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7 浏览数:1161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出土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中国历史通俗读物《文物三字经》书中用 战国墓,曾侯乙,失蜡法,细如丝 这十二字赞美曾侯乙尊盘。据此可知,战国时 (  )

A.青铜铸造工艺已极其高超B.湖北一带的手工业比较发达C.分封宗法制开始走向瓦解D.社会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

2.

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率军突然在楚国腹地出现,随后其兵峰席卷了汉水流域,进军中, 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材料这一现象(  )

A.得益于合纵连横之术的巧妙运用B.源自商鞅变法激起的巨大内驱力C.激起儒家学派的愤怒和强烈反抗D.凸显秦国粮草枯竭极力谋求速胜

3.

下表为西汉政府与南越的相关史实。由此可见西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  )

时期

史实

汉高祖时期

汉高祖十一年,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归化中央政权

汉文帝时期

赵佗除帝号复归汉朝,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一直窃用皇帝的名号

汉武帝时期

平定南越,设置九郡,实行与内地一样的制度法令

A.消除了地方与中央对立B.体现了民族平等政策C.旨在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促进了南越经济繁荣

4.

关于宋太祖之死,流传最广的是 烛影斧声 之说(被谋杀),但由于缺少关键证据,其死因至今没有定论。现代学者根据《宋史》中记载的宋太祖体胖、中年后少运动、死前处于醉酒且情绪激动等细节,推断宋太祖可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这表明(  )

A.多元史观的新颖视角颠覆传统认知B.现代科学为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C.历史真相的还原得益于医学的进步D.历史疑案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

元朝中央采取一省制,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然而元朝的军事机构拥有独立且很高的权限,再加上各地宗王享受着半自治的特权,因此文官系统无法对他们进行节制。这说明元朝一省制(  )

A.使皇帝成功将大权收回B.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初衷C.利于中央机构不断完善D.造成地方割据局面出现

6.

近代以来学者通过对明清时期徽商财富流向研究,将其财富流向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建牌坊、修祠堂,二是买房置地、修造园林,三是艺术情结、纵情声乐,四是结交官府、逢迎权贵。徽商财富的流向(  )

A.瓦解了传统的四民观念B.有利于明清社会的转型C.导致社会消费观念更新D.致使社会资本投向畸形

7.

英国人宓吉(1833—1902)说道 任何一个规矩的中国人都不会卷入其中,他们所做的仅仅是焚烧、杀戮和毁坏。除此之外,他们几乎别无所做……他们遭到所有乡村民众的憎恶……他们占据了南京八年之久,而这里却毫无重建的迹象。他们关注劫掠,仅仅依靠劫掠来维持生存……”材料中描述的这一事件(  )

A.沉重打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C.促使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型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8.

1862年3月,安庆内军械所技术专家徐寿和华蘅芳仅靠在《博物新编》里见过的一张蒸汽机图片和对一艘外籍小火轮的观察推敲,就开始了蒸汽机研发工作。二人在无图纸、无原料、无技术、无经验的困境中,历时三月,神奇般的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这一传奇业绩(  )

A.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实践C.引发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D.凸显中华民族深厚的智慧积淀

9.

1864年8月总理衙门颁布条例: 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募请调派,其薪水如何增减,其调往各口以及应行撤退,均由总税务司作主。……各口税务司、总办、扦子手、头目四项、若有不妥,由总税务司一人作主撤退 。这种英人控制中国海关现象的直接影响是(  )

A.便利了列强对华拓展市场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导致了经济结构开始变动D.削弱了清政府统治地位

10.

1911年11月18日,天津《大公报》主笔唐祖绳发表《论今日政体上之解决》,提出将中国建成中华联邦帝国,即在保留清帝的基础上承认各省为自主自治的联邦,由各联邦公举代表到北京组织国会,编订宪法,组建政府,外交、军事、财政、交通等要务均由国会议决,交政府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政体走向受到关注B.南北议和尚未形成C.君主专制依然盛行D.共和观念难以推行

11.

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一场战争的两种视角

军事口号

政治倾向

社会思潮

《北洋画报》的南征视角

反赤

以武安国

求新反旧

《良友》的北伐视角

革命反革命

文武合流

普遍参与的现代社会

据表格内容可知,此时(  )

A.中国舆论呈多元化B.南京国民政府摇摇欲坠C.土地革命正在开展D.全民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上海的时装公司,为了迎合 摩登女性 的心理,不断地把服装加长裁短,或是贴花加边,以新奇时尚"。材料可以说明(  )

A.中国妇女传统形象发生根本改变B.近代服装的中西合壁特点C.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D.时尚是商业发展的催化剂

13.

下图为抗战时期延安的木刻版画,此画意在宣传(  )

A.抗日救亡运动兴起B.抗日力量的人民性C.国共合作彻底决裂D.妇女是抗战的主体

14.

1947年7月至1948年2月,东北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在此过程中,针对地主隐匿财产、粮食等现象,群众提出 深入斗争挖财宝,澈(彻)底摧毁封建势力 的口号。东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A.有力的支持了解放战争B.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C.是解放战争获胜的根本D.实现了土地公有制的改造

15.

