移动。租界城区成为上海城市的代表和象征,原本的 东南都会 ——老县城则成为租界的附庸。随着上海港吞吐外贸物资的增多,外国银行的金融活动进一步开展起来,外滩逐渐形成一个金融中心区,被人们称为 上海的华尔街

——摘编自黄婷《开埠初期的上海港与上海城市发展(1843—1914)》

材料二

图3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数据(单位:亿元)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累计实到外资2400多亿美元。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87家、外资研发中心448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 走出去 网络遍及全球178 个国家和地区, 一带一路 建设成为上海对外经贸合作的新机遇和新空间。

——摘编自国新网(2019年7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开埠对近代上海发展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促进因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从16世纪至今约五百年的时间里,西方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规律:思想启蒙带动科学进步,从而引发政治革命,促进了社会发展,最终又产生了新的思想启蒙。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便与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其直接结果,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启蒙思想家以非凡的胆略向世人揭示了中国社会面对 千古未有之变局 ,凡有血性的中国人应当奋发图强,创建 千古未有之奇业 ,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转变中国社会的命运。此后,冯桂芬、薛福成、郑观应等思想家都相继发出改革社会的强烈呼声。他们要求清政府顺应形势发展的趋势,深化改革,加快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结构的转型,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摘编自陈琛《探究中西方思想启蒙在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作用》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近代中西方思想启蒙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长期以来,苏联在对外经贸方面一直偏重以经互会国家为主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亚洲地区的经贸关系不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轮的世界产业的扩散和资金转移浪潮的出现,苏联政府制定新亚洲政策,着力改变这种单一的贸易结构,强调重视与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戈尔巴乔夫当政后多次强调东部开发的开放性,力求通过开发东部地区来融入拥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亚洲地区。为此,苏联采取创办合资公司、提供机器设备、鼓励贸易等多种措施,积极贯彻新亚洲战略,以便带动苏联国内的经济繁荣。

——摘编自宋运肇《苏联调整亚洲经贸关系的现状》

材料二
欧盟以往对亚洲并不重视,致使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不如美、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亚洲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提高,对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1994年7月,欧盟制定《亚洲战略》,规定依据国别和产业部门制定扩展经贸关系的顺序,争取废除那些阻碍贸易和投资的歧视性法规。在欧洲具有相对优势的一些关键领域,特别是能源、环保设备、运输设备和通讯方面设立欧洲技术中心,并为随后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提供资金保障。1996年3月,欧盟与亚洲国家举行了没有美国参加的首届亚欧会议,并发表了《亚欧会议主席声明》,建设体制化的亚欧全面新伙伴关系。欧盟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得到全面提升。

——摘编自邬九懿《欧盟注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联制定新亚洲政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苏联相比,欧盟推行的亚洲政策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