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山东省临沂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514

一、单选题

1.

中国乐器中的钟、磐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石特磬。西周时出现了金编钟和玉特磬,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

A.重视祭祀活动B.乐器制造水平高C.等级秩序严格D.社会生活政治化

2.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孟子、荀子等就曾得到齐国国君的优待,在稷下学宫停留过,荀子还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工作。诸多知名学者享受上大夫的待遇, 不任职而论国事 ,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各国地方官学兴盛B.士人流动推动文化繁荣C.新兴地主阶级崛起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3.

图3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示意图(局部)该时期是(  )

图3

A.战国后期B.西汉初期C.东汉末期D.北朝时期

4.

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李渊起兵的历史叙述,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表1

帝谓玉秦王曰: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为英雄所笑。王泣而启帝曰:芒砀山泽,是处容人。请同汉祖,以观时变。帝……命皇太字于河东潜结英俊,秦王于晋阳密招豪友。

《大唐创业起居注》记室参军温大雅随军撰写

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与决……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耶。

《新唐书·高祖本纪》宋祁、欧阳修等

A.温大雅为当朝人,因此其记述比《新唐书》更可信B.《新唐书·高祖本纪》是正史,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
C.起居注 是一手史料,比后世官修史书史料价值更高D.历史文献的记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价值判断

5.

司马光指出: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欧阳修说: 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奈何窒其一。 同时代的李觏认为: 今日之宜,亦莫如一切通商,官勿买卖,听其自为。 这表明宋代(  )

A.传统经济观念受到挑战B.重农抑商政策趋于瓦解C.重商主义理念备受推崇D.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6.

《本草纲目》一书包含了丰富的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内容,并且大量运用化学、物理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对药物进行记载分析。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曾从此书中引述了不少有关植物和动物的资料。该书(  )

A.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B.影响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进程C.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近代化D.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

7.

18世纪末,清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议定了 藏内善后章程 。该章程规定,在处理政务方面,驻藏大臣的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监督办理西藏事务;西藏军政官员由驻藏大臣同达赖喇嘛拣选,其升迁赏罚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该章程的颁行从法律上(  )

A.确立了驻藏大臣在西藏的统治地位B.体现了清政府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C.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D.明确了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8.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允许地方自招军队,军饷也由地方自筹,直接带兵的大员由地方推荐,交中央政府任命,因而也就直接听命于地方。由此可见(  )

A.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B.中央统兵大权下移到地方C.清朝的选官制度发生变化D.政府统治根基已严重动摇

9.

20世纪初,梁启超在其文章中提到,他欣赏西方学校教育中 注重于德育体育,锻炼强民体魄 的做法,主张中国的学校教育也应该是多彩的,少年儿童在学习之余, 或游苑圃以观生物,或习体操以强筋骨,或演音乐以调神魂。 其观点意在(  )

A.推动经济由传统向近代转化B.宣扬西方教育制度的先进性C.以人的现代化推动社会进步D.兴办学校以普及全民教育

10.

1912年的《民国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其中大礼服分书用、夜用:书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夜用大礼服类似燕尾服,但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分西式和袍褂式两种。这反映出当时(  )

A.西式礼服成为主流服饰B.传统文化受到政府重视C.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D.中西融合观念深入人心

11.

1919年,24岁的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 阅《新青年》,甚常长益心智。我很喜欢看《新青年》和《新潮》,因为他们是传播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福音的。 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 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计的。 这说明《新青年》(  )

A.体现于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B.源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领导力量D.最早在中国传播民主科学

12.

古代某文明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其神话传说中多洪水故事,统治者重视法律,宣扬君权神授。该文明是(  )

A.西亚文明B.埃及文明C.希腊文明D.玛雅文明

13.

图4为坎迪斯·古切尔在其著作《全球文明史》中描绘的全球人口迁徙模式图(1650—1940年)其中,1840年至1940年间欧洲人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图4

A.奴隶贸易利润的刺激B.世界大战的影响C.美洲对劳动力的需求D.工业革命的推动

14.

成立于1753年的英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800多万件的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主要是在18—19世纪得来的,其中大量是来源于希腊、埃及、印度、中国等国的珍贵文物。据此推断,英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主要来自(  )

A.收集积累B.殖民掠夺C.国际交流D.民间捐赠

15.

图5所列为世界某一发展趋势中的重要历史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图5

A.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世界各大洲之间贸易的扩大D.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二、材料阅读

16.

