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7 浏览数:840

一、单选题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引用孟子的话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并随之指出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干部才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这表明(  )

A.人民民主思想源远流长B.以民为本思想成为战国社会主流C.传统文化蕴含现代价值D.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2.

公元前4世纪末,秦征服巴蜀后,设置了巴郡和蜀郡,对巴蜀地区象征性地征收赋税;同时,贬蜀国为侯国,分封其子弟为蜀侯,推动秦贵族子弟与其联姻。这些措施说明秦国在巴蜀地区(  )

A.因俗而治实行羁縻政策B.实现了与内地治理的一体化C.因地制宜推行分封制度D.致力于推动华夏文化的认同

3.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土农具而言,有锄、插、镬、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斧、锛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

A.铁犁牛耕成为主流生产方式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C.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D.小农经济地位日益巩固

4.

迁都之前,围绕礼制问题,北魏的汉人士族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孝文帝遣使江南,通过引入儒家典籍并阐释,解决了该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

A.文化重心南移进程完成B.儒家主流思想的地位动摇C.社会变革加剧民族矛盾D.江南文化获得一定的认同

5.

唐朝严禁巫术,《唐律疏议》规定,犯 造畜蛊毒罪 者,本人被处绞刑外,连坐家人及知情不报的里正、坊正、村正;犯 造厌魅罪及造符书咒诅罪 且目的为杀人者,以 谋杀论减二等处罚 。这些条款(  )

A.蕴含了礼法合一的观念B.折射出国家治理的理性化倾向C.突显了唐朝律法的严酷D.旨在消除宗教活动的社会影响

6.

据《辽史》记载,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 南城谓之汉城,南当横街,各有楼对峙,下列井肆,市容整备 ,其形制已无所异于中原城市。这说明,当时辽朝(  )

A.厉行抑商政策B.城市建制遵循儒家礼乐文化C.民族交融深化D.市场管理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7.

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承继蒙古汗国本部,以大都为首都所在。在其他征服地区,则先后形成了四大汗国。四大汗国内部民族庞杂,语言、宗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差异明显,但它们仍尊元为宗主国。这一局面(  )

A.为中外文明交流创造了条件B.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文化格局C.给被征服地区带来深重灾难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8.

下图为明崇祯年间英雄谱本《三国演义》中的插图《曹操刺杀董卓》。该插图较此前版本有明显变化,它以诗画装饰作为构图的主要因素,用庐舍庭院取代了武器兵刃,用禽鸟鹤鹿取代了战马嘶鸣。这可以用来说明(  )

A.思想专制束缚文学创作B.小说受众主体发生了变化C.崇文抑武国策影响深远D.社会审美意趣出现新风尚

9.

针对客民大规模地进入太湖上游山乡,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制定了十五条规章,要求客籍与土著混编。对于山区丘陵地区搭棚谋生的棚民,按户编册,均归就近保甲管束。由此可知,清政府(  )

A.鼓励高产作物的引种B.重视基层社会的治理C.注重山区环境的保护D.简化政府地方的建制

10.

京师同文馆在译书选题内容上,起初为单一的外国语言文字类教材,不久便侧重于声光化电等科学知识,还把重心放在编译介绍格致、机械、天文、解剖、算学、化学、生物、军事等类知识的书籍上面。京师同文馆的译书工作(  )

A.发扬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超越了中体西用的理念C.适应了科举选官的需要D.唤醒了民众的救亡意识

11.

1895年4月17日,即《马关条约》签字之日,罗拔诺夫向德、法两国驻俄使节声明: 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 他正式邀请德、法两国参加共同对日干涉的行动。三国干涉还辽(  )

A.成功遏制了日本侵华的企图B.表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体现了列强在华利益的冲突D.旨在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12.

1901年清廷宣布 新政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1906年,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立宪成为一场骗局。这些措施表明(  )

A.改革加速了革命的进程B.清末新政加深了民族危机C.清廷主动适应时代潮流D.民主政治成为社会的共识

13.

1924年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实验历史教科书》载: 清廷握专制之权数百年,实不愿改用宪政,将大权公诸人民,是以阳说预备立宪,暗中实厉行专制。此外一切政治也无革新的诚意,人民见清廷态度如此,知道舍去 革命 别无救亡之策,这是 革命 的主要原因 。据此可知(  )

A.辛亥革命的社会基础十分广泛B.革命党人起义顺应了时势C.辛亥革命成为救亡的唯一途径D.清朝的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14.

下表为武汉工人运动的部分史实。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  )

时间

工人运动史实

19136

汉阳兵工厂全厂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总办刘庆恩变相克扣工资,迫使黎元洪将刘庆恩撤职

19192

汉口扬子机器厂工人罢工,反对厂方制定工人必须缴纳银元作保的规定,双方发生冲突,互有死伤。厂方与工人协商后,恢复生产

A.彰显了民族主义特色B.逐步从自发走向自觉C.具有明显的政治诉求D.为革命转型积蓄力量

15.