毛(毛主席)说话简略,语平气和,头脑似乎随时都在思考成沓的问题……但说重要观点时语惊四座。他的风采、睿智折服了我,那双眼睛似乎把我看透了,我像个犯错误的小学生面对严厉的老师,半句假话都不敢说。 这段外国政要的访华回忆留存于(  )

A.《尼克松回忆录》B.《撒切尔夫人回忆录》C.《杜鲁门回忆录》D.《赫鲁晓夫回忆录》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四条基本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 )、 高速度为灵魂 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以阶级斗争为纲 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为核心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 四条路线 (  )

A.反映了中共政策的务实性B.受到国内、国外因素的影响C.都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7.

古代雅典创立的 贝壳放逐法 与现代的弹劾制度有所不同,受到弹劾而被放逐者不认为是犯罪,既不判刑也不没收财产,而只是被驱逐出境,10年为期,不准返回。由此可知,贝壳放逐法的确立(  )

A.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制衡B.利于保证民主不受侵犯C.旨在使雅典民众参与政治D.有助缓解雅典阶级矛盾

18.

下表是某学者归纳的涉及近代英国的一系列重要的人与事,表格内容(  )

颁布《至尊法案》——击溃无敌舰队——圈地运动——都铎王朝时代——霍布斯与洛克的启蒙思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航海条例》——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牛顿经典力学——英法殖民争霸——工业革命

A.凸显出思想先行才能成就霸业B.在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中被复制C.在《海国图志》中均留下记录D.说明英国具备领先世界的潜能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工人与工人之间决不行举手礼,但遇到长官却得恭谨地鞠躬行礼致敬,人们对皇帝充满爱戴与景仰。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A.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治国理念具有落后性C.兼具传统色彩和现代化气息D.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20.

下图是1912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剥牡蛎的童工,从左至右分别是6岁的Josie,6岁的Bertha,10岁的Sophie,她们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工作,脸上是与年龄不符的沧桑,手上都是伤口。当时美国工厂雇用童工现象非常普遍。据此可知,当时(  )

A.部分半手工产业非常适合童工劳作B.美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区域并不均衡C.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具有贪婪野蛮性D.贫富差距问题在美国南部尤为严重

21.

俄国二月革命前后只有八天时间,先后发生工人罢工与和平示威,而后才发展为武装起义;而十月武装起义也是在合法斗争的外衣掩护下进行的。材料说明十月革命(  )

A.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B.是和平合法斗争与武装起义的结合C.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2.

长期以来,苏联农业的发展是由机器拖拉机站即国家来决定的,一切计划安排都得接受以国家身份行事的机器拖拉机站的制约。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把机器拖拉机站的机器和设备卖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将机器拖拉机站的技术员分配到各个集体农庄去工作。这种改组(  )

A.扩大了集体农庄自主经营权B.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促使私有制经济成分的大增D.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规律

2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的现代化改革运动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即这些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即使在同一时代条件下,因长期的历史、民族、文化、宗教、心理、习俗的不同,在改革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仍表现出自己的特色。上述观点(  )

A.认为现代工业文明并不能模式化B.反映西方殖民文化善于颠倒黑白C.是非常典型的 西方文明中心论 D.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审视民族主义

24.

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来愈容易,欧元的启动引起的欧盟内部企业的优胜劣汰,区域内的企业更加倾向于向大型化、联合化的欧洲跨国集团发展。由此可知,欧盟的发展(  )

A.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C.开启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D.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大萧条对美国西部脆弱的资源依赖型经济的打击极为沉重,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西部经济濒临崩溃之际推行新政。罗斯福新政期间建立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和第二次新政期间建立的公共事业振兴署、重建金融公司、国家青年署等其他新政机构,使联邦救济政策向西部倾斜。同时向西部各州注入大量资金,西部17个州获得的资金总额超过124.95亿美元,名列联邦资金在美国各地区分配的前茅。联邦政府的这些公共工程项目,满足了西部人民当时最迫切的需要,给予了他们基本生活保障。传统观点认为 联邦政府是西部的某种身外之物 。然而大萧条深深地震撼了西部,数百万西部人发现他们要在简单的生存方面依赖联邦政府。

——摘编自邱建群《论罗斯福新政与美国西部经济的崛起》

材料二
在国民政府颁布废两改元政策后,国民党财政部便实行 法币 政策。英国此次对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币制改革采取积极支持态度。南京国民政府的改革币制消息传至日本后,日本朝野上下之间所表现出的态度与英国的态度恰恰相反,日本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政策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政策是不可能取得什么进展的,他们设想了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种种困难。

——摘编自王丹《1931——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1)依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拯救西部经济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影响。(1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日两国对中国币制改革态度截然相反的主要原因,从中得出怎样的认识? (8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 四大警察 理念是一种追求 双赢 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 双赢 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 之间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10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科举制是在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基础上突出以文取人的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是一种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从隋代开始实行,经历了1300多年之久。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一直是作为历代政府最基本的选官制度,富有极顽强的生命力。不管怎样改朝换代,不管有多少人用多少理由去抨击它,反对它,它都在不断地逐步完善和日益强化。其根本原因,就是科举制度本身的公平取士原则一直在起着主导作用。

——摘编自《浅谈古代中国科举制度》

根据材料及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的一条或几条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12分)(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时要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