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清华大学11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通用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1208

一、单选题

1.

据考古工作者陈述: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主干道路网络是此次考古价值最大的发现,该遗址中心城市的规划符合《吕氏春秋·慎势》所载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的规划原则,是后世中国都城布局的祖型。由此可推断这样的布局(  )

A.体现了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B.目的在于增强文化凝聚C.形成了执政集团的高度集权D.反映了严格的社会分层

2.

表 1 所示为公元5世纪—6世纪南传佛教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传播情况的记载,由此可以推断(  )

表 1

中国僧人法显

411 年,法显曾途径耶婆提国,有过短暂停留,后在其《佛国记》中写到:耶婆提爪哇或苏门答腊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

印度高僧求那跋摩

424 年,求那跋摩该高僧应邀到阇婆国爪哇为王母和国王授戒,据其所言,该地佛教颇为兴盛。

A.经历不同导致史实至今已不可能考证B.该事件的真实情况尚需更多材料佐证C.求那跋摩的身份表明了其记述更真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获得历史事实

3.

根据《隋书·地理志》对隋炀帝时全国 190 郡风俗的记载,谭其骧指出 当时被誉为尊儒重礼的,只有中原 21 郡和荆扬 17 郡共 38 郡,仅占全国 190 郡的五分之一,……长江流域尊儒重礼郡数已接近中原 。这反映了隋炀帝时期(  )

A.北方民众伦理观念的淡薄B.南方已是全国文化的重心C.儒学发展呈现出地域差异D.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了挑战

4.

明中叶后,太湖流域蚕桑经济快速发展,出现 浙西之利,蚕丝为大 尺寸之堤,必树之以桑 的情形;闽南地区出现了 其地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 ;福建广东的烟草种植 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乃至无人不用 。由此可知上述地区(  )

A.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开始解体B.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C.经济作物生产地区差异不大D.新经济因素正在不断发展

5.

元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发达地带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江浙地区、长江沿岸、大运河沿岸。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布局发生激变,口岸城市及铁路沿线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其主要特征。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  )

A.我国城市交通体系的突变B.我国城市重心转移到我国南方C.列强入侵中国腹地更便利D.我国城市布局地域不平衡加剧

6.

1872年,在容闳的推动下,清廷派遣留学生之事得以实行,幼童赴美留学刚刚两年,就有人批评留学生有西化的倾向,要求撤回留学生。1881年,除因故先期撤回、在美国病故和 告长假不归 的26人外,清廷将所余94人分三批全部撤回。这一史实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清廷难以引领近代教育的纵深发展B.表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彻底失败C.官僚群体天朝上国的观念根深蒂固D.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甚微

7.

洋行是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以从事贸易为主的商业企业的统称。中国近代洋行的开设从 1865年起开始不断增加。观察图 5 分析可得该时期(  )

图 5

A.列强对华侵略格局相对稳定B.中国传统商号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C.中国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D.英国占据列强在华商品输出的主体

8.

1980 年 12 月,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比例失衡、物价上涨、财政压力加大等 一系列问题,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经济形势和经济调整问题。会议中邓小平指出 基本建设要退够,其他方面,主要是农业、轻工业和有关人民生活的日常用品生产、能源、交通建设,以及科教文卫事业要继续发展 ,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

A.明确了对内改革的主导方向B.彰显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C.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D.突出了经济管理体制新思维

9.

1922 年 5 月 22 日《土地劳动使用法》颁布,到 1926 年,苏联土地和生产资料租佃关系发展到顶峰,这一年出租土地数量达 1090 万俄亩,贫农户占出租土地的农户的 82%,承租土地的则主要是富裕农户,其中 67%是中农户。由此可知农村租佃关系的发展(  )

A.彻底完成苏联农民阶级的分化B.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转变C.适应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需要D.有利于加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10.

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一股从不发达地方向发达地方移民的浪潮。欧洲人最初将这些移民当作 客籍工人 加以欢迎。然而,当战后经济繁荣期结束后,欧洲人渐渐的,也是不情愿地被迫认识到,他们面临的不是一个外来少数民族的暂时性的问题,而是一个新的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大陆的永久性的事实。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  )

A.移民激化了欧洲各民族间的矛盾B.移民文化在欧洲开始占据主导C.移民正在创造欧洲发展的新生态D.移民强化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

11.

加拿大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刘荣黔在谈及 中西方艺术创作的相通之处 时,表示 艺术是一门语言,(我)一直认为我们要讲 世界语 ,一定要带有 乡音 的世界语才会动人 ,刘院士意指艺术创作(  )

A.要重视中西文化的结合B.要注重根植于民族文化C.要讲究创作形式的趋同D.要重视彰显出个人风格

12.

