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试题6)〖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5
浏览数:280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2012·扬州高三年调研)已故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
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2010·惠州高三模拟)元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设立了不少行中书省,以代表中书省在地方上行使职权,1287年,忽必烈在全国范围内设行中书省,作为地方一级的行政机构。行省制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实质是继承和发展了(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2010·江苏南通高三三模)《明史》记载
“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扪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2010·泸州高三质评)下列措施包含了官署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内容的是( )
①商鞍变祛实行奖励军功,贵族无功不授爵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
③宋各州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④元在中央设宣政院和中书省
⑤清设内阁后又设军机处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2010·顺义高三二模)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内阁掌握国家军政大权
D.封建制度的基础开始瓦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2010·邢台高三二模)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其中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是主要的一类。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
A.康熙帝将北京城
“
玄武门
”
更名为
“
神武门
”
B.太宗把
“
民部
”
改为
“
户部
”
C.雍正帝将
“
军需房
”
改称
“
军机处
”
D.秦朝初年改
“
政月
”
为
“
正月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2010·清远高三调研)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
①《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
“
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
”
的台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2010·广州综合测试二)
“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2010·浙江温州高三二测)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
B.最初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军务和其他政务
C.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D.办事效率较高,但决策封闭的特征更明显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2010·巢湖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在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把皇帝称为
“
陛下
”
,
“
陛下
”
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
陛
”
的两侧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不能直接对 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
“
陛下
”
的侍卫转达。
“
陛下
”
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专制皇权不容逾越
B.皇帝安危国之大事
C.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D.皇帝显示自己威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2010·福建莆田高中毕业班质检)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
“
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
”
。这些大臣应是( )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2013·湖南雅礼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
“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2010·广东梅州高三一模)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2010·山东济宁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历史)刺察是皇帝通过自己控制的监察系统,甚至使用特种刑狱部门,对各级文武官员进行监督和审察,或用以了解社会的政治情况,加强对社会和百官的控制。汉武帝对地方实施的比较有效的刺察措施是( )
A.
“
殿
”
“
最
”
制度
B.刺史制度
C.通判制度
D.密奏制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2010·山东济宁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历史)中国古代官制的演变轨迹,大体是皇帝将身边的侍从人员逐步演化为朝廷的正式官吏,由职秩较低的事务性官吏提拔为位阶较高、拥有相当权力的政务官僚,将身边的侍卫人员提拔为军事将领等。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建立中朝
B.节制藩镇
C.三省六部
D.废除丞相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2010·苏州五市三区高三期中考)雍正是康熙帝的四子,清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最近,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
“
雍正一—清世宗文物大展
”
,海峡两岸故宫文物相隔一甲子后,首次合作汇聚展出。根据所学及常识判断,下列关于雍正帝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①篡改康熙遗诏,将
“
传位十四子
”
中的
“
十
”
字加上两笔改为
“
传位于四子
”
后登基称帝
②为了平定新疆等地叛乱设置了军机房
③他在位时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④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2010·山东威海高三第一学期检测)下列有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政事,以削弱相权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
“
军国政事
”
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2010·吉林长春高中毕业班测试)我国古代的
“
内阁
”
出现是在( )
A.洪武年间
B.永乐年间
C.嘉靖年间
D.万历年间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2010·郑州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下图中的
“
华表
”
,源于尧舜时期的
“
谤木
”
。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
“
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
”
夏朝中期
“
谤木
”
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 移至宫室之旁。
“
谤木
”
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
“
华表
”
,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
“
华饰屋之外表
”
了。由
“
谤木
”
到
“
华表
”
的演变见证了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生产工具的进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2010·山东临沂高一模块考试)西汉汉成帝在诏书中以
“
辅翼国家,典领百僚
”
来概括丞相的权力,丞相一方面要辅佐天子,另一方面还要统领百官。下列朝代未曾设立过宰相(丞相)的是( )
①秦朝 ②唐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2010·山东德州一中期末模块检测)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 )
A.秦朝 清朝
B.汉朝 明朝
C.秦朝 明朝
D.秦朝 汉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2010·山东德州一中期末模块检测)史书记载:
“
主父偃说上曰:
‘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
于是上从其计。
”
文中
“
上
”
指(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2010·广东韶关高三第一次调研)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2010·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2010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
“
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
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2010·广东江门第一次高考模拟)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后期某年北宋税赋总收入为52010000石(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占30%,工商税占70%。以下说法不能反映该数据的是( )
A.民营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B.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政府的
“
抑商
”
政策有所松弛
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促进了政府收入的增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