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九师联盟高三10月质量检测(新高考)历史试题(纲要上第一至第六单元)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474

一、单选题

1.

西周实行 同姓不婚 制度。春秋时,鲁昭公从吴国娶回夫人,由于鲁国是周公封地姬姓,吴国也是姬姓,时人指责鲁昭公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甚至该夫人过世后也不能执行夫人一级葬礼。这说明当时(  )

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宗法分封互为表里C.宗法观念影响较大D.诸侯争霸连年不断

2.

最早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祭祀天地鬼神的宗教仪式。在夏商周时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在儒家伦理教化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传统文化而传承千年。据此可知,礼乐文化(  )

A.起源阶段已经具有神权色彩B.体现出与儒家文化同宗同源C.在原始社会有思想控制作用D.依托于儒家思想而发展成熟

3.

公元前707年,周 王以郑国攻占许国,并与鲁国自行交换许国的田地等事件为借口,正式宣布剥夺郑庄公 左卿士 的职位。郑庄公就此不再朝觐周桓王。周桓王亲率周、陈、蔡、卫四国联军前来讨伐郑国。这反映出当时(  )

A.周制仍保有原始民主的遗存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特点D.周制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4.

汉代前期,汉高祖将一般政务完全交付丞相,由丞相全权处理。从汉武帝开始到汉宣帝,皇帝将一些侍从委以重任,让他们参与谋议国家政事。汉武帝此举(  )

A.促使决策机制逐步走向专业化B.旨在调整中枢加强专制统治C.致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断地提高D.缓和了中央各部门间的矛盾

5.

在谈到秦汉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时,有学者说:“《秦律》中有 如果保举被废除官籍的人为吏,就要受到交纳两副铠甲的处罚 。无独有偶,汉代律令中也有 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 和山阳侯张当居为太长时因荐举子弟多不符实而受到免职的处罚 的记载。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秦汉时期(  )

A.官吏选任注重实际从政能力B.推行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C.国家注重所荐举官吏的质量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6.

《隋书·食货志》云: 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拨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 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南徐州。侨州郡县设立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长江流城的开发B.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C.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D.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7.

赵绍祖在《新旧唐书互证》中说: 唐中叶以后,节镇加宰相衔者极多,谓之使相,亦称外宰相,非真宰相也。 唐朝的外宰相名号多以节度使加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如天宝十五载六月,授剑南节度使 崔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据此可知,唐朝后期的外宰相名号制度(  )

A.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B.体现了朝廷对节度使的笼络C.完善了中枢权力运行机制D.为以后宦官擅权埋下了隐患

8.

北宋最大的三个外贸港口是杭州、明州(宁波)与广州。南宋时期,泉州的贸易额已超越广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杭州的重要性有所下降,明州大幅超越杭州,广州仍维持重要地位。上述变化(  )

A.改变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B.适应了区域对外贸易的需要C.反映了北方经济的不断衰退D.体现出南方城乡差距的缩小

9.

行省、行枢密院、行御史台是元地方行政、军事、监察的三大机关。《行台体察条例》规定行御史台有权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元朝的这一制度设计(  )

A.折射出行省地位的下降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C.说明行省体制已固定化D.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10.

明代儒学家王艮在阐发他的 尊身立本 的思想时,把满足人的物质欲求看作 尊身立本 的必要条件;李贽则认为: 夫圣人亦入耳……则不能不衣不食,绝粮衣草而白逃荒野也 。据此可知,两位思想家都(  )

A.肯定人私欲的正当性B.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传统道德精髓C.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D.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1.

清朝把全国划分为如下图所示的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蒙旗等。据此可知,清朝(  )

A.地方管理比元代行省更先进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推动了传统朝贡体系的发展D.国家的地方治理方式灵活多元

12.

1868年,英美领事与上海道订立了《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该章程规定: 凡不作商人之领事馆及为其服役并雇用之人,未得该领事馆允准,不得拿获。 之后,列强还设立了领事法庭、领事公堂、高等法院和上诉法院等在华审判机关。这一系列举措(  )

A.完善了中国近代的司法制度B.使中国在涉外纠纷中处于被动局面C.促使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D.表明清廷主动寻求外交的近代转型

13.

有学者指出,尽管总理衙门仍置于皇帝的直接控制之下,一切都要通过上谕的形式才能发生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如此,其可直接同外国人接触、交涉或文书来往,又可随时直接函电地方督抚互通信息,许多事情还可以当机立断。总理衙门的设立说明当时清政府(  )

A.中央权力下移的倾向B.西学东渐内容发生变化C.中央机构趋于近代化D.适应了清政府自卫需要

14.

应该说,在民主革命形势高涨的背景下,立宪派出来表示赞成,这对于安定局势,对于革命以后的政权建设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但如果说辛亥革命之所以胜利,主要是立宪派的作用,就和事实背离太远。材料认为,立宪派对革命的作用是(  )

A.附和革命,助其发展B.投机革命,伺机破坏C.曲意逢迎,分化阵营D.积极决策,引领革命

15.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时说: 那时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 同时指出,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闰土、阿Q等等,绝非纯粹的艺术虚构。张勋复辟要尊孔,军阀争权要尊孔,甚至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也要尊孔。 据此可推知,毛泽东意在强调(  )

A.新文化运动爆发具有必然性B.传统文化不适应近代化的需要C.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D.知识分子救国方式已达成共识

16.