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规定:对于资本家的企业和手工业,仍 保留在旧业主手中 的, 由工人监督生产 尚不实行国有 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 ,对商业贸易实行鼓励、保护政策。这一做法(  )

A.加速了革命性质的转变B.调动了民众国民革命热情C.稳定了根据地经济秩序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6.

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广州市公、私立医院赠医时间表。由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

A.形成了完备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B.医疗慈善救助成为政府应尽的责任C.社会力量是医疗慈善事业的主力D.医院服务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17.

下表为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情况(单位:千人)统计。这表明(  )

年份

敌后战场抗敌人数

侵华日军总数

占侵华日军比重(%)

1938

400

680

58%

1939

540

860

62%

1940

470

800

58%

1941

460

610

75%

1942

332

550

63%

1943

350

600

58%

1944

468

730

64%

1945

759

1089

69%

A.中国抗战决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走向B.国共两个抗日战场协同作战C.中国共产党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D.中共抗战力量得到较大发展

18.

南京国民政府在八年抗战中已成为民族存亡的重要象征,但华东、华北及东北等沦陷区的人们对于重新归来的国民党的热情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就迅速冷却了,这些地区人民的幻灭感显得尤为强烈。这反映出(  )

A.国民政府已丧失了人民的支持B.国民党的沦陷区收复举措失当C.民众和平与民主梦想彻底幻灭D.社会民生深陷通货膨胀的泥潭

1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有这样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其(  )

A.化解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冲突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C.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D.超越了社会意识形态束缚

20.

1953年《选举法》确定了农村与城镇每个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82年修改选举法时,将这一比例缩小为4:1,2010年的《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的修订过程说明(  )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B.城乡之间实现均衡发展C.我国基本政治制度逐步成熟D.基层民主取得重大突破

21.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3年底,共有5040名归侨、侨眷知识分子被吸收入党;一批德才兼备的归侨、侨眷知识分子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大批归侨、侨眷工程技术、教学、科研人员被授予各种技术职称。这些做法得益于(  )

A.干部制度的变革B.拨乱反正政策的实施C.外交政策的调整D.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22.

1979—2009年,我国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婚姻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继承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企业破产法、著作权法、收养法、证券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这些法律的制定(  )

A.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C.全方位回应了群众对民生关切问题D.为民法典的编纂提供有益的经验

23.

2021年12月,国家博物馆举办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展出精选文物240余件,涉及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据此可知,博物馆的功能在于(  )

A.刺激旅游消费的发展B.引导民众转变生活观念C.担负文化传播的使命D.推动学术研究活动开展

24.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在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甚至还存在着领土争议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但这些都没有成为上合组织发展的障碍。这体现出上合组织的特点是(  )

A.强制性B.包容性C.创新性D.广泛性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代的黄册以里甲为单位编造,它先标明户别,如军户、民户、匠户、灶户等等,户别一般不能更改;再登记各户人口情况;然后登记土地、房屋、牛具等财产情况。每户的人口、田粮,都以 旧管、开除、新收、实在 四项列明,号称 四柱 旧管 ,是指原来造册时的情况; 开除 ,是指在上次登记后,人口死亡、田产减少情况; 新收 ,则指人口、田产增加情况; 实在 开除 新收 相抵之后,现有人口、田产的情况。

——摘编自王洪源《管理臣民的户籍制度》

材料二
1909年,民政部上奏《调查户口章程折》指出进行选举 不可不以年龄、职业、籍贯、住址等资格为准。若户籍登记之法不能实行,则议员选举之事必多窒碍 。之后,清廷又颁布了《调查户口章程》和《户籍法》。《调查户口章程》将所有户类分为 正户 附户 ,户类之间以入住时间为区分,无高下之别。《户籍法》将户籍制度的登记内容限定于 人籍 户籍 ,前者侧重于登记个人身份信息,后者则侧重于登记人户的变动。国民有依法呈报户籍信息的义务,否则将面临处罚;同时国民也有查阅及誊抄 人籍 信息的权利,当权益受损时,国民有 抗告 权。《户籍法》对国民的 移籍 入籍 未作任何限制。

——摘编自叶再兴《清末以降中国的户政制度与实践(1909—195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黄册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实施的影响。(11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明朝黄册制度相比,清末户籍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1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粟、钱各占1/3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 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从改朝换代到民富国强,中国共产党人虽历经坎坷却屹立不倒,铸就了世界政党史上的传奇。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任意一个时期,分析该时期重要成就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