2019年7月6日,中国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的范围大概是14余平方公里,根据遗迹功能和类型,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 城址 ,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第二类是 外围水利系统 ,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第三类是分等级墓地,包括最高等级 反山 瑶山 两处墓地。代表第二等级的 姜家山 墓地、代表第三等级的 文家山 墓地和位于外郭代表最低等级的 卞家山 墓地。
大约距今5300年前后,掌握识玉、用玉技术的古代先民开始大量迁徙到良渚,最早出现了 瑶山 墓地这样的最高等级的祭坛墓地。这个相对独立、人工营造的台地,不仅是良渚人进行特殊仪式活动的祭坛,而且作为最高等级人群的墓地使用。在祭坛上一共发现了12座大型墓葬。墓葬中陪葬的玉器显示出复杂又严格的用玉制度。在庞大的莫角山东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

——秦岭《良渚的故事》,《光明日报》2019年7月7日

材料二
良渚的第一代考古人施昕更(1911—1939),1936年冬季发现了良渚遗址,并先后三次主持发掘工作。1938年,施昕更一边在浙南山区参加抗战游击,一边克服困难继续考古整理工作,五万余字、百余张图片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得以在战火纷乱的上海正式出版堪称传奇。施昕更在《良渚》的卷首语写道: 这本报告,是随着作者同样的命运,经过了许多患难困苦的历程,终于出版了。虽然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是此书既成,反不忍卒读,更感慨万千!遥想这书的诞生地——良渚——已为敌人的狂焰所毁灭,大好山河,为敌骑践踏而黯然变色,这报告中的材料,也已散失殆尽,所以翻到这书的每一页,像瞻仰其遗容一样地含看悲怆的心情……然而,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了的。历史明明告诉我们,正因为有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在这艰巨伟大的时刻,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其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

——据施昕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遗址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 施昕更与良渚 谈谈你的看法。(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空间分布图

图6

——许檀《明清时期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据图6指出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分布的两个特点,并分别予以说明。(12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国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材料一
辛亥革命爆发数天后,在汉口一家外国商行任职的美国人鲍布写给母亲的家书: 亲爱的妈妈,我从来没有想到会看见一场革命,但是现在我正在目睹着一场真正的革命。

——据【美】鲍布《辛亥首义目睹记》

材料二
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已经被辛亥革命彻底埋葬,这个腐朽的封建帝国已经轰然倒塌,中国人民迎来了更加自由和光明的时代。放眼全球,纵观人类的整个历史,还有比辛亥革命胜利更加激动人心的时刻吗?

——【美】阿瑟·贾德森·布朗《辛亥革命》

材料三
我在这里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赞同革命,甚至比较开明的低级满族官吏也反对他们的政府。现在要得出目前最好该做什么的意见还为时太早,但我想,在现在绝对君权和如此众多的中国人正在酝酿的共和制之间,要有个中间阶段。清王朝终究还有一种使中国各省和人民凝成一个整体的影响。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致对外新闻部主任的信(1911年10月27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外国人眼中的辛亥革命"加以阐释。(15分)
(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本英文书的要素

材料
书籍不仅是人类思想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而且书籍本身也留下了不同文明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浓厚印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本现代的英文书。它所涉及到的要素主要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已经基本上厘清了这四大要素的大致传播路线,相关情况见下表。

英国

西欧大陆内部的传播

中介传播者

原创者

英文字母公元7世纪

如尼字母2、拉丁字母公元前7—公元前3世纪←希腊字公元前9世纪末至公元前8世纪

腓尼基字母元前11世纪中←西闪族字母即原始迦南字母,约公元前19世纪中叶

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2700

造纸术1494

法国1189←西班(1150←摩洛哥1100←埃及10世纪;瑞(1350、德国(1312←意大利1276←阿拉伯

阿拉伯帝国公元8纪中叶

古代中国元前2世纪

页码数字,13世纪后期

其他西欧大陆国家公元10世纪后期至13世纪←穆斯林西班牙9

阿拉伯帝国数字公元8世纪后

成熟印度数字公元8←笈多王朝数字公元46世纪末←婆罗米数字公元3

印刷1477

法国←意大利←德国15世纪中叶,活字印;德国、意大利等欧陆国家15纪前期,雕版印刷

阿拉伯帝国14、波斯13世纪末14纪初、中国西北少数民族910纪;木活字1213

古代中国公元7世纪

——徐善伟《全球史视阈中的一本英文书——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

基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一本英文书的要素",设计一个主题,并说明你的理由。(14分)(要求:多角度、多层次涵盖材料提供的信息;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