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纲要下前5单元)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620

一、单选题

1.

孔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正名 是孔子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这一主张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B.实现儒学的生活化C.稳定社会秩序D.确立儒学主导地位

2.

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B.国家统一的趋势进一步增强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D.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

3.

宋代地方官员在奏议中指出: 本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 近世之民,离乡轻家,东西南北转徙而之四方,固不以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 这反映了宋朝(  )

A.土地兼并加速了人口的流动B.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百姓摒弃了安土重迁的观念D.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4.

相对于科举及第者而言,落第者们更贴近下层民众,他们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这表明科举制度(  )

A.推动了基层自治B.促进了阶层流动C.扩大了统治基础D.有益于社会教化

5.

表1为明代小说《金瓶梅》前100回中白银花费的初步统计。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表1

类别

项目

花费

经营业务

做生意

22笔,约12万两

高利贷

7笔,约3600

典当

2笔,约60

家庭生活

买卖房屋

9笔,约5500

婚丧

29笔,约5600

日用开支等

96笔,约550

社会交往

送礼贿赂

41笔,约6800

做善事

4笔,约600

赏赐酬劳

137笔,约700

A.商人群体的道德沦丧B.商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C.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D.民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6.

《海国图志》问世后很少有人阅读,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很多人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 赞美 之词,主张将其付之一炬。这表明《海国图志》(  )

A.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B.深受主流思想排斥C.对后世产生影响甚微D.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7.

1904年5月,山东巡抚周馥与直隶总督袁世凯联名上奏,要求同时将山东济南、周村、潍县自辟为通商口岸。这一要求反映出(  )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B.实业救国 的迫切愿望C.近代官员的思想观念彻底改变D.清末新政下的图存自强

8.

图1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作战示意图。这一行动(  )

图1

A.成为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典范B.得到了正面战场的有效配合C.打破了日军的 囚笼 政策D.逆转了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

9.

图2是1954年张凡夫等人创作的一幅宣传画。该宣传画意在引导农民(  )

图2

A.积极投身土地改革B.支持社会主义改造C.踊跃加入人民公社D.加紧生产率先致富

10.

图3为我国1978~1992年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比的变化情况。导致1978~1984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图3

A.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D.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差距拉大

11.

图4为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的内容,请为其拟定一个研究主题,最适切的是(  )

亚述的征服 希腊的殖民

波斯帝国的兴起亚 历山大东征 罗马帝国的扩张

冶铁技术的传播 字母文字的发展

图4

A.人类文明的产生B.文明的多元一体C.世界帝国的形成D.古代文明的交流

12.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自行组织行会,行会以行业为单位组成,对该行业的工场数量、规模、产品质量及价格都作出统一规定。行会设立的目的是(  )

A.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B.争取城市自治C.避免行业内无序竞争D.发展资本主义

13.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超出了需求……购物已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消遣,而且消费性产品也成了家人、朋友、配偶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各种宗教节日(如圣诞节)都已经成了购物节。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自由放任刺激消费增长B.宗教节日的日益商业化C.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D.过度消费冲击伦理道德

14.

在南美,天主教会直接控制着殖民地的宗教事务,教会的建立和教士的移居都必须得到国王的同意。在北美,殖民地的宗教事务基本不受干涉,由教徒们自由组织教会,形成了宗教上的多元化局面。这种局面(  )

A.源于宗主国国情的差异B.加剧了南北美洲的宗教对立C.促使北美宗教信仰淡化D.推动了南美民族国家的形成

15.

1877年,瑞士联邦工厂法规定:工厂主须对工人的健康状况承担法律义务;工人工作每天不得超过11小时;14岁以下的儿童不得雇佣;因生产事故造成的工人伤亡,应由厂主负责赔偿。该法案的实施(  )

A.加剧了劳资双方的矛盾B.是工人不懈斗争的结果C.保障了儿童的合法权益D.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目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序幕

奔向新时代的滚滚浪潮

……

    司马炎使中国再度统一

第二章  胡汉的抗争

第三章  跨越胡汉之壁垒

    苻坚的时代

北魏的登场与时代状况

……

第四章  江南贵族制社会

东晋的贵族制社会

……

第五章  南朝后期的政治与社会

第六章  江南的开发与民族间的斗争

第七章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第八章  北朝后期的政治与社会

……

    北周武帝与华北再统一

——【日本】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材料二
评价历史有两个尺度,第一个尺度,是着眼于它与前朝后代的差异,尽量突出它的特殊性,这是 分期论 的尺度;另一个则是 变态—回归 的尺度,即在观察特殊性的同时,去寻找那些抑制 旁逸斜出 ,并最终使历史步伐回归于 中轴 的力量和条件,及造成 变态 与导致 回归 的机制与过程。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14分)

17.

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表2

时间

作者

名称

歌词内容节选

1902

李叔同

《祖国歌》

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

1904

张之洞

《学堂歌》

维新党,多躁狂,奉劝少年须安详。自由字,莫误讲,法律范围各国章。民权字,莫狂妄,法主暴虐乱民张。……上孝慈,下忠良,万年有道戴吾皇。

1905

杨度

《黄河》

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

1907

秋瑾

《勉女权》

我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

1909

胡君复

《忠君》

自昔相传,地义天经,五伦重君臣。孟曰舍生,孔曰致身,维古有明训。家有子弟,敬事父兄,何况国之君。人有四肢,保卫元首,此意可分明。

1912

华航琛

《共和国民》

国民第一资格高,年纪无老小,讲求学问不辞劳,知识开通早。敦品励行重节操,……体健身强脑力好,共和程度一齐到,全球人称道。

提炼表2中学堂乐歌反映的不同主题,并对这一现象进行说明。(14分)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科学管理之父:张兴让

张联合
1984年,张兴让调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党委副书记。很快张兴让头脑中形成了成立 企业联盟 的构想。这种现在看来最简单的供、产、销联合体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张管理
1985年,他出国考察,看到本企业与外国同行在劳动效率上的巨大差距,深受触动。回国后,提出了以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效 为核心的 满负荷工作法
1985年下半年,他领导企业实行包括物质指标、经营工作、设备运转、物资使用、能源利用、资金周转等方面 满负荷工作法 ,取得成功。
1987年,张兴让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了中央领导和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国大力推广。
张折腾
1992年,张兴让开始了建厂以来最大的 具有颠覆性意义 的第三次改革。他把全厂近千名在职工人全部解聘,成立 劳动服务公司 。不符合条件的员工,劳动服务公司将不再聘用。所有职工都必须交纳1—4万元的 风险抵押金 ,否则不但不解决住宿问题、不发放医疗补贴和停业生活费,更不会按照长期工安排。
在重重压力下, 劳动服务公司 推行了不到两年便不了了之,张兴让的 劳动力社会化 梦想就此彻底破灭。

——摘编自《张兴让:国企围墙内的变革者》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张兴让前两次改革成功的原因,并谈谈 后张兴让们 的出路在哪里。(12分)

四、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作为一种世界观,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社会达尔文主义 不仅在欧美思想界拥有极其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内容 宿命 等级制 奴役 优胜劣汰 ,诸如 生存竞争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概念已经成为当时的 时代标签

——摘编自周保巍《社会达尔文主义述评》

材料二
1895年,严复在其译述的《天演论》中,阐释了 优胜劣败 适者生存 :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一种大竞争的局面。在竞争中,谁是强横者,谁就是优胜者,就能生存下去;谁是弱劣者,谁就要在竞争中失败、灭亡……不到几年《天演论》便成了一般救国人士的理论根据,而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等名词也便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口头禅了。

——摘编自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等热词在中西方流行作出合理解释。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