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豫北名校高三10月份大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7 浏览数:1322

一、单选题

1.

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故……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这表明西周时期(  )

A.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B.君权至上地位得以确立C.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D.血缘宗法观念逐渐强化

2.

下图是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分布图。由此可知,当时(  )

A.中原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较高B.铁器使用全面推广C.冶铁技术北方地区高于南方D.各地联系日益密切

3.

楼兰古城遗址附近发现一个东汉的灌溉系统,沿河道有总闸、分开闸、干渠和支渠,参与修建者除了河西兵之外,还有西域诸国之兵。对于工程效果更有 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 的记载。这一工程说明(  )

A.新疆地区的社会矛盾突出B.丝路开通促进边疆开发C.重农抑商政策在边疆推行D.屯田促进新疆社会发展

4.

《北史·苏琼传》记载,北齐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苏琼)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由此可见,当时(  )

A.赈济贸易南北互补B.传统经济政策瓦解C.区域长途贩运兴盛D.政府垄断边境互市

5.

对于藩镇势力较强的河北,杜牧说: 天下无河北则不可,河北既虏,则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马无有也。卒然夷狄惊四边,摩封疆,出表里,吾何以御之? 北宋欧阳修也说: 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防者 。二者意在说明唐朝节度使(  )

A.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B.由于中央决策失误所致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6.

北宋蔡襄称: 臣自少入仕,于今三十年矣。当时仕宦之人,粗有节行者,皆以营利为耻。虽有逐锥刀之资者,莫不避人而为之。今乃不然,纡朱怀金,专为商旅之业者有之。江淮地区的 衣冠士人,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 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

A.江淮地区的商业最为繁荣B.官商间政治诉求趋于一致C.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D.商业发展冲击了社会秩序

7.

清代学者储大文说: 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 该学者意在强调元朝行省制(  )

A.导致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B.促使南方经济实力有所增强C.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D.推动了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8.

明朝官员顾起元认为: 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 。从明末开始,河南省已有太康、汝阳、正阳、新蔡、信阳等州县,先后实行丁随地派。明朝这一做法(  )

A.使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B.导致农民赋税负担沉重C.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不利于工商业健康发展

9.

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商品出口统计情况。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

年份

各种商品出口总值千元

其中农产品

总值

所占比例%

1873

148449

2866

26

1893

181713

28423

156

1903

333961

89496

268

1910

593337

231957

391

A.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B.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外贸入超局面有所改变D.闭关锁国政策开始瓦解

10.

1912年8月,同盟会会员赓韶在《民权画报》刊发了其漫画作品《环游地球》(如下图)漫画中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此漫画意在(  )

A.肯定资产阶级宣传民主自由的思想B.赞扬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议会斗争C.讽刺袁世凯破坏共和推行独裁统治D.揭示袁世凯复辟得到了列强的支持

11.

1919年,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和《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文中指出: 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社会主义,亦复如是 ,“(社会主义)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 。其言论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C.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引领了时代变革D.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12.

1928年,毛泽东指出: 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全国工农平民以至民族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之下。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这一论述意在(  )

A.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B.纠正党内 倾错误的发展C.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论证工农武装割据的必然性

13.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 持久消耗战略 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 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争取最后胜利 。同年11月,毛泽东指出: 坚持华北游击战争……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群众……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 据此可知,国共两党的抗战策略(  )

A.彻底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需求D.扭转了正面战场不利局面

14.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国家银行对公营企业(包括合作社)利率存放采取两低原则,即利差从低;对私营企业利率存放采取两高原则,以接近市场利率;对大中城市的私营钱庄利率,则通过各地利率委员会确定。这些举措(  )

A.旨在促进国民经济尽快恢复与发展B.保障了工业化建设资金来源C.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典范D.适应了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

15.

1961年,我国基建投资比上一年压缩了2/3;1962年,又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压缩一半。同时,确定两年内城镇人口减少2000万人;职工队伍精简1000万人。1963年到1964年,国家先后投资建成了四个大型氮肥厂。这些举措(  )

A.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体现了国民经济的调整C.促进了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D.是对人民公社化的否定

16.

下表是1980年和1992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数据统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时间

农业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份额

农业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份额

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份额

农村个体工商业登记户数单位:万户

农村个体工商业从业人数单位:万

1980

6886%

3114%

68%

961

1219

1992

3579%

6421%

22%

105735

172754

A.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C.农村经济结构明显改善D.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圆满解决

17.

罗马法规定,如果因为满足抗灾、备荒等需求,所有权人会被强制转让其财产所有权,同时获得物的价值补偿。但是,这种补偿通常是象征性的,并非支付物的市场价值。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

A.忽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B.因公共利益限制个人所有权C.建立了完备的抗灾体系D.注重解决公民间的利益冲突

18.

在中世纪,原产于亚洲的香料成为欧洲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16世纪以来,欧洲民众对香料的癖好席卷一切:鱼、肉、果酱、汤,甚至饮料都掺入香料。这说明(  )

A.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B.美洲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C.欧亚贸易拓展影响了欧洲人的口味D.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转向奢侈

19.