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首个由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共同构成的 超大型 自贸安排,成员国中有五分之一的成员国人均 GDP 在世界平均水平约五分之一及以下,减贫、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议题关注度将大大提升。由此可知 APEC(  )

A.将重整优化亚太自贸安排的框架B.将刺激亚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C.将重塑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主体D.将重塑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秩序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主张人口众多以富国强兵,以增加社会财富,以承续后嗣,一直是中国社会人口观的主流。民国初期国事衰败, 人满之患 的弊端日渐暴露。《东方杂志》从创刊之初便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据统计,涉及人口研究各个领域的文章多达111篇,涉及人口理论9篇,强调生育控制者41篇,人口调查15篇。文章作者群体庞大,既有专门的人口学者陈长蘅、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又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农业学家彭家元、历史学家张荫麟。这些学者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又在人口数据、理论框架、调查方法等方面激烈论辩。

——岳靖芝《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口研究——基于<东方杂志>学界同仁论说的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50年代经济建设中 深深感受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 彼时 人多力量大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嘉奖,全国迎来了第一次生育高峰。60 年代我国人口总量达 7.2 亿,国务院首次提出计划生育。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依然无法满足人口众多所带来的粮食紧缺、受教育率低、就业率低等一系列隐患,庞大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目标产生激烈冲突。国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1 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016 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高和荣《建立中国自己的人口学理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方杂志》人口研究文章的特点,分析民国时期人口学发展的背景。(13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新中国人口政策演变的主要内容,分析影响新中国人口政策的因素。(12 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元旦社评作为《人民日报》新年第一篇新闻评论,反映了党和国家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是了解 国家工作重心和国际大势的重要载体。

《人民日报》1949—2019 部分元旦社评标题与关键词

时间

标题

关键词

1949

《将革命进行到底》

革命 解放 民主党派 民主专政 政治协商

1959

《迎接新的更伟大的胜利》

工农并举 以钢为纲 帝国主义 反对保守 破除迷信

1969

《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走资派 统一思想 毛泽东思想

1979

《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生产建设 先进技术 社会主义现代化 解放思想 四个现代化

1989

《同心同德 艰苦奋斗》

经济环境 经济秩序 法制建设 体制改革 实现四化

1999

《团结奋斗 创造新业绩》

经济危机 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 澳门 建国 50

2009

《描绘更新更美的图画》

抗震救灾 国民经济 坚定信心 深化改革

2019

《创造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辉煌》

70 年华诞 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

——摘抄自《人民日报》元旦社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年份的《人民日报》社评展开阐述。(明确写出选取的年份及社论标题;围绕社评关键词,从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阐述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明清时期外国银币大量流入福建。 闽中巨室,皆擅海泊之利,西至欧罗巴,东至吕宋,每一舶至,则钱货充翔。 据统计,明代输入福建白银数额 5152.26 万两,清代输入福建白银数额 934.74 万两。外国银币样式优美、携带便捷,改变了福建地区的货币结构,官民贸易多以外国银币结算,漳州、泉州、永春等地,外国银币交易比重超过 90%,其中墨西哥 鹰洋 、西班牙 双柱 、荷兰 马剑 等流传最广。随银币大量流入,民间资本日益活跃,农副产品 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 漳州府市镇由 11 个增长为 69 个。

——公一兵《试论清代福建的白银货币结构》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外国银币流入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国银币流入的积极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二战结束后,美国逐渐减少在欧洲的直接驻军。1947 年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制定英国国防《总体战略计划》。该文件沿袭了英国海洋战略传统,形成了 以英伦诸岛和中东为支点,注重保护二者周围海洋航线 的三大支柱原则。《计划》认为威慑是阻止战争的最有效方式,优先发展军事科技和空中进攻力量,利用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坚决阻止苏联进一步扩张领土和意识形态。《总体战略计划》所确立的战略需求远高于英国的经济承受能力,高估了英国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

——陈向年《英国防务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47年英国《总体战略计划》的主要内容。(7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7年英国《总体战略计划》的背景。(8分)

17.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改变了世界格局。他按照自己的意志推翻了苏维埃帝国,他结束了半个世纪以来在国际政治中占主导地位,并吞噬了人类大量财富的冷战。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及其同伙上台后奉行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路线,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和社会主义历史,造成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关系的混乱,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相较于其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是更为主要的原因。

——吴恩远《苏联无可救药的各种争论》

材料三
80 年代的苏联,经济状况恶化,社会生产、财政与金融领域多种危机交织,并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戈尔巴乔夫改革路线的推行将苏联危机从潜行状态升级为全面爆发。

——富景筠《卢布危机与苏联解体》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