1913~1918年间,外国出口到中国的货物数量变化,分别是:英国出口量9600万降到4900万两,法国出口量由520万两降到150万两,德国出口量由2800万两降到零。中国的外贸赤字从1913年的1.66亿两关税降到1919年的1600万两。这一变化说明(  )

A.内忧外患使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成为泡影B.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C.资本不足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D.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明代 各处逃民,先因水旱窘于衣食,又为官府科征无艺,不得已流移外境。 所谓 科征无艺 ,就是灾荒中对灾民仍然征收赋税的行为,使灾民处境雪上加霜。明代荒政制度是完善的,政府在救荒时总体上也很努力,但严重的灾荒发生后,往往出现 公私俱困 的情况。在明代, 一户常有数差,一丁常有数役,赋敛横流,徭役山压。 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小民只有逃亡。明代一些地区耕地少而人口多或土地贫瘠的问题比较突出,如北方的山西,土地所出不足以滋养其人民,使山西在明代成为迁徙人口的主要输出地。再如南方的江西,人少地多, 江西填湖广 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此。
流动人口的持续和大量出现,给明代原有的管理制度带来巨大冲击,政府一方面努力制止流动的发生,设立抚民官,编制《逃民周知册》,强调流民复业回到原籍。另一方面,在事实上无法控制流动发生时,采取了顺应形势的人口管理政策——附籍,即允许流动人口在所在地区安插落户,并在当地承担国家赋役, 各处逃移人户悉宥其罪,许于所在官司附籍,纳粮当差 。这项政策收到了很好效果,中期以后明代社会较长时间的稳定和晚明社会的繁荣变迁均与此有关。

——摘编自张兆裕《对明代人口流动的若干认识》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应对人口流动所采取的措施的意义。(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清鼎革之际,有不少 不肯事清 的中国人,跟随海外贸易的航路逃往国外。清初,清统治者将这些不肯事清的所谓 汉人 的华侨视为 背弃祖宗庐墓 莠民 自外王化 弃民 华侨入海,非奸则盗 不是通番,就是叛逆 。为防止沿海人民出洋增强寓居海外 汉人 的力量,清政府对海外贸易及华侨出入国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对于荷兰、西班牙等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大肆屠杀华侨的暴行,清政府不闻不问。

——摘编自许肇琳《试析清代前期华侨政策及海外移民转变》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秘鲁等地的华工及华侨受到大规模的、骇人听闻的迫害,清政府立即与秘鲁、西班牙政府进行交涉,并派出容闳等官员前往该地进行实地调查取证,并于1874年与秘鲁订立 查办虐待华工专条和商约 ,使西班牙等国作出了一定的让步。
随着与海外联系的加强,清廷特别是洋务派逐渐认识到:侨居海外的华侨绝大多数都是被生活所迫才出国的。他们虽侨居海外,身在异邦,却心系祖国。在新加坡, 华民十五万,富甲各埠。除衙舍公产外,所有实业,华人居其八,洋人仅得其二 。1905年,陈宝琛发起组织的福建全省铁路有限公司,南洋华侨投资就达200多万元。

——摘编自韩小林《论清代华侨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初期与晚期清政府对待华侨态度的差异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华侨政策调整的重要意义。(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晚清时期的郭刘之辩

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向各方征集兴办洋务 求强 的意见、方法与谋略。时任地方官员的郭嵩焘积极响应,把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写成《条陈海防事宜》上奏,同时把奏折给同僚刘锡鸿看,请他评论。刘锡鸿也把此事记录了下来。
嵩焘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策,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一节也。故先欲通商贾之气……(洋人)以保护商贾为心,故能资商贾之力以养兵……盖洋人皆有保护商贾之心,而于地方官多所捍格,此即因其意所向利导之者也。(西方各国的轮船、铁路等,主要是商人制造,经济实力在商人而不在国主,政策起着调控作用)是以国家大政,商贾无不与闻者。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折

洋人之商贾与闻政,官商相保卫,资商力以养兵,非其法较中国为善也,情形迥不侔也。洋人所谓国主,无异乡里中之首事;所谓官,无异乡里中之富室大家。国主由公众举,畀以一定分禄,承办一国之事,而不能专断其事,遇事则集富室大家及一国之众而公议之。……中国天下为家,已更数千载,政令统于一尊,财富归诸一人,尊卑贵贱体制殊严,士农工商品流各派。涣汗(帝王的圣旨、号令)颁而八方罔不承听,矧(况且)其在逐末之人何得妄参国是……夷狄之道未可施诸中国也。中国制治必须朝廷操利权。利不足操朝廷之权,然后可冀效诚于商贾;使富商大贾视官宦如帝天,偶一盼睐便可以为至荣极宠,斯匍匐以献其财力而惟恐不纳矣。

——刘锡鸿《论时事书偶笔》

(1)比较两人的观点,其具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综合上述材料,从作者视角和史料价值的角度,你如何看待郭刘之辩。(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旋律

历史不是事件的简单汇总,而是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透过现象寻找贯穿历史进程的主旋律,才能看到历史的真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的史实,以 旋律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