19世纪以来,英国普遍注重食物的营养,马铃薯的消费减少,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蔬菜消费增加,香蕉在城市穷人家庭中得到普及;咖啡和茶的消费量也增加了。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

A.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C.社会贫富差距不断缩小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20.

据统计,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造船业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落伍了,英国贸易的3/4被美国的船只承载……1880~1913年,英国钢产量从130万吨增加到770万吨,而同期美国的钢产量却由100万吨攀升到3100万吨,德国从70万吨增加到1890万吨。这反映出(  )

A.英国的优势地位在逐步丧失B.英国新兴行业发展缓慢C.美国综合实力已经超过英国D.英德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21.

下表为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非白人选民最终投票支持的总统候选人情况。这表明(  )

总统候选人

非裔

拉美裔

亚裔

特朗普

13%

35%

39%

拜登

87%

65%

61%

A.美选民以非裔和拉美裔最多B.种族问题成为两党政治斗争工具C.美国国内种族矛盾十分尖锐D.逆经济全球化浪潮在美国的涌动

22.

二战后初期,美国同意苏联控制蒙古,收回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等日本占领地区,恢复对旅顺、大连的特殊权益。作为回报,苏联承诺支持中国国民政府,支持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亚太战略,同意美国控制中国和单独占领日本等。这反映出(  )

A.美苏对日本的处理加剧了冷战B.大国利益争夺影响了战后秩序C.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全球主义D.亚太地区是当时美国战略重心

23.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政治家普遍认为,一个普遍贫困的社会难以产生足够的购买力来维系资本主义积累的需求。因此,国家需要拥有一群思想上没有敌意的劳动力。为此,西方国家(  )

A.开创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B.大力发展高新科技C.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24.

下图是21世纪初欧洲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

A.欧洲一体化遭遇重大挫折B.英国成为欧盟的领头羊C.欧洲联合提高了国际地位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孟子·滕文公》记载: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对齐桓公说: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按亩课取地租,地租的比例则按照土地的好恶而定轻重。唐朝两税制中以资产为标准课税,相对之前一直占主要地位的以人丁为标准的课税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另外两税制本身也简化了征税手续,改变了以前租庸调的征收体系,简化了附着于庸调的多重杂役。明朝的一条鞭法开始了赋和役的基本合一,清朝摊丁入亩实现赋役合一,全部依照土地为标准征税,并全部实行货币化。古代中国每个朝代都存在着伴随政权兴衰的周期式转变,政权及社会治安的状况是可以反映当时社会赋税负担水平的度量表。当政权处于动荡的特殊时期也就成了赋税负担水平的极限,也掀开了新的政权出现的序幕。

——摘编自韩万渠等《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革浅析》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央集权财政体制逐步瓦解。1913年,北洋政府拟划分方案,田赋、盐税、关税、常关税、统捐、厘金等大宗税种归国家税,田赋附加税、地捐、商税、牲畜税等小税种归地方税。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 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 ,将盐税、海关税及内地税、常关税、烟酒税、厘金等划为国家税,将田赋、契税、牙税、当税、屠宰税等划为地方税。近代中国,在引进西方国家的印花税、营业税等现代税制之初,往往放弃官征制而采用传统的包征制或代征制。1928年11月13日,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呈文行政院、立法院及财政部指出: 包商乃为恶制,彼既以本求利,何所不用其极。于是而商民种种纠纷,种种痛苦,随以俱来矣。应通令全国,永远革除。 1931年2月召开的北方财政会议决议废止包征制: 从前所有包纳捐税,无论属之国家,属之地方,应一律取消,改归官家直接征收。 20世纪30年代,占国民经济30%多的工商业承担了85%以上的税收;占国民经济60%多的农业所承担的税收不足15%。

——摘编自柯伟明《民国时期税收制度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革的规律,并分析其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国税收制度演变的特征及原因。(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世界上每一部宪法都包含两个维度:它首先是一部关于如何经营国家的指南;其次是一份契约,以其制订之时为参考,调节各方的相互竞争关系。指南和契约是两件事,前者呼应了机器的逻辑,而后者则跟叙事密切相关。有些国家的宪法更偏向前者,另一些更偏向后者。但是很多基于契约理念的宪法逐渐被淘汰,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其内容不再适用。而美国宪法则是另一个极端,它基本上纯粹是一部关于政府如何运转的指南,其中充满了与当时的特定条件和具体问题相关的内容,最典型的就是跟奴隶相关的内容。不过,这部宪法的基调体现了一些抽象的、普适的原则,并且设计了根据条件变化进行修正补充的机制,即宪法修正案机制。

——摘编自塔米姆·安萨利《人类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宪法 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有贯通其中的历史文化脉系和文化认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民族主义运动的主要精神武器是立足于民族国家的 主权 认同。民族主义运动的中心议题是 利权意识 ,而所谓 利权 最终表达的是国家或民族利权。如收回路矿权利运动显然并不仅仅着眼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而是立足于民族国家主权危亡的深层思虑。当时,动员民众起来奋争的立足点是 亡人国之法,计无巧妙于铁路者 的民族危亡意识。梁启超首次提出了 中华民族 的概念,他在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中,更加明确地指出: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摘编自王先明《传统民族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界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