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秦始皇东巡刻石摘录
出处
记载
《峄山刻石》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泰山刻石》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琅琊刻石》
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碣石刻石》
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成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时间类别
嘉庆朝(1796—1820年)
道光朝(1821—1850年)
咸丰、同治朝(1851—1874年)
光绪、宣统朝(1875—1911年)
中国管辖之“外洋”
74
141
27
8
外国同义之“外洋”
4
19
25
148
表3
张闻天(时任中国驻苏联大使)
在开始时期如聘请专家墈测实际,定制成套设备,建立工人宿么、办公室厂房等。并不需要很多的资金……我想,在充分动员群众的基础上,甚至以募捐或发公债的方法,也是可以解决困难的
毛泽东
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了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就要付出很多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只有增产节约这一条康庄大道
老生常谈(1993年)
二、材料阅读
汉至明代中国南北户数增减的演变情况
时代
北方户数
南方户数
南北对比(南方占%)
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965万
111万
10.3
唐(天宝元年,742年)
493万
257万
34.3
宋(元丰三年,1080年)
459万
830万
64.4
明(隆庆六年,1572年)
344万
650万
65.4
——摘编自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
——摘编自郑真真、杨舸《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红军长征历尽艰辛最终取得胜利。以下是国统区对长征的部分报道。
在湘江战役中,报道称,“匪实力被歼所剩无多”。
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报道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
红军强渡大渡河时,报道称,“匪前临大河,后有追军,势将被歼”。
1935年10月的报道称,“残匪入陕,北三边及保安一带,与陕北赤匪合股”。
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报道
该文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写起,介绍了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过程,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该文还附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以及“毛泽东像”和“红军在江西所发建设公债券”图片。这篇文章的发表,使得红军长征胜利的全过程大白于天下,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传奇般的英雄事迹传播开来。
董健吾受宋庆龄派遣前往陕北,在聆听王稼祥等人有关长征见闻和事迹的介绍并得到珍贵资料后,在国统区发表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一文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摘编自杨齐福《近代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化与科举制度的解体》
三、开放性试题
时间
姓氏
事迹
明
姚氏
吴孟传妻。孟传早卒,无子。姚甫二十,泣经于榻,姑解之。叹曰:“吾犹见夫子之归土。”孟传既葬,夜以黄丝经死。启孟传墓合葬焉。知县胡方义表其门曰“贞烈”
清
王氏
儒生方西抚妻。及笄于归,事舅姑以孝称。越数年,西抚卒,无子。王号泣自经,为姑阻。遂整衣入室,键户七日,不食死
杨氏
郡庠生雷泽之生母也。乙酉城溃,氏携妇吴氏出逃于市。遇贼,强杨氏去。氏骂贼不绝口,赴烈焰中。媳见姑死,投焰救姑,亦蹈火死
吕氏
贡生方都韩妻。事舅姑极孝。城溃之前一日,吕愿以死自誓。及韩救父,为贼所执,吕复挺身往救,因同遇害
——摘编自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列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